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鳳云+苗向國
〔摘 要〕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移動搜索獲取信息,大學生作為移動搜索行為的主要群體,對大學生的移動信息搜索行為進行研究有重要的實踐意義。論文首先結合相關調查報告獲取用戶網絡搜索行為的統計數據,分析移動搜索用戶行為的現狀和特點;然后利用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所獲取的統計數據,分析大學生的移動搜索行為特征及影響因素;最后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和對策,以提高大學生通過移動搜索獲取信息的能力。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大學生;信息搜索;行為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11.015
〔中圖分類號〕G25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5)11-0083-05
The Search Behavior Researc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n Mobile Internet
Ye Fengyun Miao Xiangguo
(School of Management,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mobile Internet,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get information through mobile search.As the main group of mobile search behavior,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research of mobile information search behavior.First of all,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search users behavior,which is based on the relevant investigation report;Then,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mobile search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en analyzed by the statistical data obtain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Finally,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obtain information through mobile search.
〔Key words〕mobile internet;university student;information search;behavior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3G時代,正在步入4G時代,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迅速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隨時隨地使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進行搜索,人們的搜索習慣逐漸從PC端搜索轉向移動端[1]。移動搜索使得人們隨時隨地都可從互聯網中獲取信息,很大程度上減輕地域性的障礙,加快了信息的交流。在信息化時代,利用移動互聯網進行學習、工作、信息查詢的比例將逐漸上升。
截至2014年6月,我國手機搜索引擎用戶規模達4億人左右,增長率為251%,手機網民使用過搜索引擎的占770%,手機搜索引擎用戶的人數已經超過手機新聞業務,成為除手機即時通信以外的第二大手機應用。中國移動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目前用戶搜索引擎使用場景傾向于休閑和娛樂方面,用戶在查找或下載娛樂資源時,進行搜索的比例高達797%;在需要購物時、在工作和學習時、在尋找軟件應用時,以及在新聞、熱點事件發生時,進行搜索的比率為70%左右;在交通出行、外出旅游以及本地休閑娛樂時,進行搜索的比率在60%左右。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推動著信息搜索的前進,使移動搜索行為滲入了人們的生活。
1 概念界定
11 移動互聯網
