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文獻研究和專家訪談為基礎,通過調查問卷的編制,以湖北長江經濟帶191家中小企業為樣本,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促進因素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表明,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促進因素可劃分為內部動力和外部壓力兩個維度,其中內部動力主要包括企業家經營理念等8個題項,外部壓力主要包括第三方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機構的約束等8個題項。最后,對中小企業管理層和政府部門分別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管理對策和政策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內部動力;外部壓力;因子分析
中圖分類號:F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03-0784-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3.059
Abstract: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experts interviews, by compiling a questionnaire and conducting a survey on 191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Hubei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a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about motivation factors for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tivation factors consisted of both internal forces and external pressure, in which internal forces mainly included 8 items such as entrepreneur's management concept etc. and external pressure also included 8 items such as constraints of third-party CSR evaluation institution etc. Finally,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government.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ernal forces; external pressure; factor analysis
中國中小企業數己超過4 000萬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中小企業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占60%,上繳的稅收占50%,就業人數占75%,進出口總額占69%,開發新產品占82%以上[1]。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為中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然而中小企業一味追求經濟利潤的最大化帶來的社會責任意識缺乏屢見不鮮,由此產生的員工勞工問題、食品安全和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并且影響了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長江經濟帶是繼中部崛起戰略之后國家即將推出的一個重大發展戰略。為抓住這一發展機遇,湖北省于2010年出臺了《湖北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總體規劃(2009 — 2020)》,規劃范圍為長江流經市(州)包括8個市(州)和48個縣(市)。2015年,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更是與“一帶一路”、“京津冀”并列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的三大區域戰略。湖北要依托長江經濟帶的開放開發在中部地區發揮戰略帶動作用,亟需解決的難題是如何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一條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發展之路。促進湖北長江經濟帶中小企業自覺自愿地履行社會責任是解決以上難題的重要途徑之一。理論和實踐都已經開始意識到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面對眾多發展因素的理性選擇的結果,其中既有基于內部動機的自我意識的決策過程,也有對外部期望和壓力做出響應的過程[2]。厘清促進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關鍵因素,對于中小企業的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基于此,本研究結合國內外相關理論進行文獻分析和梳理,運用邏輯判斷和專家咨詢法篩選中小企業社會責任促進因素的題項,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搜集相關數據,運用SPSS 19.0軟件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進而初步明確了促進湖北長江經濟帶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關鍵因素,以期為湖北長江經濟帶中小企業提升社會責任管理能力提供理論指導,同時也為政府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構建完善的市場機制提供實踐參考。
1 文獻綜述
國內外學者針對企業社會責任影響因素問題開展了廣泛的研究,根據研究內容大體上可劃分為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類。在企業外部因素方面,鄧澤宏等[3]通過問卷調查,結合統計局的相關數據對浙江省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現狀進行了調查,提出應從政府干預、企業自律、社會監督三個方面來加強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的外部促進機制建設;Fitjar[4]運用案例研究方法考察了挪威服裝加工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外部環境壓力,認為挪威在民眾的監督意識、社會輿論和競爭壓力等方面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壓力作用大,而成本和收益不是影響企業社會責任的主要因素;龍文濱等[5]通過文獻研究歸納了我國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特征,從稅收角度分析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及其存在問題,并且借鑒了歐洲各國經驗,最后建議可以通過構建完善的稅收體系來激勵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Ayuso等[6]主要專注于從中小企業供應鏈的角度,通過問卷調查和統計分析方法考察了供應鏈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壓力的影響,認為中小企業上游大型企業的壓力對其履行社會責任的影響較大。
