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莉 孟憲良 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丹東供電公司計量室
智能電能表采集系統在自動化電網中的應用
楊 莉 孟憲良 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丹東供電公司計量室
2010年至2015年,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建設要求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規劃,丹東供電公司積極推進采集工程建設,已完成轄區內100余萬只單、三相智能表的檢定推廣應用,逐步實現轄區范圍內用電信息的全覆蓋、全采集 、全費控。
智能電能表;采集系統;電網;應用
2010年開始實施智能電能表推廣應用工作,計劃5年內完成全省智能電能表的安裝使用工作,此舉將為遼寧省地區地方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目前,國家電網公司正在大力推廣用電采集系統的建設,丹東供電公司已實現了有信號地區的采集改造,實現自動化采集的臺區達到100%。
隨著低壓臺區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工作順利完成,實現所有表計的遠方自動化抄表及關口用戶用電數據的實時監測,極大地減輕了抄表壓力,提高了抄表準確性,避免了人為估抄、漏抄、錯抄現象,使得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客戶的電量和電費更加透明化,準確化。
雖然智能電能表、采集終端,技術先進、性能優越,但是通過檢定和現場運行,發現集中器,終端維護也是一個棘手問題,只有通過對這些典型的故障現象進行分析,以利于提高現場運行質量及故障處理能力。
(1)低壓臺區的抄讀成功率達不到要求。抄讀成功率達到100%是實現臺區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和保障,尤其對于一些小的臺區來說,一塊表超不上的后果就會對整個臺區的線損影響很大。
(2)設備質量、人員技術等原因使得臺區線損率偏高。目前,公司低壓臺區線損精細化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經過一年多的探索發現,主要是在設備質量、人員技術等方面,導致存在許多缺陷,低壓臺區用戶在采集系統中安裝率不達標,用戶竄臺區或是現場新增用戶在營銷系統中推走流程時未走采集流程,導致采集系統中無該用戶信息,無法對其抄表,或是走錯流程,導致采集系統無此用戶信息。這些用戶沒有計入采集系統,采集系統在抄表時,會漏抄用戶表計,統計線損時,因缺少這些用戶的用電量信息,使得臺區線損率偏高。
(3)數據采集器自身問題,造成系統的抄表數據不準確。采集系統在現場會受到很多強磁、強電的干擾,這種干擾會在信號線上形成雜波。如果數據采集器沒有很好的抗干擾能力,就會把這些干擾信號誤當作正常的脈沖信號而進行累計。數據采集器的運行一般是由單片機控制的,如果抗干擾能力不好,在外界強干擾下,也可能使單片機程序出現死機或頻繁復位啟動的情況,這樣數據采集器就不能正常工作,造成丟失數據。
5.1 通過精細化管理手段,提高抄表成功率
(1)以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工程建設為契機,依托信息化平臺,建立集約有力、職責明確、運行規范,通暢高效的用電采集管理體系,計量室成立采集運維班,負責日常運維、調修、采集數據分析應用全方位閉環管理。
(2)造成抄讀成功率低的原因很多,其中因施工工藝的原因造成的占大多數。因此要在采集改造工程竣工驗收時,加強對工藝質量的驗收,營銷及采集系統與現場用戶檔案信息完全一致確保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計算真實性。5.2加強業務培訓,規范業務流程
通過一年來的運行情況發現,大部分抄表員及業擴報裝員對于現在正常使用的流程并不熟悉,導致大量差錯出現,且業務技術能力有待于提高,故要積極組織各級人員參加采集安裝培訓,提高他們的采集安裝及故障判斷能力,正確識別各廠家采集器、集中器,能識別各采集設備或是電能表是否損壞。
5.3 通過采集系統應用,實現智能化用電檢查工作
(1)對實現采集改造后的用戶,定期開展用電檢查工作,通過對采集系統中出現的采集為零的用戶、電量突增突減用戶、失壓失流的表計、連續6個月用電量為零的用戶,進行重點檢查。
(2)對于高欠電費風險用戶,通過采集系統等手段,對用戶電費和購電余額進行比對,對于余額不足的用戶提前催費,在電費發行前確保用戶存足電費,變結果管理為過程管理,避免電費發行后產生欠費。
5.4 加強智能電能表質量管控,提高采集成功率
(1)保證制度流程體系完善
為保證智能電能表質量監督管理順利開展,首先結合標準化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根據智能電能表的特點,對現有制度、流程等進行完善、補充,針對智能電能表實驗室驗收及檢定環節,重新梳理了智能電能表檢定流程,編制了《智能電能表抽樣驗收作業指導書》、《智能電能表檢定作業指導書》,針對采集工程建設編制了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工程管理及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等,使智能電能表安裝工程驗收納入常態。
(2)加強監督抽檢,提高運行質量
積極開展智能電能表運行質量抽檢工作,依據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智能電能表抽檢工作安排,對運行的智能電能表按供應商、類別和到貨批次進行質量監督抽檢。
5.5 加快采集系統建設、加強數據采集器改造、實現采集全覆蓋
全面梳理正在運行中的專用變壓器、公用變壓器用戶采集終端技術現狀,確定具備軟件升級條件的終端進行升級,完成230MHz終端切割工作,穩步推進終端的停上電事件紀錄上報工作。
(1)強化了現場運行電能表運行維護及故障報修處理能力。通過采集系統應用,有效充實班組實力,全部故障和隱患得到及時處理。對可能存在批量故障隱患的問題,充分應用營銷監控系統、營銷業務應用系統功能,加強電能表質量監督管理,落實現場復查措施,對智能電能表的運行質量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制定相關解決措施切實做到了可控、再控、能控。
(2)加強負控主站系統維護,實現采集運維工作的正規化。根據省公司負控主站擴容建設要求和丹東負控主站實際數據量不斷增長的需求,今年對負控主站設備進行了相應改造。進一步增強了系統穩定性,實現了采集成功率提升到99%及以上的考核指標。
隨著“十二五”規劃將智能電網定為重點發展方向,智能電能表做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電網建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我們將繼續圍繞電能計量為電費回收服務的主題,加大對用戶電能計量裝置輪換與改造力度,實現電能計量數據的精確上傳,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有效提升管理水平,為全面完成年度各項工作目標而努力。
[1]車海濤,崔桂興.低壓臺區線損精細化管理.農村電氣化.2013-01-10.
[2]魏永靜.徐建政,張民.對于智能小區遠程自動抄表系統的相關思考.電力系統通信.200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