移動互聯網,是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結合起來。是指互聯網的技術、平臺、商業模式和應用與移動通信技術結合并實踐的活動的總稱[3]。我們正在進入4G時代,移動終端設備的更新換代、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將極大的推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互聯網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終端移動性:在特定條件下,用戶可以不受限制的隨時隨地接入和使用移動互聯網。
(2)終端和網絡的局限性:用戶在享受移動聯網方便快捷的同時,然而也有網絡能力和終端能力的缺點:首先受限于無線網絡傳輸環境、傳輸技術等網絡方面的缺點;其次受限于移動終端設備的大小、處理能力以及等方面的缺點[4]。
(3)業務與終端、網絡的關聯性強:在使用移動互聯網業務,內容和形式必須要有與之對應的網絡技術規格和終端類型。
(4)業務使用的私密性:在使用移動互聯網業務時,所使用的內容和服務更私密,如手機支付業務等[5]。
12 信息檢索
信息檢索有兩種定義。一種是指按特定的方式對信息進行整理、組織和儲存起來,然后方便用戶從其中檢索出所需信息的過程,又稱為信息的存儲與檢索。另一種定義注重“搜索”或“檢索”,是指按照用戶的需求,從信息集合中檢索出相關信息為之所用。
13 移動搜索
移動搜索是指基于移動網絡,以移動設備為終端,在移動平臺上加入搜索技術,從而利用移動互聯網進行快速高效的信息獲取行為[6]。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手機等智能移動設備已經成為了信息傳遞的主要設備之一。近年來智能移動終端設備功能的不斷增加和完善,越來越多的人利用手機等移動設備接入移動網絡來獲取信息。移動搜索不是簡單的桌面搜索,具有較強的目的性,移動搜索中用戶所在的“地點”成為重要條件,搜索內容隨處都可查看[7]。endprint
2015年11月 第35卷第11期 現?"代?"情?"報 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 Nov,2015 Vol35 No11
2015年11月 第35卷第11期 大學生移動搜索行為調查研究 Nov,2015 Vol35 No11
2 移動互聯網用戶搜索行為特征分析
隨著中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移動終端的滲入,中國網民的搜索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搜索引擎功能的飛速提升使得搜索行為變得觸手可及。根據《2014年中國網民搜索行為研究報告》[8]顯示,中國搜索用戶規模在快速擴大,各類搜索引擎的使用率增加,搜索引擎使用場景呈現多樣化。
21 手機端各類搜索引擎滲透率
在2014年上半年使用過手機搜索的用戶中,通過綜合搜索網站或應用進行搜索的比例為924%,位居第一;進行網絡購物和觀看視頻時使用搜索的比率相近,分別為781%和749%;微博、知識咨詢類、手機應用商店等網站或者應用的搜索比例超過50%;其次為二維碼掃描、旅游、社交等網站或應用搜索。
在2014年上半年利用手機綜合搜索引擎的用戶中,使用過百度搜索的比例為958%,位居第一;騰訊搜搜/搜狗、谷歌搜索滲透率分別為368%和331%;網易有道和360搜索引擎的滲透率相近,分別為179%和151%;其他各品牌滲透率則較低。
22 不同搜索場景下PC搜索與手機搜索用戶比較
221 購物搜索
當用戶想要進行購物搜索時,PC搜索用戶通過購物網站進行查找商品的比例占595%,通過綜合搜索網站查找商品的占350%;對于手機搜索用戶有購物需求時,這兩類搜索引擎的常用率差距更大,通過購物網站的占635%,通過綜合搜索網站的占275%。由于受到手機屏幕大小的限制,需要將最有用的信息展現出來,使得手機用戶更希望通過購物網站進行商品查詢。
222 休閑娛樂搜索
在查找本地休閑娛樂信息時,有725%的PC用戶使用綜合搜索進行查詢,84%的用戶通過購物網站查詢,分類網站、垂直搜索等各類搜索引擎占很少比例;對于手機搜索用戶,通過綜合搜索引擎查詢本地休閑娛樂信息的比例少于PC用戶,有555%,而通過購物網站搜索所占比例高于PC用戶,占158%,主要原因在于移動產品的普及,以及無線網絡傳輸速度的提升。
此外,在查找娛樂資源時,PC用戶使用綜合搜索引擎常用率高于手機用戶,而通過視頻網站搜索時,PC用戶則低于手機用戶,這一差距受到手機的快速發展的影響。手機娛樂的發展同時推動著應用商店的前進,手機用戶在應用商店的常用率達81%。
223 出行信息搜索
搜索用戶在查找本地交通出行信息時,PC搜索用戶在綜合搜索引擎的常用率為880%,手機搜索用戶的常用率為770%,二者特點相同。
在查找外出旅行信息時,713%的PC搜索用戶通過綜合搜索引擎查詢,110%通過旅游網站查詢,垂直搜索和分類網站搜索也分流了小部分搜索用戶。手機用戶此類搜索行為所占比例分別為619%、149%等。
224 工作、學習搜索
