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少平
?
基于多模態研究《商業周刊》雜志封面
◎姜少平
隨著互聯網技術、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人們的交流方式不再局限于語言文本模式,而是多種模態的一種交流。《商業周刊》是全球銷量第一的商業性雜志,每一期的封面內容都有著與眾不同的布局和色彩,本文以視覺語法理論為基礎,對30篇《商業周刊》的封面進行了多模態分析,旨在為提升人們的多模態閱讀能力做出貢獻。
圖像、顏色等符號一直屬于副語言的范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和互聯網被廣泛的應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信息的傳遞方式逐漸發生改變,多模態性日益凸顯,多模態的圖像分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視覺語法理論被提出,其強調了視覺模式下視覺語言功能的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這為多模態分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國內外眾多學者以視覺語法為基礎對雜志封面一類的平面廣告進行了多模態的分析,視覺語法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商業周刊》是全球銷量第一的商業性雜志,每一期的封面內容都有著與眾不同的布局和色彩,本文以視覺語法理論為基礎,對《商業周刊》雜志封面進行了多模態研究,旨在讓讀者更能夠感受到《商業周刊》雜志封面背后的隱藏意義,了解設計者的意圖,從而為眾多設計者們運用圖像代替文字來表達含義提供參考思路。
本文主要以視覺語法理論為基礎,對《商業周刊》封面的圖像模態進行多模態分析,探討了《商業周刊》封面中對再現意義、互動意義以及構圖意義的表達。
本文選取了近年來《商業周刊》30個封面資料,這些作品無論從構圖上還是文字搭配上都別具一格,具有較高的多模態研究價值。
本文以視覺語法為指導,分層次對《商業周刊》封面圖像的意義構建進行研究,主要有《商業周刊》封面再現意義的構建、互動意義的構建和構圖意義的構建。
通過對《商業周刊》三十個封面資料的多模態分析,得出了以下結論:
再現意義的構建
從本質上講,再現意義就是對圖像本身所要傳達給讀者的內涵,也就是圖像所要表達的具體內容,從視覺語言上講,再現意義可以分為概念再現和敘事再現。
敘事再現。敘事再現指的是圖像描繪事件的再現,主要包括具體的動作者以及所要動作的對象,以《商業周刊》中的《華爾街的兩難處境》這一期的封面圖像為例,封面中有一個臉上寫滿愁苦的女性,這名女性被“蛇”團團圍住,而“蛇”的圖案則由股市的指數組成,在這個封面中,動作者指的就是由股市指數所組成的“蛇”,而動作的對象則是面帶愁容的女性,這就再現了“蛇”圍住女性的這一事件。再深入的進行剖析,此封面的敘事再現可以表現為行動過程和反應過程,行動過程指的是“蛇”圍住女性的這一行動,而反應過程則指的是這名女性在面對“蛇”時候的愁苦反應,以此來投射出以內容為中心的女性對于蛇的擔憂、害怕和愁苦。
概念再現。概念再現是以抽象的圖像為基礎的一種意義上的再現,概念再現主要可以分為分類過程和象征過程,分類過程指的是將事物按照一定的特征進行分類,象征過程指的是要人們進一步思考才能夠得出的具體意義,一般來說,象征過程中,圖像中的要素有著一定的凸顯特點,看上去似乎與畫面不協調,但實際上則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意義,能夠引發讀者的思考,此外,有的封面圖像中象征過程的圖像會故意遺漏或缺少一部分細節,或更加注重渲染環境,以此來吸引讀者,引發讀者的思考,從而完成象征意義的展現,實現概念的再現。以《商業周刊》中的BE EVIL這一封面圖像為例,此封面圖像以紅色和黑色為主要背景,給人一種血腥、黑暗和骯臟的感覺,但在紅色和黑色的背景中,設計者用白色的涂鴉刷出看似模糊實際上十分醒目的兩個單詞,這兩個單詞與畫面紅色和黑色的背景似乎很不協調,但這個細節足夠凸顯,能夠迅速吸引人的眼球,在紅色和黑色背景下,象征著在血腥、黑暗、骯臟中的一絲純潔和純凈,使得整個畫面更加有沖擊力,更加具有象征意義,從而實現了概念再現。
交互意義的構建
交互意義指的就是封面圖像的設計者以及圖像內容和象征的事物與觀看者之間的交互和聯系,實現了設計者與觀看者之間的溝通。通過交互意義的構建能夠喚起讀者的共鳴,對讀者產生較大的影響。互動意義的構建依賴于觀看者觀看封面的視角,正面平視的視角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體現了一種平等關系,側面視角屬于斜視,給人一種漠不關心的感覺,體現了一種漠視的關系,仰視則體現了一種地位上的高低之分,體現了圖像參與者的地位。以《商業周刊》中《完美丈夫》這一其的封面圖像為例,封面中有一個巨大的透明奶瓶,而透明的奶瓶中則有著站著一個中年男子,這個封面的視角是正視角,體現了一種平等關系,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丈夫、奶瓶等等的事物與觀看者的生活息息相關,這就構建了封面的交互意義,實現了封面中的元素與觀看者之間的交互。
構圖意義的構建
構圖意義與視覺語法理論中的語篇功能相對應,其是對再現意義和交互意義的整合,觀看者通過對封面的布局以及各元素之間的排列會形成一個對封面的整體印象,之后通過框架、元素凸顯以及隱含的信息來實現構圖意義的構建。語篇的安排也會透露出一定的信息,背景與前景的設置會突出所要表達事物的主次。以《商業周刊》中《New Trade Protectionism》為例,此期封面中的主要背景為紅色,圖案為中國國旗——五星紅旗,而在整個五星紅旗背景的左側為New Trade Protectionism的黑色字體,黑色字體在紅色背景下顯得十分醒目,前景的設置是一個鐵網,鐵網占據了整個封面前景。封面中的鐵網將五星紅旗封鎖,而封面的題目為New Trade Protectionism,意思為新貿易保護主義,這就表達了一種對中國的經濟封鎖,對中國建立的一種非關稅壁壘,避免了中國經濟對美國經濟的侵入,從而實現對美國經濟的保護,最終完成了構圖意義的構建。
綜上所述,本文以視覺語法為基礎,對《商業周刊》中封面的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及構圖意義三個方面進行了多模態分析,發現了視覺語法理論的實用性和現實性,旨在更多的提升人們的多模態閱讀能力,從而幫助人們更深刻的理解雜志封面的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