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奇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當代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鏈演化與創新研究
劉勝奇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電子信息制造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發展和發明給人類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驚喜。電子行業已經慢慢滲透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企業的生產,它的發展和使用對我國的經濟產生了巨大的效益。電子信息制造業是當今社會的一項經濟命脈,它的發展改變著萬千企業的發展,如何發展好電子信息制造業是我們應該去思考的問題,而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鏈的演化與創新也是我們需要研究的熱體。通過本文的討論,筆者主要講述了當代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鏈的演化和創新研究,對電子制造業的發展有著一定的作用。
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鏈;演化與創新
在當今我國社會的電子信息制造企業中,從產品設計到核心技術研發最后到終端產品銷售服務,每個部門都集聚著生產鏈的一步步的演化和創新。從過去二十多年中,我國的電子制造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挫折。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使用范圍的擴大,網絡使用人數的增長,電子信息制造業不斷涌入人們的生活,各種網絡商務活動層出不窮。到如今,電子信息制造業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企業生產的樞紐,我國已經具備完善的一個制造模式。并且呈現出向產業內部和外部以及內外部共同雙方面的三種延伸態勢。對電子制造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作用。
產業鏈是指在經濟的發展中,各個行業以不同的方式構成聯系,這種關聯在經濟和技術上的發展交流有著重要的作用,讓不同的部門或企業能在產業鏈的交流中發生互補關系,產業鏈將企業的發展聯系在了一起。電子制造業是一項復雜的行業,它需要先進的科技技術,需要產前設計和產后銷售的深度關聯,還需要互補的產業做配合,對產品的生產有著極高的要求。電子制造業的產業鏈主要是指家居電器電子產品,電路集成產品,計算機通訊媒體設備產品等。這些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鏈不僅提高了人類的生活水平,還為經濟的發展提供的深厚的科技技術基礎。二十一世紀是網絡資源與信息爆炸的世紀,整個社會環境中,網絡資源已經逐漸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信息制造業也逐漸開始得到廣泛的關注,關于產業鏈的研究也越來越多,成為了眾多學者探究的重點內容之一,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
電子信息制造業主要包括了:市場部門,設計部門,配件部門,技術部門,銷售部門五項環節,這五項環節構成了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產業鏈,對制造企業產生著巨大的作用。內涵式發展的產業鏈可以讓生產有序高效的進行,不僅大大縮短產品制造時間,還可以提高產品的質量。但是這種發展態勢也會有一定的弊端。由于這五項環節同時進行,就造成了設計環節的高附加值,設計的創意意識下降,產業鏈的發展緩慢。還有薄弱的市場營銷環節,銷售人員由于不能直接深入了解到產品的設計內涵和核心科技,在歲產品進行推廣時,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直接降低了電子制造廠商的利潤,也使電子市場得不到均衡的發展。
在我國國產手機行業中,就會出現這種問題。國產大牌華為一直以來都在研究自己的芯片,這種做法是值得所有國產手機學習的。但是由于內含式發展的產業鏈,使得產品出現高附加值的設計環節。同時也由于手機交易市場的銷售人員缺乏手機的專業知識和對華為手機核心技術的了解,導致華為手機不能在眾多手機中占據高位。隨著新世紀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管理模式也越來越趨向規模化和現代化,產業鏈的發展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
電子制造業產業鏈的外延式發展是一項簡單精密的產業鏈。主要包括了:組成零件環節,部分組件環節和整體組件環節。在這三個環節中,組成零件環節是產業鏈的基礎也使產業鏈發展的核心,需要較高要求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這種模式,大大提高了產品制造的效率。和內含式不同,外延式的發展并沒有在設計和銷售上有很大缺陷,但是在于對核心技術的發展上較為薄弱。這種設計模式將產業的各個環節分開進行,使得在技術和經驗交流上所有欠缺,同時,這種不整體的發展模式也讓不少部門在利益的驅動下,拉低了電子制造的水平。
比如我國電器制造業的領航企業,海爾集團。這個電子制造集團就是將進行這外延式發展的產業鏈。落后于外國高端品牌的技術的創意和核心技術的開發。使得企業不能有技術功能上的大進步。
雙向發展是指內含式和外延式共同發展的模式,這是一種先進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不僅滿足了產業制造的效率提升,還可以提高制造業的質量和科技技術的檔次,符合當今社會電子制造業的良性發展規律。但是這種產業鏈模式也會帶來許多弊端。比如對世界頂端水平相比較的科技技術落后,由于營銷手段不專業產生的推廣弊端,因為產業鏈不夠完善而產生的斷鏈現象。這些缺點也讓我國的制造業產生影響。結合我國現階段的電子制造業的發展狀況來說,我國還處于中低端的電子發展和生產水平,這樣的模式就使得我國需要雙向發展模式的生產鏈。在國際電子發展中,我國主要承擔著一般技術的零件生產,而高科技的核心科技并不占主要部分。在發展過程中,這種科技貧乏的狀態是我國科技不能得到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國需要雙向發展生產鏈模式,以促進我國的電子信息制造業的根本發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應該不斷的尋求進步,爭取更好的發展,創造更高的價值。當代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鏈的發展是一項值得思考的問題,產業鏈的發展才能促進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發展,讓能讓我國的電子科技發展更好,走向世界。
[1] 張亞明,劉海鷗,朱秀秀等.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鏈演化與創新研究——基于耗散理論與協同學視角[J].中國科技論壇,2009,13(12)∶38-42.
[2] 忻紅,李振奇,李冰等.京津冀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產業鏈構建的實證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0,29(10)∶73-78.
[3] 李振華,賈迎新,路源等.制造業產業鏈視角下河北省電子信息產業標準化戰略研究[J].信息技術與標準化,2011,(4)∶29-32.
[4] 李冰.京津冀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產業鏈構建的實證研究[J].商業經濟,2011,13(4)∶66-68,128.
[5] 李峰,韓靜,孫麗文等.經濟新常態下京津冀產業協同與發展研究——以電子信息制造產業為例[J].河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7(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