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衛
(信息工程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1)
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讀者服務的新模式研究
耿 衛
(信息工程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1)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以其獨特的優勢影響并變革著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文章從大數據對讀者服務的影響入手,深入剖析了我國當前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癥結,指出圖書館工作者必須以全新的理念認識并革新大數據技術條件下讀者服務工作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切實把握讀者多層次立體式的閱讀與服務需求,主動拓展個性化、多元化的讀者服新模式,旨在為圖書館服務效益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大數據;圖書館;讀者服務
信息科技、網絡技術及大數據技術的迅猛發展,云計算、物聯網的廣泛應用,數據儲量和運算速率的幾何級增長,為智慧圖書館的建設發展及讀者服務方式的變革提供了契機。深層次挖掘讀者多層次的信息需求并及時提供個性化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服務效益,是圖書館工作的核心和關鍵。依托大數據環境的構建,門戶網站、一站式檢索、微信公眾號、智能網絡等應用平臺不斷被推出,致使圖書館之間的競爭,已然超越了傳統的資源藏量、空間功能、排架齊整等服務項目,更多地體現在讀者服務深度、資源獲取效率及便捷性等服務質量的變革方面。面對新的現代技術環境,圖書館勢必創新性地提出新的讀者服務模式,深度挖掘讀者需求、廣泛尋求服務渠道、大力拓展服務內容、全面創新服務方式,真正推動圖書館讀者服務向知識型、智慧型的方向發展。
1.1 大數據知識服務的概念
大數據知識服務是依托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傳感網、云計算及海量數據資源的泛在化發展趨勢和復雜處理需求,用以解決結構化、半結構化及非結構化數據多維度處理的嵌入式協作化知識服務模式(見圖1),是圖書館服務思想理念化、服務方式現代化、服務內容知識化、服務重心特色化的具體體現。大數據知識服務體系是大數據生態運行系統中最關鍵和核心內容之一。知識服務不是簡單地信息數據庫的整合與構建,而是強調知識、能力、資源和過程通過服務形式進行彼此之間的有機融合,并基于移動互聯的網絡通信技術,對虛擬環境下大數據無障礙自由獲取、存儲、分析、整合、決策和顯示等依據“將計算推向數據,而不是移動數據”的策略,實現大數據知識服務體系中的知識動態協調構建、能力智慧管理、資源按需使用、過程智能控制。借助主題標引技術,深入調研讀者多層次信息需求,實現面向研究問題及對象的查全查準;借助XML與知識挖掘技術,析出知識單元并構建為直接支持讀者需求知識直接檢索的概念庫、觀點庫、專家庫等,實現面向知識的一站式檢索;面向讀者服務管理與創新需求,提供新穎、權威、可定制且不同維度、不同粒度、不同功能、不同類型的大數據知識服務組合,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讀者的大數據知識服務處理需求。
1.2 大數據知識服務的特點
大數據知識服務是一種提供智慧服務以及面向數字圖書館發展的知識服務模式,智慧圖書館是未來圖書館的新模式,是一種以信息化、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為基礎,突出互聯、共享、高效、快捷的運行特征,支持用戶應用和創新知識的特殊服務,建立于搜尋、分析、重組知識的服務基礎上。可見,在提供智慧服務模式上,大數據知識服務的主要特點有:(1)互聯、融合和共享圖書館基礎設施。(2)提供智慧服務。(3)智能管理體系構建高效化。(4)全新的資源建設策略。(5)構建全新知識服務平臺。(6)提供“融入環境、嵌入過程”的預見性服務。
為廣大讀者提供全方位深層次服務是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當代大數據技術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使圖書館讀者服務方式、服務途徑、服務需求、服務手段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變革,致使現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呈現出新的特點。
2.1 網絡服務與陣地服務并重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服務也發生了大的技術性變革,信息資源讀者獲取手段多樣化、需求內容廣泛、需求時效緊迫,對圖書館傳統服務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傳統的圖書館依托大量工作人員局限于一定的時空限制來提供相應的服務,具體涉及文獻資源建設、書刊借閱管理、館舍設備維護、讀者咨詢服務等工作。但是大數據技術在圖書館的啟用使讀者在網上獲取信息資源變得更加快捷、便利,例如CNKI知網、RFID系統、IC空間等。但是,必須辯證地看到網絡技術與大數據服務的局限性。傳統服務在讀者需求的某些領域仍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當前勢必出現現代圖書館網絡服務與傳統圖書館陣地服務并駕齊驅的互補局面。
2.2 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傳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主要是由工作人員操控的,受到嚴格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廣大讀者只能在規定的時間和空間內享受到圖書館相應的服務,影響了圖書館資源利用最大化和服務效益最優化。隨著網絡技術的互聯互通及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讀者享受服務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檢索利用各類文獻信息資源,比如掌上圖書館、微圖、圖書自助借還系統、超星電子圖書等。讀者只需要通過身份認證登錄相應的系統平臺就可以無障礙地檢索和利用圖書、期刊等文獻信息資源。
2.3 資源無限帶來服務無限
大數據技術推動信息資源展現形式和資源總量實現質的飛躍,讀者不僅可以閱讀到傳統的紙質圖書、期刊資源,還能夠下載并看到各種各樣的電子資源,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便捷地掌握最前沿的信息,使圖書館讀者服務趨于多樣化、極量化。
