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華寧核桃栽培歷史悠久,種質資源豐富,文章從華寧核桃產業發展實際出發,分析全縣核桃產業發展的優勢和存在問題,提出華寧核桃產業發展的對策,旨在切實解決山區人民增收致富難題,推進地方特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關鍵詞:核桃;現狀及問題;對策;華寧
華寧是大白殼、小白殼、大沙殼、小沙殼核桃的原產地,華寧核桃果仁飽滿,仁質細膩,含油量66%以上,在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優勢。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要求,華寧縣委、政府根據華寧實際情況調整林產業結構,提倡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確立了“三棵樹”(核桃、柿子、柑桔)產業發展思路,核桃產業的發展是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
1 華寧基本情況
華寧縣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東南部,東經102°49′~103°09′,北緯23°59′~24°34′之間,土地總面積125090h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60305.79hm2,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48.2%;全縣土地以山地為主,屬典型的山區縣,有廣大的林地資源,核桃適生區域廣泛,全縣77個村(社區)、648個村民小組,適宜種植核桃的就有66個村(社區)、477個村民小組。
2 華寧核桃栽培歷史
華寧核桃種植歷史悠久,據華溪船邊寺元代大德六年(1303)年的一塊殘碑記載“貢品”、“栗子 桃糍粑”,“核”又通
“ ”[1], 桃就是我們今天的核桃,至今已有710年的歷史。華寧《寧州地域志》、《光緒寧州志》、《黎縣志》中,華寧物產都記載了核桃。國家資深核桃專家方文亮、楊源曾幾次到華寧考察核桃,據他們推算,華溪小鋪子背陰地、寧州美勒果村和上寨村的老核桃樹,現已有170年的歷史。
3 核桃資源狀況
華寧核桃資源豐富,全縣四鎮一鄉都有分布。2007年華寧縣核桃辦工程技術人員對全縣257個種植核桃自然村核桃栽培品種進行調查,共采集華寧境內生長的包括大白殼核桃、小白殼核桃、大沙殼核桃、小沙殼核桃、大紫瓤核桃、小紫瓤核桃、大麻子核桃、小麻子核桃、細麻子核桃、草果核桃、紙皮核桃、三棱子核桃、野山核桃、平底核桃、圓殼核桃、方核桃、漾濞核桃、三臺核桃、娘青核桃、新疆核桃、雞矢核桃等核桃標本41個。其中:大白殼及大沙殼核桃、品質優、產量高,在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被確定為華寧核桃產業發展的主栽品種。
4 華寧核桃生產現狀
4.1 核桃產業發展情況
華寧核桃栽培歷史悠久,種質資源豐富,產品質量優良,經過多年的發展,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廣大人民群眾發展核桃的積極性不斷增強,種植規模不斷擴大。1953年林業資源調查,華寧有核桃1萬株。1967年引進種植新疆核桃1.2萬株,經過幾年的發展,1972年華寧核桃產量統計211.2t。因1977年干旱,大部分核桃死亡,集體沒有經濟收入,群眾自然放棄。1989年調查統計產量4.2t。1991年,華寧縣計劃發展核桃7萬畝,期望把核桃建成繼烤煙之后的又一支柱產業;1992年縣林業局抽調技術人員對完成全縣核桃資源調查,全縣共有核桃236.47hm2,其中泡核桃94.13hm2,鐵核桃142.33hm2。2006年縣核桃產業辦對全縣核桃種植情況又進行了一次調查統計,全縣核桃種植面積為533.33hm2。截止2014年,全縣累計種植核桃9299.87hm2,其中:核桃規模連片種植3.34hm2以上的累計達到108個片區813.2hm2。核桃種植遍及5個鄉鎮、街道辦,63個村委會(社區),16900戶農戶。2014年核桃投產面積950.27hm2,產量650t、產值1673萬元。
4.2 核桃產業發展現狀優勢
4.2.1 品種優勢。大白殼核桃:核果大,近圓形,形狀粗短,殼白而薄,基部寬大而平,殼表面粗而淺;單果重19.8g;出仁率56.13%;含油率66.32%;易取整仁,種仁飽滿,味香,品質優良;9月成熟;產量中上。沙殼核桃:核果大,近圓形,形狀粗短,核殼薄,溝紋密而淺;單果重21.1g;出仁率53.25%;含油率67.3%;取仁易,種仁飽滿,乳白色,香味純正,品質優;8月底至9月上旬成熟,豐產性能好。其中:大白殼核桃曾被列為云南省四大核桃優良品種之一,且被列為華南農學院主編的《果樹栽培學各論》中核桃的主要優良品種之一。2008年,華寧申報認證了“華寧大白殼、大砂殼核桃優良品種”,被列入了《中國核桃資源》庫。2011年爭取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項目,建起了“董家山優質核桃采穗園”,確保全縣核桃良種化栽培。
4.2.2 品牌優勢。2008年注冊了“小鋪子核桃、阿黑果、山字經”3個核桃商標;2012年華寧核桃通過了綠色食品認定;2013年華寧縣申報了“華寧核桃地理標識”認證。
4.2.3 完成地方標準制定。圍繞大白殼、大沙殼核桃,華寧縣核桃產業辦公室組織起草制定的《華寧縣體質核桃綜合標準》通過了認定,玉溪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于2010年8月30日發布《華寧縣體質核桃綜合標準》(DB5304/T4.1-10-2010),2009年9月實施。