在內部因素方面,Jenkins[7]的研究表明,在其所選取的樣本中,幾乎所有的中小企業家都認為他們的價值觀是驅動其企業形成倫理標準的重要因素;王敏等[8]通過問卷調查,采用因子分析和驅動因子偏向性分析對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因素加以分析,發現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內部驅動力主要來自企業價值觀以及企業經濟利益;Roy等[9]主要是通過結構性問卷調查來探索印度拉賈斯坦邦的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激勵因素,結果表明,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激勵因素可劃分為“客戶定位”、“股東價值”、“創始人的特點”和“商務價值”四個維度。
綜合以上文獻,學者從多個理論視角、運用多種研究方法、選擇不同的研究區域開展了豐富的研究,但缺乏針對中小企業社會責任促進因素的系統研究。中小企業非正式化的組織形式、較小的規模、地域的根植性等獨特性,使得它們的企業社會責任動因與大企業可能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在把握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差異性基礎上,探討中小企業社會責任促進因素的維度和構成,無疑是對中小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理論研究的豐富和發展。
2 研究方法及數據來源
采用問卷調查法取得基礎數據,其中問卷編制參考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結合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的特點,通過邏輯判斷對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的促進因素進行初選。然后邀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領域的2位教授和4位中小企業家,通過3次輪回的專家咨詢法對這些因素進行篩選,最終確定了包含22個因素的初始問卷。最后,再次邀請2位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領域的博士和2位中小企業家對題項的語言表述進行修訂,確定最終的調查問卷。再以所得結果為基礎分別進行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
向湖北長江經濟帶的26個縣(市)共發放500份調查問卷,回收194份,問卷回收率38.8%。發送方式主要是現場發放、網上問卷和委托聯系人等。通過對回收的194份問卷進行檢查,發現共有不合格問卷3份,剔除后得到實際有效問卷19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8.45%。問卷對象涉及21個行業,但是主要集中在電子行業,紡織、服裝制造業、機械、設備、儀表制造業、金屬非金屬制造業、石油、化學、塑料業和食品飲料業,共占62.82%,這與湖北長江經濟帶的產業分布特點相符;民營企業占85.34%,國有企業、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港澳臺資企業以及其他性質企業分別僅占4.19%、1.57%、0.52%、3.66%、4.71%,這與湖北長江經濟帶以民營企業為主的經濟結構相符。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年銷售額在30 000萬元以下,這一比例占83.77%,基本符合各行業中小企業的特點。中小企業所處地域的社會文化背景和企業所處行業的行業特點,將對企業的社會責任行動產生影響[10]。湖北長江經濟帶的中小企業有著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經濟發展水平,所以該樣本數據可以作為分析湖北長江經濟帶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的促進因素的依據。
3 結果與分析
3.1 因子分析
問卷中包括22個題項,內部動力11個,外部壓力11個,采用5分值量表進行測量(1-5分別代表很好-很不好)。為了將這22個變量歸類和測量信度,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首先是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來確定數據是否適宜做因子分析,KMO值越接近于1表示越適合作因子分析。如表1所示,KMO值為0.937,Bartlett球形檢驗的原假設為相系數矩陣為單位陣,Sig值為0.000小于顯著水平0.05,說明樣本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
因子提取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問卷的各測量變量能夠較好地被2個因子解釋。為了獲得有理論意義的結構,采用以下2條標準來篩選合適的指標:一是變量在某一因子上的載荷量最小值為0.3;二是變量在這兩個因子上的載荷量差值應大于0.2。從表2的結果來看,各指標分別歸屬于對應載荷量最大的因子,因子在各指標上的載荷都大于0.5,說明調查問卷具有足夠的構思效度,即問卷足以準確測度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因素所包含的主要內容。經過這一過程,有6個測量變量被刪除,剩余16個測量變量被保留,累計貢獻率達到61.793%。
在分析各因子所包含的測量變量含義的基礎上,結合文獻分析和邏輯推理,對這2個因子的命名進行深入闡釋。因子1命名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內部動力”,其中“企業家經營管理理念和價值觀的影響”、“增強優秀人才對企業的認同度”、“提升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忠誠度”、“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系統化和規范化的需要”、“企業責任文化建設的需要”、“與供應鏈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的需要”、“提升企業社會聲譽的需要”、“獲得政府部門大力支持的需要”在因子1上有較高的載荷量,這8個測量變量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它們集中反映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內部壓力方面的內容。因子2命名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外部壓力”,其中“第三方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機構的約束”、“非政府組織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關注”、“所在社區居民對企業的期望與壓力”、“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國際標準的實施”、“行業協會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規范”、“供應商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壓力”、“客戶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壓力”、“新聞媒體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關注”在因子2上有較高的載荷量,這8個測量變量也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它們集中反映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外部動力方面的內容。
3.2 信度分析
信度即可靠性,是指采用同樣的方法對同一對象重復測量時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就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因素而言,信度是指這些因素真正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程度。量表的信度越高,說明量表的穩定性越好,采用該量表測試或調查的結果就越可靠和有效??死拾凸–ronbach α)信度系數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數,其公式為α=[k/(k-1)]×[1-(∑Si2)/ST2]。其中,k為量表中題項的總數,Si2為第i題得分的題內方差,ST2為全部題項總得分的方差。