兩類搜索用戶在查找工作、學習相關信息時使用的搜索引擎所占比例基本相同。最常用的是綜合搜索網站,都占有70%以上,分類網站和知識資訊類網站也逐漸受到用戶的喜愛。特別是逐漸成熟完善的論壇、百科類網站等等,這類網站的發展,為用戶進行信息的搜索和尋求幫助提供了途徑。
225 新聞、熱點事件搜索
在新聞、熱點事件發生時,通過綜合搜索引擎進行搜索的兩類搜索用戶依然占最大比重,分別有121%的PC搜索用戶和180%的手機搜索用戶通過微博進行相關搜索;此外,部分搜索用戶通過視頻網站獲取新聞、熱點事件的相關信息。
3 大學生移動搜索行為調查分析
31 調查設計與樣本分析
從2015年3月到2015年4月,本研究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隨機的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問卷363份,其中有效問卷349份,有效率為961%。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如32 大學生移動搜索行為特征分析
321 移動搜索頻率
在被調查者中,每天使用移動搜索3次以上的用戶最多,達5635%;其次為每天使用1~3次的用戶,占2256%;每天使用移動搜索1次以上的用戶達到7891%,用戶的粘性和需求度較大,對移動搜索的依賴性較強,具體數據如圖1所示。
圖1 用戶使用移動搜索頻率
322 搜索詞輸入習慣
如圖2所示,在進行移動搜索時,4197%的用戶喜歡使用1個搜索詞,3213%的用戶喜歡使用2個及2個以上的檢索詞組合,2492%的用戶喜歡使用自然語言檢索。在移動搜索的過程中,由于移動設備的鍵盤較小,用戶在輸入關鍵詞時成本較高且輸入不方便,所以傾向于選擇更加省時省力的方式進行檢索;而隨著語音識別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將會有更多的人選擇用自然語言進行語音檢索[9]。
圖2 用戶的檢索詞輸入習慣
323 移動搜索引擎的選擇
如圖3所示,在大學生的移動搜索用戶中,使用百度搜索引擎的人數最多,占9580%;其次是搜狗和谷歌,分別占368%和331%。這也說明百度搜索引擎滲透率高,百度搜索引擎相對于其他搜索引擎在搜索速度和搜索結果的全面性上更能滿足大學生的需求。
圖3 移動搜索引擎的選擇
324 移動搜索的內容
高校在校學生的移動搜索內容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如圖4所示,新聞是移動搜索的主要內容,占8266%;其次為生活信息搜索,占7021%,移動搜索已成為用戶生活的重要方面;地圖搜索相對于傳統搜索具有精準定位的特點,能夠為用戶提供更符合當前情境的搜索結果,占6002%。而用戶針對多媒體信息進行的移動搜索最近較少,隨著流量費用的降低以及移動網絡速度的提高,該項內容應該會有迅速的提高。endprint
圖4 移動搜索的內容
325 移動搜索的時間段
如圖5所示,大學生使用移動搜索的主要時間段在休息、工作之余,占9235%,大學生可以在課余隨便安排自己的時間,通過移動互聯網了解世界。其次,將近一半的學生在上課、開會期間進行移動搜索,旅途和在路途中也有40%的用戶會使用移動搜索進行信息查詢。
圖5 移動搜索的時間段〖〗
33 用戶使用移動搜索的影響因素分析
331 用戶選擇移動搜索引擎的原因
如表2所示,在如今的搜索引擎使用中,操作簡便成為影響用戶使用的首要因素,787%的用戶認為操作簡便是其選擇移動搜索引擎的原因;564%的用戶會選擇瀏覽器內置的搜索,而不考慮其中的軟件優劣。此外,用戶對于搜索結果的準確性和豐富性追求越來越高,搜索速度、搜素功能、搜索結果等也是影響用戶移動搜索時選擇某搜索引擎的重要原因。
332 移動搜索具備的優點
如表3所示,在調查移動搜索優點時,954%的用戶認為便利性很重要,843%的用戶選擇了及時性,這體現了移動搜索的便捷性和移動性,用戶只要有能上網的移動終端,并且連通網絡之后就可隨時隨地使用,盡可能地滿足了用戶的需求。346%的用戶認為移動搜索具有碎片化的優點,能夠在任何時間如無聊的時候使用,這是PC端搜索無法比擬的。此外,移動搜索的多樣化、情境化、個性化、精確性及交互性特點也獲得用戶的肯定。
333 移動搜索存在的缺點
如表4所示,735%的用戶認為網絡信號差/不穩定以及手機流浪的費用高目前移動搜索的最大缺點,這一缺點限制了其使用移動搜索;502%擔心個人信息會被泄露;406%的用戶認為搜索頁面的效果差;另外,搜索結果不夠全面、操作相對不便、文字輸入成本大等也是目前移動搜索所存在的缺點。
34 移動圖書館搜索行為特征
在調查是否使用移動圖書館功能時,55%的用戶表示使用過,45%則未使用過。移動圖書館服務為大學生查詢信息帶來了很多便捷,移動搜索與圖書館服務結合有必要性。
341 移動圖書館服務的使用現狀
如圖6所示,使用移動搜索利用圖書館資源或者服務的用戶中,檢索館藏圖書占7580%,移動搜索可以及時的反饋尋找圖書的結果;查詢個人借閱情況占6124%,再次為圖書續借和數據庫檢索下載文章;移動圖書館的其他功能還有網進一步提升和完善,如個性化服務等[11]。
342 對移動圖書館服務的功能需求
如圖7所示,學生希望移動圖書館推薦相關書籍以供學生參考,增加學生看書的興趣;其次,圖書館可以增加聽書功能,學生可以緩解眼睛疲勞的同時,還能通過耳朵暢游在知識的海洋[11];再者,移動圖書館有些文獻以及文章不能獲取全文,需要移動圖書館進行改進。