4.2.4 技術優勢。2010年實施認定的全國第六批農業標準化“核桃種植地方標準”,從規劃種植-水肥管理-修剪-嫁接-病蟲害防治-采果銷售,統一了華寧優質核桃發展的技術標準;華寧核桃經過三次大發展特別是第二次發展之后,在農村涌現了一大批懂核桃種植技術的鄉土人才,成為華寧核桃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5 核桃產業發展存在問題
5.1 宣傳發動不夠,農戶對核桃產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不足
俗話說“桃三杏四梨五年,核桃結果十五年”。核桃結果較晚,不說十五年,也要7-8a,種植核桃樹在前7-8a是沒有經濟收入的,受這些傳統認識的影響,加之對核桃產業發展的宣傳發動不夠、核桃示范基地沒能很好的起到示范作用,導致一些適宜種植核桃地區老百姓積極性不高,發展活力不足,對發展核桃產業信心和決心不足。
5.2 品種雜亂,良種率低
2007年華寧縣林業局核桃辦對全縣保存的1273.27hm2核桃調查,大白殼、大砂殼等良種僅占11%,其它泡核桃占31%,夾棉核桃、鐵核桃占58%,雖然近幾年進行了品種改造,但是由于技術力量和資金投入不足,還是部分面積未能完成改造。
5.3 種植技術差,管理粗放
華寧核桃產業發展雖然已具有一定規模,農戶自主發展核桃生產的積極性也有很大提高,但是,對核桃栽培管理上由于受傳統種植習慣的影響,沒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施肥、修剪、病蟲害的管理,還有大部分農戶對種植的核桃基本上不管理,管理缺乏科學化,導致核桃投產慢,產量低,果實不飽滿,質量差。
5.4 立地條件選擇不當
華寧核桃種植適宜區為海拔1600-2100m范圍。核桃適宜種植在氣候溫涼,土壤深厚濕潤、肥沃的地塊。而有的地方種植在干旱瘠薄的荒山、荒坡上,致使生長不良,難見成效。
5.5 產業化程度低,產業鏈短
全縣核桃核桃生產仍以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為主,組織化程度低,產業發展僅局限于在生產基地建設上,產品深加工欠缺,農民增收主要依靠對初級產品的銷售,產品附加值低,產業鏈短。
6 發展對策
華寧核桃產業的發展,要充分發揮華寧現有的核桃產業基礎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科技支撐為保障,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認真總結以往核桃產業發展成功和失敗經驗的基礎上,走政府引導、部門指導、農民主導的發展道路。同時因地制宜,實現良種化、標準化、集約化栽培來擴大產業規模,促進現有核桃增產增效。
6.1 提高認識,堅定信心,做大核桃產業
一個產業的發展,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心和決心,持之以恒地堅持抓,長期抓,才能促進產業的成型。華寧有較好的產業基礎,要加大發展核桃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傳力度,充分認識發展核桃產業既能有效解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又能促進全縣生態發展,所以抓核桃種植,要持之以恒,擴大種植規模,才能形成大產業。
6.2 利用良種優勢,加大良種推廣,提高良種率
積極宣傳推廣應用無病毒核桃苗木、接穗,充分利用華寧優質核桃采穗園優勢,加強采穗園管理,為全縣核桃種植提供無病毒、品種純正的優質枝條。在全縣范圍內實行種苗和接穗統一供應,確保苗木、接穗質量,提高全縣核桃良種率。
6.3 統一技術標準,抓科技培訓,促產業發展
以華寧縣優質核桃綜合標準體系為標準,推行標準化、集約化種植,狠抓科技培訓,促進核桃產業發展,首先要抓好全縣林業系統職工的培訓,讓每個從林業部門出去的人都掌握核桃栽培的技術,指導全縣核桃栽培,其次要發揮林業部門的職能作用,針對核桃生產中最需解決的技術問題,深入鄉鎮村組舉辦技術培訓,到核桃基地,操作示范,做到講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教會農民干,讓農戶掌握核桃栽培技術,為核桃產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6.4 抓好典型示范,促進產業發展
在廣泛宣傳發動的基礎上,抓好示范基地、龍頭企業扶持與指導,做好規劃設計,技術服務,做到栽一塊管好一塊,規范一塊,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發揮好示范輻射作用。除此這外,在土地流轉難的村組,宣傳動員農戶連采取片種植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聯動發展,發展具有示范作用的核桃專業村,多形式壯大核桃產業規模,促進產業發展。
6.5 整合項目,推進產業發展
一是積極向上爭取林業貼息貸款項目,對核桃種植的農戶給予財政貼息補助,減輕農戶生產、生活負擔。二是積極宣傳林權抵押貸款政策,推進林權抵押貸款解決農戶發展核桃生產、改善生活過程中的資金難題,調動林農發展核桃生產的積極性。
6.6 長短結合,以短養長
華寧大白殼核桃及大沙殼核桃屬晚實品種,生長周期較長,幼樹7~8a掛果,9~10a投產,見效慢,所以種植核桃前期經濟效益差,可在行間套種烤煙、豆類、蔬菜等矮科植物,通過立體栽培、科學套種,實現以短養長,以短促長的發展目標,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華南農學院.果樹栽培學各論[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6.
[2]華寧縣核桃產業辦公室統計報表[Z].
作者簡介:胡海燕(1970-),女,漢族,云南華寧人,本科學歷,林業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