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利工程的規模不斷增大,國家提高了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重視程度,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也有所提升,而工程的質量也得到了提升。其中,灌漿技術則是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常用技術,對提高水工建筑的地基穩定性和牢固性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則概述了灌漿技術,并且闡述了灌漿技術是如何在水利水電大壩施工中被應用的,以供參考!
關鍵詞:灌漿技術;水利水電工程;大壩施工;應用
引言
目前,水利水電工程大壩施工中,地基不穩的情況經常出現,從而對工程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這就需借助灌漿技術對地基進行加固,在提高大壩穩定性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提高其防滲透能力,為提高水利工程的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灌漿技術的概述
灌漿技術是利用高性能、高強度的建筑材料作為骨料,以水泥或有機高分子作為基質,再添加一定的外加劑后,用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對裂縫封堵的起到很好的作用。地基加強的灌漿材料,注入施工孔隙并固化,起到提高水利工程或地基的強度、封堵裂縫的作用。在我國大力興建水利工程的今天,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充分發揮作用,為建成高質量的水利工程創造了條件。灌漿技術優點的具體內容為:
1、形變小
灌漿技術所應用的材料具有高性能、高強度等特性,在外加劑的作用下,可以使材料的性能更強,一旦固化將難以變形。這使得灌漿技術具有形變小這一特點。
2、無毒害
盡管灌漿技術所應用的材料中含有一些化學合成品,但是這些化學合成品并沒有任何的毒害,不會給人的身體或周圍環境帶來不良影響。所以,可以安全放心的利用灌漿技術進行水利工程建設。
3、耐老化
灌漿技術還具有耐老化這一特點,主要是在灌漿中以水泥或有極高分子材料為骨料,并添加了抗老化的外加劑,這使得灌漿應用更持久,不必擔心老化這一問題。
二、灌漿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大壩施工中的應用
1、灌漿技術在巖溶地質條件下的應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巖溶地質因素,如果不認真分析地質狀況,會對水利工程施工的質量有很大影響。所以,對巖溶地形要認真考察、了解、分析,同時要積極借用相關的經驗報道的研究成果,扎實有效地選取適合工程實際的優秀經驗。
1.1淺層含巖溶區域借助基礎灌漿技術進行基礎灌漿。淺層含巖溶區域的巖溶深度一般都比較淺,這樣就應該先把淺層巖溶中的沙土挖出來,之后對于淺的巖溶區域就要選用水泥砂漿實施回灌。
1.2深層巖溶區域使用基礎灌漿技術進行基礎灌漿。通常來說,如果巖溶的深度在50 米以上,此種巖溶我們就稱之為深層巖溶,在深層巖溶的基礎實施施工之時,如果采用高壓旋噴技術對基礎實施灌漿難度比較大,一般來說普通的灌漿方法就可以實現對巖溶區域的四周實施灌漿處理,水泥漿滲入深層巖溶的時候,深層巖溶中的其他填充物就會受到排擠,這樣隨之水泥砂漿的灌入的增多,排擠的壓力就會不斷的加大,其他的填充物就會和水泥漿結合,并且快速的產生硬化現象。
1.3高壓灌漿技術在巖溶地形中的使用。如果在施工過程中的巖溶地形里面有較多填充物,在運用高壓灌漿技術時,經常不用清洗清除,而是直接用高壓噴槍把填充物噴入水泥漿液中,使其充分壓實并固定。