2.4 個性化服務的需求越來越突出
當前,讀者服務呈現出個性化、多樣化、高效化特征,對傳統圖書館滿足大眾多樣化需求的服務模式形成明顯沖擊,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網絡資源不斷豐富,圖書館能夠根據個性需求設立個人圖書館,進行資源定制與推送;設立研討/自修室等個人學習空間,讓讀者沉浸于自我的思維間中,有全新的體驗,享受自主性、個性化的特色服務體驗,帶給讀者視覺的震撼的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一種精神層面的超越。
大數據時代,信息資源獲取渠道越來越廣,個性服務越來越突出,圖書館已經從以館藏資源為中心轉變為以讀者服務為中心,為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支撐。
3.1 特色服務個性化
特色服務是根據圖書館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依據各種渠道對資源進行收集、整理和分類,向讀者提供和推薦差別性的針對性服務,以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特色服務打破了傳統的被動服務模式,主動開展以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為目的的全方位服務。通過利用大數據加強與讀者需求之間的互動溝通,從數字圖書館海量文獻資源中篩選出符合讀者需求的針對性信息,提供高質量的特色服務、針對性的導讀服務和多樣化的定題服務等。并建立讀者個人圖書館,依托大數據系統,分析讀者的瀏覽借閱行為,預判讀者的后續動態需求,為讀者提供主動的跟蹤推送服務,從而極大地提高讀者服務效益。
3.2 知識服務常態化
知識服務主要是按照讀者的需要從各種顯性和隱性知識資源中有針對性地提煉總結各種知識,并用來解決用戶問題的高級階段的信息服務過程,諸如新聞摘要、科技查新、信息檢索、論壇服務、博客搜索、網站排名、傾向性分析、熱點發現、聚類搜索、信息分類等服務內容。當前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國內圖書館界知識服務存在很多不足,很大程度上浪費了讀者的閱讀時間,影響讀者的閱讀價值。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影響力將會日益顯現,通過信息采集、信息過濾、信息分類、信息摘要、精華萃取等處理過程,運用交互式方法為用戶提供服務,使圖書館的知識服務能夠常態化。
3.3 咨詢服務深度化
參考咨詢服務是圖書館服務工作的重要體現形式,是發揮圖書館情報職能、開發文獻資源、提高文獻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它通過具有專業知識的圖書館工作人員運用檢索工作通過協助檢索、解答咨詢和專題文獻報道等方式向讀者提供事實、數據和文獻線索等咨詢服務。如今大數據技術廣泛應用,要求圖書館要提供更快捷便利、更有深度的參考咨詢服務,這就對參考咨詢館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館員可以借助大數據分析系統,為讀者提供翔實的、更符合讀者要求、含金量更高的參考咨詢服務,從而提高了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機遇與挑戰并存,圖書館要敢于沖破傳統思維定式的局限,大膽開拓創新,轉變服務意識,緊緊抓住網絡信息時代大數據的技術優勢,不斷加強館員隊伍素質建設,全力改進讀者服務模式,積極拓寬讀者服務渠道,促使讀者服務更加系統化、體系化,切實為讀者提供全方位、深層次、個性化的信息資源服務,真正發揮圖書館文獻資源中心的作用,推進圖書館事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1]秦曉珠,李晨暉,麥范金.大數據知識服務的內涵、典型特征及概念模型[J].情報資料工作,2013(2):18-22. [2]王新筠,王海欣.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知識服務的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11):75-78.
[3]胡蓮香.走向大數據知識服務: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4(3):173-177. [4]劉海鷗.面向云計算的大數據知識服務情景化推薦[J].圖書館建設,2014(7):31-34.
The New Mode of Library Reader Servic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Big Data
Geng Wei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big data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 influence and change the library reader service model.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fluence of big data service to readers takes a deep insight into the crux of the current library reader service work in China, points out that the library workers must fac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re-understand big data technology with new ideas and innov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reader service work. Grasp multi-level integrated reading and the service demand, actively expand personalized, diversified readers take new model, which is design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service benefit of ascension for the library.
big data; library; reader service
耿衛(1961— ),女,河南鄭州,研究館員;研究方向:信息技術,科技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