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衛江(呼倫貝爾學院計算機學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8)
?
探究網絡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
耿衛江
(呼倫貝爾學院計算機學院,內蒙古呼倫貝爾021008)
摘 要:隨著現代化技術日益發展,網絡教育已成為新時期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是知識經濟背景下人們進行學習的關鍵性手段,受到教育界廣泛的關注。同時,在利用網絡教學資源的過程中,傳統型教學方法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優化了教學模式,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與質量。因此,本文作者以網絡教學資源為基點,對其建設與應用予以了探討。
關鍵詞:網絡教學資源;建設;應用;探討
在新時代下,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各種網絡技術逐漸被應用到教學中,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與應用優化了“鴨填式”、“放羊式”傳統型教學方法,為了課堂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更為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高了有利的保障。以此,使我國各個階段的教學逐漸走上素質教育的道路,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可見,站在客觀的角度,對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與應用予以分析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
想要使各種網絡教學資源得到優化利用,需要先從實際出發,對其存在的問題予以客觀的分析。就網絡教學資源存在的問題而言,具有多樣化的特點。第一、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的教學資源較少。從某個側面來說,網絡教學資源具有多樣化的種類,但很多資源都相當接近,大都是課本教材內容的翻版,深層次的教學資源較少。在建設教學資源內容方面,教師的教占據著核心地位,沒有體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此外,教學資源的組織形式單一化,不具有一定的交互性、系統性、連續性,不能為教師教學、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提供有利的條件。第二、網絡教學資源存在共享問題。由于缺乏規范性,網絡教學資源不具備共享的外部環境。相關的教育主體、管理部門過分注重自身的利益,使很多有用的教學資源處于低水平的自治共享基礎上。此外,在開發教學資源過程中,各個院校所采用的開發技術不具有其統一性,造成不同的資源庫不能共享數據。進而,使學校教學資源建設內容出現重復交叉現象,不具有模塊化特點,是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不能得到優化利用,只能實現小范圍的資源共享。第三、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缺乏統一的標準,管理系統不夠健全。就教學資源而言,沒有明確的建設方向,沒有制定統一的建設標準、管理方法等,存在一些的問題,比如,教學資源分類不規范化,教學資源內容混亂,不利于各種教學資源之間的共享、更新等,不能為教學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此外,教學管理系統也不夠完善,通常情況下,只有管理人員對這些教學資源進行管理,教學資源參與的主體單一化,各種教學資源之間不具有互動性,無法實現互補共享。
2.1優化教學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工具,在對應的網絡資源庫中查找各種教學素材。教師還可以邊教學邊調用可行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進而,實現網絡教學、實際教學二者之間的整合,優勢互補,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把抽象的課本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此外,以課本內容為基點,充分利用資源庫中相關的案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新的知識點,不斷完善已有的知識結構體系,把所學的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以網絡平臺為媒介,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比如,探究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以此,為教師完善已有的教學方法,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奠定堅實的基礎。
2.2優化備課形式
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學目標、學生實際需求為基點,對多樣化的教學資源進行優化利用。同時,教師要從班級學生的個性特征,已有的水平出發,以教學內容為紐帶,優化應用手段,更好地呈現網絡教學資源的使用價值。并在網絡教學資源庫中,尋找那些和教學內容息息相關的優質課件資源,不斷完善教師備課內容。此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觀看其他教師的教學視頻,來完善自身的備課形式,使其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對有效的網絡資源進行整合。
2.3優化網絡課程資源,構建中心模塊
在優化網絡課程資源方面,需要充分了解網絡資源,優化已有的教學資源庫,構建網絡課程體系。進而,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有利的網絡學習平臺,滿足學生各方面的需求。在構建中心模塊方面,要明確各個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構建統一的標準體系,為其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豐富教學資源庫的內容,比如,課后習題練習庫、學習錄像,具有系統化的管理,能夠實現各種資源信息的共享。可以構建相關的論壇模塊,師生可以在里邊發表自己的觀點與建議,使網絡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能夠步入更高的發展階段,更好地促進教學事業向前發展。
2.4需要合理選擇網絡教學資源
從某種意義上說,網絡教學資源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資源都對教學有幫助。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選取那些和課程內容相關的信息資源。以對應的中心內容為基點,來搜索相關的教學資源,并以此為基礎,組織學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一系列的討論,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識點。此外,需要充分利用網絡中的同步、異步信息服務,實現彼此間的交互,避免充分使用相關教學資源,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進而,提高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下,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與應用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它能夠改變單一化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創設有利的教學情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同時,它能夠拓寬學生自主學習的渠道,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為更高階段的學習做好鋪墊,成為新時代下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以此,提高網路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使我國各階段的教學事業能夠擁有全新的面貌,在教學改革浪潮中不斷前行,逐漸走上素質教育發展的可持續道路,擁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李青青.網絡教學資源建設探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0(06):612-615.
[2]江忠宏,王清.網絡教學資源建設和應用研究的分析與思考[J].學理論,2013(02):201-202.
[3]宋春鴻.高職校園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與應用思考[J].亞太教育,2015(16):238.
[4]王亞希,周紅春.高校現代化教學資源建設及應用的實踐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10(06):73-76.
DOI :10.16640/j.cnki.37-1222/t.2016.0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