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劉志剛,王武龍
(空軍航空大學 航空體育系,吉林 長春130022)
落實《大綱》科學構建航空體育基礎教學體系
朱明,劉志剛,王武龍
(空軍航空大學 航空體育系,吉林 長春130022)
軍事飛行人才,因所駕馭武器裝備的高機動性和所面對戰場環境的復雜性、殘酷性,對其體能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進一步加大對《軍事體育訓練改革和發展綱要》和《軍事體育訓練與考核大綱》的全面落實力度,根據航空體育課程的特點出發,從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完善方法手段、改善教學條件等幾個方面,構建了航空體育基礎教學體系。
軍事體育;訓練考核;基礎教學
空軍航空大學是一所以培養軍事飛行人才為主體的軍事院校,承擔著打牢飛行人才軍事素質基礎的艱巨使命。軍事飛行人才,因所駕馭武器裝備的高機動性和所面對戰場環境的復雜性、殘酷性,對其體能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進一步加大對《軍事體育訓練改革發展綱要(2015—2020年》和《軍事體育訓練與考核大綱)》的落實力度,該校不斷深入研究實戰環境下對飛行人員身心素質的需求,以實戰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科學設計和完善教學訓練模式、創新方法手段和改善教學條件,基本形成了貼近實戰需要、符合人才培養要求、具有鮮明軍事飛行教育特色的航空體育基礎教學體系。
1.1 訓練與考核標準高
按照《軍事體育訓練改革發展綱要》《軍事體育訓練與考核大綱》和《空軍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要求,飛行學員的體能訓練與考核標準要高于普通兵種。飛行學員除基礎體能訓練課目外,還設置了專項體能訓練課目,如旋梯、固定滾輪、活動滾輪、陀螺旋轉等,主要鍛煉學員空間定向、飛行耐力、航空環境適應力等能力素質。按照空軍要求,飛行學員體能考核整體優秀率應達90%以上、及格率應達到100%。
1.2 訓練精細難度大
現代空戰要求飛行人員具備反應迅速、靈敏協調、抗荷、空間定向、飛行耐力、航空環境適應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質等多種能力素質,因此軍事航空體育訓練課目設置和組織實施必須達到精細化的標準要求,有針對性地提高專項訓練效果,這在客觀上也相應增加了訓練難度。如旋梯、固定滾輪訓練,需要學員在快速的旋轉運動過程中,能夠瞬間對自身身體姿態和空間位置,做出精確判斷,并迅速完成相應技術動作;綜合體魄與心理行為訓練,情境設置險,心理刺激大,完成難度高,能更好地提高學員的情緒、認知、意志、本體知覺和體能水平,增強學員心理穩定性和人-機-空天環境的適應能力。
1.3 軍體訓練與戰斗精神培育并重
軍事航空體育基礎課程教學,不僅承擔著軍體科目的教學與訓練任務,同時還承擔著學員戰斗精神的培育重任。教學過程也是戰斗精神的培育過程,“忠誠、勇敢、善戰”的戰斗精神培育貫穿飛行學員軍事航空體育基礎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做到內容有安排,實施有計劃,組織過程中有布置、有要求、有保障、有檢查、有考評,將戰斗精神培育作為軍事航空體育基礎課程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2.1 構建課程體系
依據《軍事體育訓練與考核大綱》并結合飛行學員軍事體育基礎課程教學特點,我們構建了由航空體育理論、基礎體能訓練、專項體能訓練、終身運動技能4個模塊組成的軍事航空體育基礎課程體系。其中航空體育理論包括航空體育內涵、航空體育訓練基本理論、飛行人員體能需求、航空體育的組織與實施、航空體育衛生保健、終身體育運動等;基礎體能訓練包括力量素質訓練、速度素質訓練、耐力素質訓練、靈敏協調反應素質訓練等;專項體能訓練包括空間定向能力訓練、抗荷能力訓練、航空環境適應能力訓練、生存能力訓練等。為了提高飛行學員的軍體綜合素質,加強戰斗精神培育,增設了以軍事體育基礎訓練為核心的心理行為訓練課程20學時。以上各門課程(科目)既相互獨立,又相互支撐;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構成了全面打牢飛行人才軍體素質基礎的課程體系。
2.2 優化教學模式
在組訓過程中,為了實現教學與訓練效益的最大化,根據飛行學員身心素質差異的特點和飛行人才培養規律,實施“聯組分層”教學訓練模式。“聯組分層”主要是指把若干個學員隊以及任課教員組成一個教學團隊,充分發揮教員的專業特長,把不同身體素質的學員分成若干個訓練小組,針對不同項目和不同層次學員開展的教學訓練模式。該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2.2.1 實現“資源共享”
現階段學員學習技術掌握技能不僅僅是單一的對技術動作的學習,他們對國內外先進的訓練方法都有強烈的學習欲望。“聯組分層”教學模式利用多名教員自身擁有的信息量來為所有的學員進行輔導,這樣就避免了原來一名教員帶一個學員隊所造成的信息量匱乏的現狀,能夠為學員帶來更大的知識儲備量和更大的信息量。
2.2.2 更易“發揮特長”
軍事體育教員隊伍中的每名教員都是來自不同的專業,他們也都存在著強項和短板,在“聯組”教學模式下可以更好地發揮每名教員的最大特長來為學員進行指導,這樣學員所學習到的技術、技能和知識都將是最好的,有利于他們對所學技術技能更好的掌握和發展。
2.2.3 實現“分層次教學”