總量表的信度系數最好在0.8以上,0.7~0.8之間可以接受;分量表的信度系數最好在0.7以上,0.6~0.7還可以接受;Cronbach′s Alpha系數如果在0.6以下就要考慮重新編制問卷。運用SPSS 19.0軟件計算結果表明,內部動力的克朗巴哈信度系數為0.922,外部壓力的克朗巴哈信度系數為0.918,綜合的克朗巴哈信度系數為0.944,均大于0.8,說明問卷調查的數據具有很好的信度。
4 小結與建議
實證調查和因子分析結果表明,湖北長江經濟帶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促進因素可劃分為內部動力和外部壓力2個維度,共包含16個題項。其中內部動力有企業家的經營理念、企業管理的需求、社會聲譽的提升、責任文化的建設、員工的忠誠度、優秀人才的認同、社會關系的建立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外部壓力來自于社區、相關標準、供應商、客戶、新聞媒體、行業協會、非政府組織、第三方社會責任評價機構。這對于中小企業提升社會責任管理能力和政府部門制定有效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因此,對中小企業管理層和政府部門分別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管理對策和建議。
1)建立健全相關的政策法規,鼓勵、支持和引導中小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政府要進行有效的制度探索,為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應該結合本區域中小企業發展的階段特征,進行有效的制度探索和制度設計。如完善現行的市場機制,對產品市場進行有效的監管,避免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促進人力資源市場上信息的透明、共享,盡量從制度層面規避由于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逆向選擇問題,從而為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環境,充分發揮政策制度的導向作用,促使其更加積極自愿地履行社會責任。此外,政府要加強對媒體的監督和引導,規范媒體自身的社會責任行為,充分發揮媒體對社會的正面影響,嚴厲打擊虛假輿論報道,引導全社會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政府也要注意自身職能的轉變,倡導建立服務型政府,政府要在市場經濟中體現其服務的職能。
2)構建科學合理的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披露體系。可以由政府主導,引進第三方社會責任監督機構,聯同社會公眾對信息披露進行監督和識別,形成多方參與、各方監督的公開透明的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披露體系。在體系的構建中要注意對中小企業披露的內容、權限等進行規范化、制度化的約束,以更好的促進外部利益相關者對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狀況進行高效的監督,不斷增強中小企業披露社會責任的動力和壓力。
3)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約束監督作用。行業協會在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履行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對其行為具有規范約束作用。通過行業協會搭建平臺,能夠有效組織企業家進行社會責任的培訓,傳達政府和社會公眾對中小企業的期望和要求。此外,行業協會對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的監督具有二重特性,它既對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具有約束作用,也能代表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因此,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促進中小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4)中小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要將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納入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推動企業責任文化建設。中小企業應該從戰略層面和管理層面認識到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并逐步將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納入企業日常管理活動,讓企業社會責任真正內化成為企業的意識和行為。通過在企業內部建立社會責任活動監控和檢查機構,真正將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內部經營和管理過程緊密聯系起來。同時,中小企業要注重培養企業責任文化,將責任理念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之中,用責任文化來規范企業員工的行為,以促進員工忠誠度和歸屬感的增強;用責任文化來指導產品設計和產品生產,以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度,最終用責任文化來打造中小企業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 楊春方.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的評價模式及其影響測度[J].改革,2013(10):135-141.
[2] 姜麗群.企業社會責任的價值動因與行為互動發展研究[J].經濟縱橫,2011(8):48-50.
[3] 鄧澤宏,葉 苗.加強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的外部促進機制探究[J].江漢論壇,2010(7):126-130.
[4] FITJAR R D. Little big firm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small businesses that do not compete against big ones [J].Business Ethics: A European Review, 2011,20(2):132-143.
[5] 龍文濱,王周飛.推動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稅收政策取向[J].稅務研究,2012(3):47-52.
[6] AYUSO S,ROCA M,COLOME R. SMEs as “Transmitters” of CSR requirements in the supply chain[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3,18(5):497-508.
[7] JENKINS H. A critique of conventional CSR theory:An SME perspective[J].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2004,29:55-75.
[8] 王 敏,劉 輝,王建瓊.中小企業社會責任驅動力實證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86-90.
[9] ROY A, VYAS V, JAIN P. SMEs motivati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SCMS Journal of Indian Management,2013,3:11-21.
[10] 郭 毅.中國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推行模式研究[J].求索,2011(5):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