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黑龍江牡丹 157000)
牡丹江市二次供水衛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王振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黑龍江牡丹 157000)
近年來,城市高樓層建筑日趨普遍,高層建筑二次供水設施大量增加,很多新建居民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采用了無負壓供水設備,但仍有部分小區(尤其是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存在設計不合理、材質不達標,建設不規范,缺乏必要的維護保養,衛生管理不善等問題,給使用二次供水的居民飲水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本文根據實際工作經驗,分析了二次供水衛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對策。
二次供水 衛生管理 問題 對策
為了進一步提高二次供水衛生管理水平,保護居民飲水健康,我們對幾年來的衛生監督情況進行梳理、匯總、分析,提出監管對策。
1.1 部分二次供水設施設計不合理,衛生防護設施不夠完善
有的小區采取管網直抽的供水方式,由于這種供水方式極易造成市政管網瞬變流的發生,在可利用的富裕水壓過低地區或供配水管徑較小的地區使用管網直抽存在極大安全隱患;老舊小區二次供水地下蓄水池采用混凝土建造,內壁為磚砌水泥抹面,防滲漏性能差,地下水及污水極易摻入池內;部分高位水箱容積過大,與用戶用水量不配套,導致箱內水循環時間延長,余氯消耗殆盡,微生物繁殖;個別水箱設計出水口高于池底,形成死水層,產生積垢,滋生細菌;有的低位水箱(池)設在地下,內壁沒有防腐層,水池口露天設置,無蓋無鎖,甚至無排氣孔和防鼠網,污水、雨水極易流入,致使水質惡化;有的二次供水設施在設計施工及安裝中,出現上、下水管道配置不合理、生活用水管與非生活用水管相連、蓄水池安裝溢流管與污水直通,極易引起污水倒灌造成水質污染。部分老城區的小區消防用水和飲用水共用一個水池,易造成水質達不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1.2 涉水材質不達標
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有些二次供水設施的水箱、水箱內壁涂料、管材、管件等未取得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衛生許可批件;部分蓄水池檢修口蓋、浮球閥接頭和各種管道多為鐵質制作,極易銹蝕污染水質。
1.3 衛生管理措施不到位,不落實
部分二次供水產權單位未建立二次供水衛生管理檔案;未制定相關的衛生管理制度、設施定期清洗消毒制度及水污染應急預案;未按規定對水質進行檢驗;部分蓄水池得不到常規的清洗消毒。按規定,蓄水設施必須加蓋上鎖,透氣管和溢流管口也要加防護網罩,但有的小區蓄水池沒有加蓋,或者蓋板不嚴密、銹蝕嚴重。個別小區管理人員缺乏飲用水衛生知識,不了解相關管理要求,安全防范意識較差?!渡铒嬘盟l生監督管理辦法》規定,負責管理供水設施的從業人員必須持有健康合格證上崗,但衛生監督部門檢查發現,部分供(管)水從業人員沒有健康合格證或證件已過期。
1.4 二次供水存在多頭管理
由于各職能部門之間缺少溝通,造成衛生監督部門未能完全掌握二次供水設施的基本情況。平日都是衛監人員主動前往小區、單位調查,查實有二次供水設備時,再找到產權人審查驗收供水設施,合格發放衛生許可證,納入監控范圍,耗時較多,查實至發證期間存在安全隱患。
1.5 飲用水衛生監督力量薄弱
受編制限制,全市生活飲用水與公共場所專(兼)職衛生監督員僅24人,且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據統計,全市供水單位685家,其中市政水廠7家,自建式供水單位41家,二次供水單位99家,農村集中式供水單位538家。在二次供水單位日益增多的當前形勢下,飲用水衛生監督人員配置數量將越來越難以滿足保障飲用水衛生安全的需要。
2.1 加強二次供水設施的設計審查驗收管理
嚴把二次供水設施的設計關、設備材料使用關、工程項目檢查驗收關。嚴格按照《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GB1705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等規范要求認真對二次供水設施的選址、設計、施工、選材組織檢查驗收,對不合格的項目必須及時要求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交付營運使用。
2.2 建議選擇使用衛生安全且抗腐蝕性高的新材料
新建二次供水設施所選用的蓄水箱(池)及輸水管材、管件應取得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衛生許可批件。蓄水箱(池)內浮球閥接頭等與水接觸的器材應選用無毒無害且耐腐蝕的材料制作。對有些老舊小區已嚴重銹蝕、腐壞的輸水管應及時更換,消除水質污染隱患。
2.3 加強二次供水的日常管理,推廣新的供水方式
明確所有二次供水單位均應建立二次供水清洗消毒制度、衛生管理制度、投訴處理制度、五病調離制度等。二次供水單位應設有專職或兼職管理員,每天對水的余氯進行監測并記錄;設施加蓋加鎖,安全防范措施到位;設施合格證、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培訓證齊全;定期對水池(箱)進行清洗消毒、定期對水質進行檢測(每年至少一次);建有二次供水檔案,每年都將清洗消毒記錄、水質檢測報告等重要資料裝訂成冊存檔;建立二次供水應急預案。同時衛生監督部門應加強監管,在日常衛生監督檢查中發現問題應當及時下達衛生監督意見書,責令其改正。隨著科技發展,新型供水技術和供水方式的出現將逐步取代過去一樓一泵一套水池的供水模式,建議推廣安裝使用無負壓變頻供水設備,該設備采用全封閉結構,能有效避免水質受到外部污染的問題,因此這種設備在實際使用中只有在投入使用前、設備大修后才會涉及到清洗、消毒工作,可降低維護成本。
2.4 進一步加強衛生監督隊伍建設
適當增加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人員配置,提高衛生監督隊伍執法能力,更有效地發揮飲用水衛生監督職能作用,才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2.5 進一步加強二次供水衛生的宣傳力度
進一步提高二次供水設施產權管理單位的法律意識,對二次供水水箱(池)污染嚴重、水質檢測不合格的單位予以曝光,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衛生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和業務理論培訓,使其自覺知法守法。利用電視媒體、廣播、報紙、手機等途徑廣泛宣傳飲用水衛生安全知識,提高市民飲水安全意識,發動民眾監督,形成二次供水的法律監督、自身監督和社會監督形勢。
二次供水已成為城市供水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也是輸配水過程中水質惡化、污染風險最高的環節,應該將二次供水設施建設納入市政公共配套設施的建設范疇,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管理。同時,加強制度建設、加快技術改造、加強技術支撐建立二次供水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是解決二次供水水質安全問題,確保市民用水安全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