飛行學員隊伍中學員自身的能力素質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差別,根據學員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可以把學員分成不同層次的若干個教學小組開展教學。這樣可以更好地解決身體素質較差、能力較弱的學員“吃過飽”的問題,教員可以從基礎和細節中對這類學員進行輔導,從根本上培養他們的體育訓練興趣;對中等能力素質的學員“吃不好”的問題,教員可以把重點學習的內容放在學員對技術、技能的提升中進行指導,實時培養他們的體育訓練習慣;對身體素質較強的學員“吃不飽”的問題,教員可以對這類學員進行分層次的針對性教學,更為廣泛地教學內容訓練,同時也可以對后期開展的教學內容提前進行學習,進一步增強終身運動能力。更加有效的調動和提高飛行學員軍體訓練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
2.3 形成“四結合”教學方法
2.3.1 組織訓練與開展競賽相結合
充分利用軍事航空體育實踐教學對抗性強的特點,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要求,有計劃地組織各種競賽活動。在競賽形式上,既有個體競賽,也有團體競賽;既有單項競賽,也有綜合競賽;既有訓練階段性競賽,也有結業考核競賽;既有常規訓練競賽,也有運動會等年度運動競賽。通過競賽,促進了“比學趕幫超”訓練氛圍的形成,同時也為教員指導教學和學員隊干部輔助教學提供了依據。
2.3.2 課內教學與課外鍛煉相結合
在強化第一課堂教學主陣地的同時,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注重內容互補,注重合理布局,注重學員個性培養,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實踐性較強的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如:成立拳擊、散打等體育俱樂部,成立儀仗隊、體育提高班、隊列示范分隊、武術隊、足球隊、籃球隊、羽毛球隊、乒乓球隊等團隊組織,學員通過參加各項俱樂部等各運動隊的比賽,深化了對航空體育終身運動技能的領悟,培養了終身鍛煉的習慣和意識,為未來飛行訓練打下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
2.3.3 校內實踐與校外磨煉相結合
通過參加校外的各項比賽與訓練,有效地克服校內教學的局限性,使學員得到真正的磨煉。尤其在組織參加校外運動會和各項各類比賽中,有意識地培養學員的領導能力和組織指揮能力,使學員在各項實踐當中掌握組織課余軍體訓練和處理一般性日常管理事務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分析判斷能力和組織領導能力。
2.3.4 軍事體育訓練與心理品質培養相結合
在訓練中,注重將軍事航空體育訓練和心理訓練有機結合,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培養學員良好的適應能力、過硬的承受能力、頑強的意志和潑辣勇敢的作風,培養飛行學員具備在復雜戰場環境下,保持旺盛戰斗意志、拼搏精神,有效使用訓練器械與裝備,遂行多樣化戰斗任務的體能技能和心理素質基礎[1]。
2.4 完善三項機制
軍事航空體育基礎課程教學有其特殊性。在構建教學內容體系的同時,需要相應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運行機制,以保障軍事航空體育基礎課程教學正規有序進行。
2.4.1 檢查督導機制
軍事航空體育基礎課程教學尤其是運動會、各項大型比賽、軍體大比武、體能對抗賽等實踐教學活動,教學組織復雜、動用人員器械多、尤其是動用的旋梯、固定滾輪等達標考核比賽安全壓力大的特點比較突出。為了強化對教學組織實施的檢查督導,按照教育訓練有關法規,結合單位實際,進一步完善了黨委議訓制度、教學值班制度、教學檢查制度、領導跟課制度、教學督導制度、學員信息反饋制度等。為了明確施訓人員職責,規范施訓過程,專門組織力量制定了《暑期軍體強化訓練組織實施細則》《體能考核基本規范》《體能考核責任規定》《外場課教學規范》《大型比賽組織指南》等教學法規文件。在組織教學訓練過程中,定期召開教學形勢分析會議,研究分析訓練形勢,對發現的傾向性問題及時進行通報,并采取措施予以解決,確保軍事航空體育基礎課程教學質量和訓練安全,使軍事航空體育基礎課程教學進一步規范,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2.4.2 質量評價機制
為確保軍體教學質量,進一步制定完善了符合軍事航空體育基礎課程教學實際的各個環節質量標準。制定了《外場課教學質量評價實施辦法》《課程教學設計編寫與管理辦法》《實踐性教學任務管理規定》等規章制度。同時,通過組織結業考核、轉校考核、軍事航空體育訓練成績抽測、飛行學員一至八學期基礎體能階段達標考核、體能對抗賽、軍體大比武、運動會比賽等,對軍事航空體育基礎課程教學課程和課目進行質量考評,使教學質量評價機制更加完善。
2.4.3 獎懲激勵機制
建立飛行基礎教育獎勵基金,每年在全部學員中按照全年課程考核成績,分綜合和軍事體育專項兩種類型,表彰獎勵100名學員標兵和優秀學員,并為學員標兵和優秀學員頒發證書、證章、獎牌。每年對教員授課質量進行大排隊,對排名靠前的教員進行表彰獎勵,對排名靠后的教員給予警告批評并限期幫帶提高。每次重大軍事航空體育實踐教學活動結束時,都及時進行總結講評和表彰獎勵。對在軍事航空體育訓練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員和學員隊主官優先立功受獎、晉職晉級。通過以上做法,營造了公平競爭的良好氛圍,激發了干部和學員集中精力抓軍事航空體育教學訓練的熱情,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2.5 針對課程教學需求,不斷加強軍事體育基礎教學基本建設