1.4高壓旋噴灌漿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應用。有些巖溶地層,由于位置比較特殊,必須通過高壓旋噴灌漿技術把水泥漿液,通過特殊噴嘴,在高壓脈沖泵的作用下,對土層高壓噴射,從而有效地破壞巖溶地層的土層結構,使水泥漿液與巖層充分融合,進一步增強壩基的穩固性,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質量。
2、灌漿技術在針對吸漿加大的水利工程上的應用
出現大量吸漿的有很多原因,但是究其根本是因為地質條件的特殊,灌注的水泥漿有可能從特殊的地理通道流到別的位置,也有可能是從灌漿區附近的地表溢出。對于以上情況,我們應該使用一定的方法對其處理:
2.1采取限流措施。限制單位時間內對巖縫關注砂漿的體積,一般情況下,應該將灌注的速度降為10-15L/min,采取限流的目的是減小砂漿在巖縫中的流動速度,從而使灌入的砂漿快速沉淀并凝結。
2.2將灌漿壓力減小。在灌漿過程中,將灌漿的壓力進行適當的減小,使泥漿中的砂石流動性大一些,移動速度快一些;在其流動的同時發生著凝固的現象。凝固以后,再進行適當加壓,使施工正常運作。
2.3用多次灌漿法。多次灌漿法就是在對巖縫進行灌漿的時候是有間歇的,每灌漿一段時間就要等待一會,像這樣保持有間隔的對巖縫進行灌漿,灌漿的間隔時間可以根據工程的具體需要來定,但是灌漿時間一般也不要大于8小時。在這種特殊的灌漿方法對基礎進行灌漿時,結束時灌漿的壓力往往要比預先設計的要小,在無法按設計壓力灌漿時應該隨機應變,可適當降低灌漿壓力,在灌漿一段時間之后,帶灌入砂漿凝固時,若無其他原因可按設計壓力進行灌漿。
3、嚴重漏水情況下灌漿技術的應用
水利工程施工中,經常會遇到基礎嚴重漏水的現象。根據經驗判斷,產生嚴重漏水原因主要是因為水利工程建設選址不當,選擇建設在可溶性巖石地區。遇到這種情況如果還是使用一般的灌漿技術是不經濟的,必須考慮采用其他方法進行處理。
3.1采用填充級配料進行處理。如果選擇填充級配料處理方法時,需要特別注意礫石的大小,一旦礫石沒有起到較大的作用時,就要選擇其他性能較高的填充級配料,一般會采用的是水泥沖灌級配料,這種材料能夠形成一個較強的反過濾層,可以對雜質進行很好的過濾,并且充分保留了礫石和沙土。
3.2采用模袋灌漿的處理方法。模袋是由尼龍、聚丙烯等材料經過特殊的紡織工藝織成,具有強度高,耐磨性能好等特點。使用模袋進行灌漿時,模袋中裝有水泥砂漿,水泥砂漿在灌漿壓力作用下,水分由模袋中析出,袋中只剩下水泥和砂,相當于降低了水灰比,加快了水泥砂漿凝結速度,提高了水泥砂漿強度。同時模袋還起到束縛砂土,使其不容易流失的作用。模袋的形狀也會根據溶洞形狀在壓力下產生變形,有利于更好更嚴密的堵塞溶洞。
3.3采用雙漿液灌漿進行處理。雙漿液灌漿技術屬于化學灌漿的一種,一般是水泥漿和水玻璃分別從兩個灌漿管進入混合器,在速凝前到達底部,起到防滲和增加強度的作用。為了既能滿足防滲體強度的要求,又不造成浪費,必須控制好漿液擴散的距離,防止過小或過大。漿液的凝結時間也會影響封堵效果,凝結時間長,漿液來不及凝結就容易被沖走;凝結時間短,還沒達到底部就凝結,容易造成堵管。因此為了實施有效封堵,必須通過現場試驗來確定漿液比例、灌漿壓力和灌漿流量等參數。
結束語
綜上所述,灌漿技術在水利施工過程中廣泛應用,有力地提高了水利工程的質量,使灌漿技術的優點充分顯露出來。同時可以學習一些國外的先進技術,進一步提供水泥灌漿技術,減少水泥漿液的消耗,提高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斌,薛紅偉.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8).
[2]馬冬燕.淺談水利工程地基滲水處理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4).
[3]劉曉丹.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