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亮鄭偉
(貴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貴州遵義,563006)
出于工作和學習的需要,筆者對一些術語標準或類術語標準進行了認真的研讀,從中受益很多。對從各類教科書和參考書中獲得的知識和術語標準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分析后發現,與各類教科書和一般參考書五彩紛呈的敘述相比,術語標準對相關概念的提煉更準確、更精練、更系統、更集中、更易于掌握。因為對術語標準的厚愛,也為了查閱的方便,筆者還把相關標準數據庫中能找到的術語標準或類術語標準編了專門目錄。通過研讀術語標準,發現當前術語標準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里對術語標準在標準體系中的地位、作用、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一步提高術語標準質量的方法談談看法,希望能對相關工作有所裨益。
?
術語標準現狀分析與改進建議
李英亮鄭偉
(貴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貴州遵義,563006)
文摘:簡述術語標準在整個標準體系中的地位、作用,分析當前術語標準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提出進一步提高術語標準質量的建議。
關鍵詞:術語標準;標準編制;改進建議。
出于工作和學習的需要,筆者對一些術語標準或類術語標準進行了認真的研讀,從中受益很多。對從各類教科書和參考書中獲得的知識和術語標準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分析后發現,與各類教科書和一般參考書五彩紛呈的敘述相比,術語標準對相關概念的提煉更準確、更精練、更系統、更集中、更易于掌握。因為對術語標準的厚愛,也為了查閱的方便,筆者還把相關標準數據庫中能找到的術語標準或類術語標準編了專門目錄。通過研讀術語標準,發現當前術語標準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里對術語標準在標準體系中的地位、作用、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一步提高術語標準質量的方法談談看法,希望能對相關工作有所裨益。
術語標準是整個標準體系的基礎,可以說是標準的標準?!敖y一”是標準化的基本原則之一,“統一”的基礎是標準統一,而標準統一的基礎則是術語統一??茖W的術語標準不僅可以對不同標準用語的定義進行統一,而且有利于優化標準和標準體系的結構,縮減標準篇幅,提高標準的可讀性,提高標準體系管理的方便性和有效性,同時還可以“提純”使用者的知識,強化使用者知識的系統性和內在聯系。統一術語是發展整個標準體系賦予術語標準的艱巨任務。
ISO、IEC、ITU等國際標準,AMS、ASTM等國際性行業團體標準以及中國的國家標準,都有自己的術語標準。因為擁有這種基礎性地位,與其他標準相比,術語標準顯得更為重要,因此術語標準的錯誤會連帶影響使用人對其他相關標準的解讀,從而影響術語標準和其他相關標準的實施。
另外,與其他標準相比,術語標準具有更高的歸納、總結和提煉性質,對編寫人員的專業知識、工程經驗、語言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都有更高的要求。對于在引進消化基礎上采用國外相關標準形成的術語標準,其編寫人員還要求有較高的外語語言讀寫能力。應對術語標準的質量給予更高的重視。
我國現階段的術語標準在整個標準體系中的作用已經基本發揮出來,但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筆者通過分析相關標準,對這些問題舉例作一說明。
2.1術語的分類、術語標準的引用等方面的問題
a)規范術語的分類整理還不夠全面。如:
有關熱處理“退火”的術語,在一些參考書中經常會看到“重結晶”、“重結晶退火”、“相變重結晶退火”等一些常見的語匯;還有,“修復熱處理”術語,在一些參考書中也使用“恢復熱處理”,但在GB/T 7232-2012《金屬熱處理工藝術語》第3章“退火類”和第2.21條“修復熱處理”術語中并沒有體現。