4 相關建議
41 碎片化時間段和高校網絡建設
如今,高校的大學生基本都在使用移動搜索功能,網
絡的使用較為集中,網絡的傳輸速度和質量會受到影響。因此,高校應該對網絡進行合理的規劃,優化網絡資源。既要重視信息化建設,又要保證學生快速的獲取和交流信息,在校園內建設無線網絡傳輸環境,提高網絡傳輸速度。調查顯示大學生在使用移動移動互聯網的時間呈現碎片化,有些在休息時間使用移動搜索服務,有些在自主學習時間使用。這需要高校根據實際情況,在不同的時間段提高降低網絡傳輸速度。比如,在上課期間,降低教學樓區域網絡傳輸速度,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在課余時間,提高生活區網絡傳輸速度,以保證大學生能夠高效使用移動互聯網,獲取信息。建設一個高效性、靈活性的網絡環境[12]。
42 提高個性化服務
大學校園如同一個小型的社會,在這個群體中有不同種類的人,移動終端設備已經被大學生普遍接受,支持率逐漸上升,為了提高服務效率,根據搜索記錄為不同類別的大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提高大學生對移動互聯網的使用傾向。從移動互聯網的傳輸速度以及流量費用等問題考慮,應增加用戶免費體驗,提高大學生的滿意度,提高認知度。此外,還應開展適宜不同種類大學生需求的套餐制定服務等。
43 加強建設移動圖書館,構建移動學習環境
調查顯示大學生用戶主要使用移動搜索獲取新聞資訊信息、本地服務等。圖書館具有資源優勢,應結合移動互聯網技術將靜止的知識寶庫變為移動的城堡,建立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知識服務平臺,滿足大學生的各種知識資源的需求。移動圖書館應加強移動閱讀、在線咨詢、圖書推薦以及聽書等功能,構建泛在學習環境[13]。
44 培養大學生信息獲取的能力,提高信息素養水平 移動搜索已經成為大學生搜索信息的重要渠道,大學生可以從網絡世界學習到很多知識。但網絡世界的錯綜復雜,充斥著各種不良信息,導致大學生容易在其中迷失方向。大學生應學會從移動互聯網資源中中檢索出有用的信息,屏蔽冗余、不良的信息,這就需要高校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校方可以開展信息檢索比賽,通過比賽提高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開設信息獲取的有關課程等等,培養大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邵慧麗,張帆,梁玉琪,等.大學生移動搜索行為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21):86-90.
[2]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15.1.
[3]周慧.現代移動互聯網的特點與應用分析[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12):240-242.
[4]馬敏,王旗.中國移動互聯網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互聯網天地,2014,(2):29-32.
[5]庾志成.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J].移動通信,2008,(9):22-24.
[6]付群,滕躍民.潛進中的移動搜索[J].現代商業,2011,(29):274-275.
[7]劉宏,黃世祥.移動互聯網下信息搜索趨勢及問題的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76-78.
[8]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14年中國網民行為研究報告[R].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14.8.
[9]傅鈺,范麗婷.移動搜索用戶行為研究——基于在校大學生的調查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8):60-63.
[10]馬駿濤.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移動圖書館系統研建[D].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2012.
[11]陳陽.高校信息化網絡建設與應用評估標準的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05.
[12]劉瑾.大學生網絡信息行為調查與圖書館對策分析[J].知識管理論壇,2014,(3):32-37.
[13]范淼.大學生網絡學習行為調查及對策研究[D].寧波:寧波大學,2008.
(本文責任編輯:郭沫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