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林業生產中,森林資源的培育、管護乃至利用一直都非常重要,一方面有效保障了我國生態環境系統的穩定、健康發展,另外大幅度提升了我國林業社會經濟效益。本文就森林資源的培育、管護以及利用工作要點做了分析,以供同行未來工作參考。
關鍵詞:林業;森林資源;管護;利用;培育
當前,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走社會主義特色道路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國家發展目標,從實際出發、遵循自然發展規律來開展各項林業工作勢在必行。森林資源作為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本身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陸地系統,具有多樣性、系統性和復雜性,因此科學開展森林資源的培育、管護與合理利用對避免林業災害的發生,提高林業企業效益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森林資源的培育要點
林業產業是我國基礎產業之一,是為社會生產提供各項物質資料的支柱產業。因此,通過木材經營來合理開發、利用林木資源已成為未來社會發揮中不容忽視的內容,也是實現林業產品科學、持續提供的重要舉措。面對當今日益高漲的社會林產品需求,林業活動中必須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來進行規范管理,實現一邊開采、一邊栽種的持續發展要求,走可恥發展道路。在森林資源培育中,具體的工作要點包含以下方面。
1、全面開展森林資源保護工作
長期以來,我國林業工作中對于森林資源的培育和管護都非常的重視,一方面林木資源的科學培育與養護能保證我國生態系統穩定,另外,它還給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著必備物質資源。因此,在森林資源培育工作中我們需要從各個角度做好資源保護和培育工作,從根源杜絕沙塵暴、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的產生。
首先,依靠先進科學技術發展林業。目前,不管是社會哪一個行業,可持續發展觀念都非常實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一觀念在各企業未來發展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林業部門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當然也不例外,甚至更應該高度重視。國內很多地區都已經將可持續發展觀念作為林業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這種做法不但促進了森林資源的日趨豐富、而且有效發揮出生態環境保護作用。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提升,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逐漸被開發了出來,這些技術在林業生產中的采用對森林資源培育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
其次,優化林業結構。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發展是當今林業產業工作面臨的重點,也是落實可持續發展觀念的重要舉措。在森林資源培育工作中,為了更好的讓森林資源在滿足當代人生活需求的同時,實現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發展目標,改變傳統的林業結構體系勢在必行。在工作中需要從長遠發展角度出發,加大對森林各項輔助功能的開發,如森林旅游功能、環保功能等,通過這些手段來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林業管理體制,促使林業向著更科學、現代的方向邁進。
2、濕地森林資源的培育
首先,在林業生產中要停止一切對濕地原有生態環境有著破壞作用的開發活動,對于部分已經被開墾的濕地還應當采取退耕還林的措施來恢復森林原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濕地的社會生態功能非常突出,不僅具備強大的社會經濟功能,而且具備涵養水源、凈化水質以及蓄洪防旱的優越性,更是存在維持陸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基于此,做好濕地森林資源培育工作不容忽視,是國家生態安全體系中毋庸置疑的內容,更是實現經濟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所在。
二、森林資源的管護工作
1、建設并強化森林資源檔案
在林業企業管理森林資源的過程中,需要在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上堅持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森林資源的價值,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因此我們必須要從根本抓起,加強森林資源的建設工作,通過系統收集信息進一步了解森林資源的各方面情況,從而做出更好的決策,保證森林資源的生長質量。
2、加強森林資源的分類經營工作
對森林資源進行分類經營是管理工作中的戰略性方針。在實際工作中,營林工作者需要遵循“三種林”的原則,根據其不同功能來對其進行劃分,然后采用不同的戰略方針來對森林資源有針對性的經營,一般來說,我們采用的措施有:重點生態公益林管嚴、一般生態公益林管住、人工商品林管活。抓好調查設計管理和調查設計檢查工作,解決好人為虛假設計問題,努力提高森調人員的業務素質.技術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做好森調隊的提檔升級工作,滿足實際需求。
3、認真履行森林資源管理部門的職能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需要將依法行政、依法治林當做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的戰略保障,使森林資源管理部門的職能得到充分發揮。一般情況下,營林工作者需要嚴格抓好林地管理工作,對于征占林地嚴格履行申報審批程序,對亂占林地,特別是毀林開荒行為,實施嚴厲打擊。
4、建立“嚴管林”的長效機制
把建立“嚴管林”的長效機制作為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的戰略措施,從制度上確保森林資源安全。把限額管理.限量采伐落到實處。抓好伐區管理和伐區檢查工作,堅決杜絕超證采伐.超量采伐.超強度采伐和界采伐,保證林分,從而促進森林資源與林業企業的健康發展。
5、創新森林資源管理和運行機制
把建立森林資源的管理和運行機制作為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的戰略任務,責.權.利相統一,利用主體和管理主體相分離是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治本措施。重點抓好機構改革和機制創新,同時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一是做好“三權”流轉的摸底.調研.推進工作,先行試點,分步實施;二是搞好民有林林權發證準備工作,為營林改革創造條件。
三、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
對于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不僅體現在通過對木材以及林產品獲得的經濟效益上,同時還要充分的考慮到對森林的可持續利用。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發揮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實現對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只有實現科學的管理方法,才能夠充分的發揮合理的利用,對于森林資源的利用,要具有長遠的發展理念,從戰略的發展角度進行考慮。在我國提出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必須對森林資源的發展進行調整,使其適應我國的經濟發展,在為經濟建設提供資源的基礎上,還要充分的發揮生態功能,促進我國的生態發展,對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四、結束語
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是一項比較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對于我國的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做好森林資源管理需要系統的規劃管理,利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對其合理的利用。在對森林資源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相關的法律法規上給予支持,加強林業法制建設。同時還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發動社會公眾共同投入到林業建設中來,實現全民參與。在對林業資源科學管護的過程中,還要充分的發揮合理的利用,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宇.森林資源的培育與管護及合理利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2)
[2] 鄭洪軍.森林資源的培育與管護及合理利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5)
[3] 孫永杰.加強林業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J].民營科技.2010(08)
[4] 杜天真,郭圣茂.提高森林資源質量是森林培育的永恒主題[J].西南林學院學報.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