b)術語標準的引用方式有待研究。如:GB/T 228.1-2010《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第1部分室溫試驗方法》把引用GB/T 10623-2008《金屬材料力學性能試驗術語》的術語條目完整抄錄一遍,HB 5143-1996《金屬室溫拉伸試驗方法》定義了與GB/T 10623相同名稱的術語。這樣的處理增加了標準篇幅、增加了審查的工作量和引入錯誤的幾率,而且降低了標準的系統性。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所舉的兩份國家標準GB/T 228.1-2010和GB/T 10623-2008都是從ISO標準翻譯轉換而來的,可見術語標準引用問題,是國際標準業界共同存在的問題,是一個國內和國際標準業界都需要研究的問題。
c)部分基礎術語標準有待進一步提煉。如:各種鋼鐵材料的分類標準規定五花八門,到目前為止,國內一直還沒有一份系統性、權威性較高的術語標準統領鋼鐵材料各種分類標準,有關鋼鐵材料的術語零散、雜亂、缺乏整合和統一。
2.2術語表達不準確或不專業
如GB/T 10623-2008第7.14條中有關N次循環后的疲勞強度的敘述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N次循環后的疲勞強度”表達不夠專業。因為,不同的循環次數對應不同的疲勞強度數值,即使是當循環次數N的數值大到一定程度、疲勞曲線趨近平直以后,不同的循環次數對應的疲勞強度數值也是有差異的,只是此時的差異很小,在給定的精度條件下可以忽略不計而已?;蚩筛臑椤癗次循環下的疲勞強度”,英文表達“Fatigue strength at N cycles”是準確的。
二是,“在低于此應力作用下”表達不清楚?;蚩筛鶕緱l款正文改為“在低于此振幅值的應力作用下”,或可根據本條款注釋的前面部分改為“在低于此極限的應力作用下”,也或可根據本條款注釋的后面部分改為“在低于此水平的應力作用下”,應結合本條和本標準7.11和7.13斟酌確定。
三是,“應力曲線中的平臺”用詞不夠準確,或可改為“應力曲線中的平直部分”。
2.3筆誤、前后不一致以及相關術語定義未給出
如:GB/T 10623-2008第6.1.9條中“剪切斷裂百分率……進行量化,用以古冊、用以估測體心立方鐵基合金的延展性”中,“用以古冊、”是筆誤,應刪除;第6.2.5條“位移特征值”定義沒有給出;第7.14條“注:一些金屬通常顯現不出定義中的‘疲勞極限’或‘耐久極限’。這是因為,在低于此應力作用下,金屬可以承受無數此循環。通常情況下,應力曲線中的平臺,被認為是傳統的‘疲勞極限’或‘耐力極限’……”中,“無數次”筆誤成為“無數此”,句子前面部分中的“耐久極限”和句子后面部分中的“耐力極限”前后不一致;標準索引中的“應力比……20”和緊跟在后面的“應力比……22”,明顯重復,且表示頁碼的“20”和“22”只能有一個是正確的。又如:GB/T 7232-2012第3.24條“火焰退火flam eannealing……”中“eannealing”拼寫錯誤,應為“annealing”。
2.4語言邏輯問題
2.4.1引入未加解釋的新概念
如:GB/T 10623-2008第2.13條“應力……試樣上通過某點給定平面上作用的力或分力在該點的強度”,新引入一個“強度”概念,但標準未對“強度”進行解釋;第7.13條“疲勞強度……在指定壽命下使試樣失效的應力水平”新引入一個“應力水平”概念;第7.34條“應力水平……在試驗控制條件下的應力強度”對第7.13條的“應力水平”概念進行了解釋,但又新引入一個“應力強度”概念,而標準未對“應力強度”進行解釋。
2.4.2偷換概念
如:GB/T 10623-2008第4.15條“應變硬化指數……在單軸拉伸力作用下,真實應力σ和真實應變ε數學方程式中的真實應變指數”中,突然出現“真實應力”和“真實應變”兩個概念,只能根據所用的符號σ、ε推測分別對應該標準前文2.12.3和2.13.3中的“真應力”和“真應變”。
2.4.3循環引用
如:GB/T 7232-2012第2.5條“化合物層……化學熱處理、物理氣相沉積和化學氣相沉積時在工件表面形成的化合物層”和GB/T 18780.1-2002《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幾何要素第一部分:基本術語和定義》第2.4.1條“實際(組成)要素……由接近實際(組成)要素所限定的工件實際表面的組成要素部分”,循環引用,實際上沒有對條款進行清晰闡述,使得后面的相關條款都無法解讀。
2.4.4思維斷點
如:GB/T 10623-2008第3.2條中規定蠕變斷裂時間的符號為“tu”,沒有標注上標,但本條的“注”中卻突然提出“符號tu的上標……”;第7.14條沒有提到“疲勞極限”或“耐久極限”,但本條的“注”中卻突然提到“疲勞極限”或“耐久極限”。讀到這類敘述,常常讓人產生思維上的斷點。
2.4.5搭配錯誤
如:GB/T 7232-2012第3.26條“晶粒細化處理……以減少工件晶粒尺寸或改善組織均勻性而進行的退火”,可以把“以”改為“為”或把“而”改為“為目的”,使語句更為通順、易懂。
2.4.6表達不對稱
