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成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風電瀘西有限公司
對風電場流轉式運維管理模式的探討
汪海成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風電瀘西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城市化建設和工業化建設不斷加快,人們生活和企業生產對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地持續增加,而風力資源作為一種可再生、綠色無污染的資源之一,人們逐漸加強對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其中最重要的利用方式就是風力發電,能夠直接將風力資源轉化為電力資源,這也加快促進了我國風電場的進一步發展。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風電場的管理模式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限制著風電場的長效發展。因此,需要加強分析和研究風電場在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地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促進其進一步改善。
風電場;流轉式;運維管理模式
隨著風電行業在近幾年的快速發展,由于其自身的獨特優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本文主要針對目前我國風電場的運維管理現狀以及所面臨的管理問題,分析和研究了流轉式運維管理模式的獨特優勢,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
1.1 運維管理體系還不健全
我國風電場運維管理模式目前可以簡單地將其分為兩種管理形式:一種是屬于不完全承包式;另一種則是對水電廠或者是火電廠管理模式的借鑒。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無論是哪一種管理形式,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將風電場的發展趨勢以及自身的特點有所忽視,而且由于風電場在我國的起步比較晚,特別是大規模投入運行的時間不長,其運維管理體系往往存在著不健全、不完整的部分[1]。這樣一來,一方面不利于風電場的長效、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很容易對資源造成浪費,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運行成本。
1.2 運維管理范圍
對于我國風電場的運維管理來說,其范圍主要包括安全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技術管理、材料管理以及設備管理這五個方面:其中安全管理主要指的是設備和人員在安全方面的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指的是人員管理、技能培訓等方面;技術管理主要指的是技術文件管理、設備故障管理、分析統計數據等方面;材料管理主要指的是對于消耗和關鍵部件的供應商管理、庫房管理、合理庫存等方面;設備管理主要指的是日常對集電線路、升壓站內設備、風力發電機組的事故處理、事故預防、定期消缺與巡視、運行維護等方面。
目前在風電場中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是由于在近幾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風電的消納和并網等方面的問題,政府也提出和頒布了《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輸電技術要更加的先進,滿足經濟、高效、安全等方面的目的,加強對電力外輸通道的推進,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等項目的規模應該進一步的擴大[2]。
二是風電行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應該加強對風電投資的合理引導,維護其健康有序的發展和進步,國家政府也應該適當的增加補貼可再生能源電價。在2014年12月,國家發改委已經將第Ⅰ、Ⅱ、Ⅲ類資源的資金補貼效率進一步提高[3]。但是在社會上仍然存在著嚴重的CDM收益縮水、限電等方面的問題,這樣就會直接降低其市場競爭力,而直接經濟效益的減少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投資者的投資。
三是運維管理體系的不健全,而且在高素質人才方面嚴重缺少,這主要是由于我國的風電場大多都是建立在比較偏遠的地區,條件艱苦,在人力資源方面也存在著很多的不穩定因素,這些方面都嚴重影響著其安全穩定的運行。
總的來說,目前的運維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風電場的發展,與現代化的市場發展不相適應。無論是杜宇服務商、運營商還是投資上來說,在管理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難度[4]。因此需要加強對當前問題的分析和研究,有針對性的采取有效措施來解決,促進其長效發展。
風電行業中流轉式運維管理模式的形成和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效益受限和快速發展的共同作用,其主要的理論依據是土地流轉理論,服務的主要對象是風電基地或者是區域風電。專業的運維團隊是由第三方或者是投資商組成的,運行原則是“統一分配、集控管理、資源共享”,其管理模式是規模經營。簡單來說,就是將風電場看作是一個整體,對其中的所有方面都進行集中和統一的管控,并建立標準化的作業體系和運維大數據庫,實現資源共享。3.1運維可靠、隊伍專業
流轉式運維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集中的管控,將風電場中的體系不健全、條件艱苦、人難招、人難留等方面的問題及不足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人力資源的隊伍更加的專業和高素質,其依據是運維大數據,基礎是標注化運維體系,并有效的將運維過程進行簡化,增強設備的可靠性。
3.2 技術創新、科學管理
在流轉式運維管理模式中,實現了數據資源的有效共享,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風機系統以及零部件中的不足以及優勢,進而實現自主創新,有效的提高其運行效率、穩定性以及安全性。
(1)由第三方、單位或者是集團來建立疾控中心以及大數據庫,實現資源數據的有效共享,并且實現標準化作業體系的進一步完善,運維管理注重全局性和整體性。
(2)將風機和集控的通信接口規格問題合理的解決,注重與生產廠家之間的有效溝通,并加強對相關技術問題的協調。
(3)建立集中化的備件備品材料庫,根據設備的損耗率來合理的儲備和采購設備和機型的實際類型與數量,能夠適當的將通用型基礎設備、昂貴器材、大器件等設備的共同儲有量減少[5]。
(4)建立健全的監控和監管制度,對所有部門和各個環節都實現統一的監控和監管,充分的發揮其積極地促進作用。
[1]丁華杰,宋永華,胡澤春,吳金城,范曉旭.基于風電場功率特性的日前風電預測誤差概率分布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3,34∶136-144+22.
[2]陳惠粉,喬穎,閔勇,張毅威.風電場動靜態無功補償協調控制策略[J].電網技術,2013,01∶248-254.
[3]劉德偉,郭劍波,黃越輝,王偉勝.基于風電功率概率預測和運行風險約束的含風電場電力系統動態經濟調度[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3,16∶9-15+24.
[4]楊碩,王偉勝,劉純,黃越輝,許曉艷.雙饋風電場無功電壓協調控制策略[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3,12∶1-6.
[5]蔡菲,嚴正,趙靜波,馮冬涵,郭軍,胡殿剛.基于Copula理論的風電場間風速及輸出功率相依結構建模[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3,17∶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