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影(浙江海洋學院,浙江 舟山 316022)
?
化學工藝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陳影
(浙江海洋學院,浙江舟山316022)
摘 要:隨著我國工業規模的擴大,工業廢水的排放越來越多,如果生活、工業廢水不能有效處理,將會對居民的生活、環境安全帶來嚴重的危害,化學工藝是當前對廢水進行處理的一項重要的工藝技術,因此,論文主要對對化學工藝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化學工藝;廢水;處理;工藝技術
地球上的水資源總量約為13.8億立方米,其中0.2%左右的水資源是人類真正能利用的,淡水資源在地球上分布存在時間和空間上極不均衡。隨著世界人口不斷增加,導致了環境污染和全球氣候明顯變化,從而進一步加劇了淡水資源的消耗。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類對淡水的需求也不斷增加,且該現實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全球水危機的產生,從而研究廢水的凈化與回收成了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因此廢水將作為第二水資源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從生產源上對廢水產生、排放等行為進行研究,在廢水處理過程中,部分含不同類型污染物質的廢水或者較為特殊且復雜的廢水排出到外面的城市下水管道以及河流的水源聚地,混合后的廢水成分、污染物聚集以及性質與混合前的廢水相比,都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含特定成分的廢水進行混合后,與廢水中分散污染物進行反應,產生凝聚。通過對廢水的成分分析后發現,在廢水處理中自凝現象有著顯著的體現。根據其原理分析,自凝現象是一種通過釋放能量的化學反應過程,該能量存儲在廢水表面層,在廢水的處理過程中將不消耗能量的有利過程加以合理利用,必須從水質污染角度了解自凝與化學熱力學自發過程的關系。廢水處理過程必須充分利用污染物釋放的能量,然后再對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處理。我們運用化學熱力學的知識研究廢水中的污染物能量轉化和釋放的過程,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盡可能將廢水中含有的廢棄物的濃度含量降低到極點,然后將對環境污染較少且達到環境要求的物質變成凝聚狀態進行處理。
將成熟的廢水處理技術應用的實際處理活動之前,需要從實驗室開始研究。通過反復實驗、反復證明工藝的可行性和經濟性之后,再進行大規模地推廣。科學實驗有著嚴格的要求,廢水處理實驗更是如此,對廢水處理不當則極有可能形成污染物,產生二次污染。為了盡可能減少實驗過程中的不良效果,在進行實驗時,應遵循如下原則:
2.1充分利用現有條件
廢水的危害性主要是在排放過程中產生危害,如污水排放操作不當,會導致相關聯的生活或者環境造成影響,因此,必須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掌握學界的研究動態,避免低水平重復性操作,重走前人彎路。此外,對廢水進行研究的實驗可借鑒其他化學實驗經驗,但避免同其他化學實驗同時操作。
2.2分離原則
實驗室廢水處理是為科研服務的,但實驗人員研究廢水時候,其危害性及污染性并沒有完全得到消除。對實驗室污水的處理應同居民生活用水的排放分離開來,一方面可避免廢水的二次污染,另一方面也可更加直觀有效地跟蹤實驗結果。
2.3實驗室分類處理原則
實驗室可對廢水進行綜合性分析,但不同的廢水處理在不同的研究階段也會有不同的要求,難以采用常規方法進行研究,因此,需根據研究成果對實驗室進行改造,每階段有專門的人員與專門設備,達到明確分工、有效處理的目的。
當前對廢水處治工藝當中,化學方法進行廢水的處置工藝是最為常見也是最為先進的方法之一,因此該技術方法在當前具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分析我國化工廢水處理工藝技術發展歷史,國家大力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廢水處理工藝在我們科技人員的不斷努力下不斷在完善,化學科研投入也不斷地提高,為我國廢水處理工藝的發展提供了大力支持。綜合分析我國現代工藝發展的進程,并結合我國經濟現狀進行分析,我國經濟正進行轉型階段,因此隨著經濟方式的變化,廢水處理工藝以及技術也在發生改變。但同時必須看到,經濟的發展也對廢水處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各種新型化學產品的推廣造成了大量的化學廢水,其中的污染物、值和物理化學性質也越來越復雜。我國政府也應充分認清新形勢,為化學工藝在廢水治理過程中提供政策、資金支持。要進一步完善高校、科研院等科研機構在應用化學的研究于推廣,理論與實踐方面,要加大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參考文獻:
[1]謝輝玲,葉紅齊,曾堅賢.膜分離技術在重金屬廢水處理中的應用[J].化學與生物工程,2005(05).
[2]張子間,李彩虹,陳凡植.微電解—微生物法組合工藝處理含鉻電鍍廢水[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02).
[3]楊曉奕,蔣展鵬,潘咸峰.膜法處理高濃度氨氮廢水的研究[J].水處理技術,2003(02).
[4]游德才,王家民.膜技術在飲用水處理中的應用及研究發展[J].凈水技術,2002(03).
[5]聶錦旭,陳欣燕.用納濾膜分離技術處理發電廠循環冷卻水[J].環境技術,2002(03).
[6]唐玉斌,陸柱,趙慶祥.綠色水處理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水處理技術,2002(01).
[7]周建仁,白韜光.膜-生物反應器處理高濃度生活污水的中試研究[J].環境工程,2002(01).
DOI :10.16640/j.cnki.37-1222/t.2016.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