如:GB/T 8121-2012《金屬熱處理工藝材料術語》,第4.1條中“低溫鹽……使用溫度低于600℃的混合鹽,如硝酸鹽、亞硝酸鹽或其混合鹽”,第4.2條中“中溫鹽……使用溫度在650℃~950℃之間的混合鹽”,第4.3條中“高溫鹽……使用溫度高于950℃的混合鹽”,標準只對“低溫鹽”舉了例子進行說明,“中溫鹽”和“高溫鹽”沒有說明。
2.4.7表達不嚴謹
如:GB/T 8121-2012中第4.1條關于混合鹽的敘述中,一般意義上講硝酸鹽、亞硝酸鹽都不能叫混合鹽。因此,要么定義不對,要么舉例不當。
針對術語標準中存在的問題,筆者進行了簡單的原因梳理和歸納,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a)業界重視不夠,管理和把關不嚴。業界對術語標準重視不夠,或者認為術語標準一般不直接用于指導生產、出不了什么大問題,對術語標準編寫和審查疏于管理,對術語標準編寫人員業務能力要求不嚴,對術語標準編寫、審查人員進行的“責任心教育”不夠到位,監督管理措施不力。從標準中存在的不少筆誤就真實地反映出這一點。
b)編寫團隊的責任心欠缺。編寫團隊的工作質量主導著標準的質量,標準編寫團隊是標準編寫具體工作的任務主體,具體承擔著標準編寫任務的立項、基礎數據和相關知識的收集整理、必須的相關研究與驗證、標準條款的策劃和組織、標準文本的編輯,應把大量的時間用于對相關細節進行仔細琢磨和推敲、以形成高質量的標準討論文稿上。但目前,標準編寫組織管理機構組織建立的標準審查專家團隊都是臨時組成的,盡管具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但由于審查時間限制,往往只能關注到一些比較重大的問題,很難更多地關注到細節問題。標準中存在不少的“筆誤”,既是業界重視不夠的反映,也是編寫團隊的責任心欠缺的反映。
c)主要編寫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相關審查工作質量還需提高。主要編寫人員的業務能力,包括專業技術知識、工程經驗、標準化基礎知識、標準寫作知識、語言提煉與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外語讀寫能力等還需提高。術語標準中存在的“表達不準確、不專業”和各種各樣的“語言邏輯問題”都反映了這一點,同時也反映出標準審查有漏洞。
d)在標準編寫上存在急功近利思想。由于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一段時間以來,整個社會反映出來的“浮躁”情緒在標準編寫及其管理方面也同樣存在。標準的編寫團隊和組織管理機構,在標準編寫工作上存在急功近利思想。標準編寫團隊急于要成果,組織管理機構急于要業績,而對標準的質量問題沒有制定追究和懲罰制度。此外,標準編寫團隊的工作不夠扎實,相關的基礎研究不夠深入,相關基礎材料的收集不夠全面系統,對語言的提煉不夠到位;標準編寫的組織管理機構工作開展不夠嚴格,審查工作不夠仔細,整個隊伍一定程度地表現出急于求成心理,缺乏追根問底、精雕細琢的精神。術語標準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都與這一點有關。
e)受原標準的條款構成影響。對于通過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方式形成的標準,如GB/T 228.1-2010和GB/T 10623-2008分別采用了ISO 6892 -1∶2009《Metallic material -Tensile testing -Part 1∶Method of test at room temperature》和ISO 23718∶2007《Metallic material-Mechanical testing-Vocabulary》,兩份標準都保持了原標準的基本結構,同時把ISO 6892 -1和ISO23718中存在的問題也繼承了下來。
4.1提高對術語標準重要性的認識,重視標準的編寫質量
進一步增強對術語標準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對標準編寫的重視程度是保證術語標準質量的前提。業界只要對術語標準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高度重視術語標準的編寫,就會自覺地研究術語標準編寫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找到滿意的解決辦法。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世界上的事情就怕“認真”二字。有了“認真”,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4.2進一步增強編寫團隊的責任心