2.5.1 加強體育教員隊伍建設
為加強飛行學員體育教學的力度,經總部批準,建立了獨立編制的航空體育訓練系,設置了3個教研室,使軍事航空體育基礎課程教學分工更加明確,任務更加具體,業務更加專業。多年來,堅持以提高教員綜合素質為核心,以優化整體結構為重點,緊緊抓住吸引、培養、使用、進修四個環節,依靠高層次人才帶動,重點突破疑、難、重大課題,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為人師表、勇于創新的教員隊伍。為加強教員思想政治建設,連續多年開展了“師德、師能、師績、師表”教育。始終把提高能力素質作為教員隊伍建設工作的重點,有計劃地選送教員攻讀學位、外出進修和代職鍛煉,加強在職學習,同時注重從地方高校、部隊招收和選調優秀青年教員充實到教員隊伍,教員隊伍的學歷層次、業務能力和理論修養不斷提高。為了適應教學不斷創新發展需求,注重加強了跨專業的教學團隊建設,以高職教員和教研室領導為團隊核心,組織開展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員隊伍業務建設等教學建設活動,通過嚴把教學審定關、開展教學基本功競賽、優質一堂課競賽、公開課、教學觀摩課等活動,注重教學實踐經驗總結交流,取得了明顯成效。
2.5.2 不斷加強體育教學保障條件建設
依據《軍事體育訓練與考核大綱》和《空軍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的訓練內容安排,不斷加強體能訓練場所設施建設力度,建立完善種類齊全、設施配套、功能綜合的訓練場(館),能夠保證完成軍體教學訓練任務,滿足教學需要。確保軍事航空體育教學訓練任務的順利完成。
認真貫徹落實《軍事體育訓練改革和發展綱要》和《軍事體育訓練與考核大綱》,科學構建航空體育基礎教學訓練體系,加強課程教學體系的研究,是提高軍事航空體育教學訓練質量的重要舉措,是持續增強飛行學員五種身體素質的有效方法,是實戰化軍事體育教學訓練方法的實踐性探索,是有效提升飛行學員綜合軍事素質和能力的重要手段,為全面打牢飛行學員綜合素質基礎提供了有力支撐[2]。
[1] 朱明.航空體育[M].北京:藍天出版社,2011.
[2] 趙敬波.理念 探索 實踐[M]. 北京:藍天出版社,2011.
Implementation of the Guidelines about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Aeronautical Military Physical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ZHU Ming, LIU Zhi-gang, WANG Wu-long
(Aeronautical Physical Education Dept. of Air Force Aviatio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The PLA Air Force University mainly cultivate military aviators and is responsible for laying a good foundation in physical quality. Military aviators, who control equipments with high maneuverability and may be confronted with very complicated and cruel battlefield environment, are demanded more on physical qualit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especially, to enhance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of Military Physical Train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Guideline of Military Physical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the university has progressively deepened the research to meet the real battlefield′s demand on aviators′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has planned more scientifically, completed teaching content, developed new methods, and improved teaching conditions. A distinctive system of aeronautical physical education for basic training period with military aviation features has been formed, which is combat-directed and agrees with the goals of talents training.
military physical education; training evaluation; basic training
2015-12-20
朱明(1962—),男,浙江舟山人,教授。研究方向:軍事體育教育。
G
A
1671-1300(2016)01-0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