增強術語標準編寫團隊的責任心是術語標準質量的關鍵,強烈的責任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業務能力的短缺。編寫團隊只要有了強烈的責任心,就會仔細、審慎、嚴肅、認真地去完成標準編寫的各項工作,強烈的責任意識是奠定高質量術語標準的基石。但是責任心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標準編寫的組織管理機構經常性的進行教育和督導,以及標準化管理部門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予以刺激。
4.3對編寫者的基本能力和編寫團隊的構成提出嚴格的要求
編寫者的基本能力和編寫團隊的構成是保證術語標準編寫質量的基礎。如果編寫者和編寫團隊的專業技術知識、工程經驗、標準化基礎知識、標準寫作知識、語言提煉與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不夠,寫出來的標準肯定會不專業,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語言邏輯問題;如果編寫者和編寫團隊的外語讀寫能力不夠,就會對引進消化吸收的標準產生誤讀,并帶到所形成的標準中。
4.4戒除急功近利思想,加強對標準的審查和管理
人們想為社會做貢獻、想過美好生活、想獲得良好的贊譽,這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基本動力之一。存在一些功利思想其實不是壞事,但要把這種良好的愿望通過辛勤的努力和扎實的工作體現出來,不能急功近利。這對從事標準編寫及其管理的同仁們來說,也適用。
標準編寫團隊要把標準編寫工作都做扎實,把相關的基礎研究和驗證都做深入,全面系統地開展相關基礎材料的收集,對標準語言的提煉都做到位。在編標準相關術語前,從橫向、縱向、過去的歷史等三個維度對國家、行業、地方、企業以及國際上的相關標準和文獻資料規定進行立體的檢索、查詢、總結;對已經有的術語,如果評估認為適用于在編標準,則直接引用;對當前標準和文獻尚未規定或雖有規定但評估認為不適用于在編標準的術語,結合當前實際和未來的發展趨勢評估確定,以防止術語泛濫,保證標準的系統性。
標準編寫的組織管理機構要進一步扎實研究標準編寫相關的問題和方法,找準管控的關鍵點和著力點,優化相關流程,進一步提高監管力度,高效率、高水準地組織標準相關審查工作和征求意見工作,在壓縮術語標準編寫周期的同時,確保術語標準編寫質量有重大提升。要讓術語標準編寫及其管理隊伍進一步樹立重事實、講科學、尋根問底、精雕細琢的工作態度,淡泊名利,戒除急功近利思想。
4.5對擬采用的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開展深層次研究
用科學的態度對待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的采用,對擬采用的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開展深層次研究,對其條款內容、組織形式進行辯證的分析,在不改變實質內容的前提下,優化、剪裁轉化形成我國的標準。
當前,在舉國推進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國家對標準化工作的重視程度在明顯增強。2015 年2月11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推進標準化工作改革、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措施。2015年3月11日,《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13號下發,明確了未來五年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的具體方略。術語標準是最重要的基礎標準,應該納入國家標準嚴格管控的范疇。當前術語標準中的問題解決難度大多不大,相信,通過社會各界和標準化同仁的努力,通過規范的清理、總結和完善以及相應獎懲制度的實施,術語標準的水平一定會獲得全面提升,為先進、科學、協調的標準體系構筑起到更加堅實的基礎保障作用。
作者簡介:
李英亮(1965年—),男,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生,現主要從事企業標準化及企業標準編制工作。
鄭偉(1981年—),男,工程師,研究所所長,現主要從事產品技術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