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文斌
PART 1 更大層面的金融改革正在推進
事實上,這場金融領域的變革已經深入到了縣域,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中國金融改革的任務,隨著人民幣“入籃”而向縱深推進。
“入籃”后的第三天,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選擇一批條件成熟的地區分類開展金融改革創新試點。一是在浙江臺州,開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創新試點,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二是在吉林省開展農村金融改革試點,擴大農業貸款抵押、質押擔保物范圍、優化農業保險產品等多個方面探索;三是在廣東、天津、福建三個擁有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省市,著重推進在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資本項目可兌換、跨境投融資等方面開展金融開放創新試點。
臺州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創新和吉林省農村金融改革兩大試點區域,均與縣域金融有關。
為何縣域領域的金融改革試點如此迫切?四川省政府參事、省縣域經濟學會會長張成明認為,縣域金融的最大問題,是要切實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實際上,縣域金融的服務是很欠缺的,不少國有五大銀行的分支機構從縣域撤出,導致縣域金融的服務體系不再完備,最需要金融扶持的地方,服務反而最缺乏。
信貸服務有兩個特性,一是逐利性,二是避險性。逐利性和避險性都導致金融向利潤高、有資產抵押的城市轉移,而利潤較低、低抵押的縣域農村反而成為市場的真空,僅農商等勢力較弱的銀行在勉力支持。經濟新常態下,城市的金融服務漸漸飽和,縣域經濟的發展也由沿海向內陸迅速推進,縣域金融服務的缺失,促使高層加快改革試點,以扭轉當前進退失據的迷局。
“不改革是不行的,沒有改革力量的推動,縣域金融服務難以出現根本性的改善。”四川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蔣遠勝教授說。為研究縣域金融服務的現狀,蔣遠勝帶領課題組深入四川區縣,掌握了很多一手材料。他說,“金融不下鄉,農民難奔康”,金融服務一定要向縣域深入推進,真正服務三農,服務小微企業農經合作社,服務土地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
PART 2 “入籃”推動縣域金融開放
“人民幣會在更大的范圍內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未來會有更多的國際資本涌入中國。在這種情況下,要給中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和全球化,提供一個國內的平臺。”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說。
中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和全球化“國內平臺”,當然也包括縣域金融平臺。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發布了“‘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這個五年要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尤其是土地制度方面,要完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依法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構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體系。農業現代化是縣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石,必將由一個強大的縣域金融平臺來支撐。
此間,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機構體系,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發展普惠金融,著力加強對中小微企業、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金融服務便是縣域金融平臺的必由之路。
縣域應該如何建立一個比較完備的金融服務體系?本刊記者采訪了國家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張紅宇說:“規模化發展現代農業,需要金融的數額是偏大的,而且貸款的期限是相對較長的,我們現在金融對農業的扶持,特別是在量上較小,時間短,兩個月三個月,三萬五萬,解決不好現代農業規模化的問題。”因而,金融體制改革,勢在必行。
“現在在經營權抵押方面,中央政策開始明確,允許探索進行相關的實驗。所以改革從這個角度來講,它的意義是非常大的。”本次選擇在吉林省開展農村金融改革試點,現實針對性極強。國務院要求,試點一年就要見成效,并總結出相關經驗。張紅宇說:“在實踐層面看來,農村經營權抵押,有一個區域問題,東北人均耕地比較多的地方,一個家庭平均就是20畝、30畝、50畝,再流轉10戶、8戶,100畝、200畝,甚至更多,那么抵押物就比較有意義。”
對四川縣域金融,張紅宇也談到一些具體困難,比如四川多丘陵山地,人口眾多,人均耕地一畝、兩畝,單塊地的抵押根本就沒有意義,操作成本也很高,因而,尤其需要加大創新力度,探索出一條新路徑。
PART 3 創新,不僅僅是金融的創新
人民幣“入籃”,既是對中國過去幾年貨幣與金融體系改革的肯定,又將促進中國金融的進一步改革開放。“十三五”規劃中,確定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以及共享等五大發展理念,縣域金融的改革,尤須注入“創新”元素。
專家認為,激勵創新與倒逼改革,是人民幣“入籃”的兩大作用,與當年加入WTO對實體經濟的促進作用如果處理得當,“入籃”對中國金融業會產生很大的推動性作用。比如,對土地的抵押貸款,其創新性不言而喻。
“第一,要有一個平臺,換句話講,我們要求各個地方,起碼以縣為單位要有包括土地經營權抵押變現的市場,公開、公正,不搞暗箱操作,有自愿的、法律要求的締約關系。第二,抵押的時間,抵押的地塊的比例要有規定。”張紅宇說,“你轉保別人的10年期限,你不能把10年都拿去抵押了,拿出一半的時間,或1/3的期限來抵押。出現問題,銀行變現,還可以找到另外一家,這風險就規避了;轉包別人1000畝地,拿500畝來抵押,出現風險,剩下的500畝還可以補償銀行的損失。”
“一個平臺,一個約束,一個信用制度,甚至包括擔保、保險,都要介入。與保險連在一塊兒,保險公司介入,雙方繳納保費,一旦出現風險,由保險公司支付。”張紅宇認為,這正是下一步金融試點需要解決的問題。
國務院推出金融改革創新試點的第三個方案是在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展開: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資本項目可兌換、跨境投融資等,廣東省重點深化粵港澳合作,天津市主要發展融資租賃,福建省則以推進大陸、臺灣兩岸金融合作為重點。
“入籃”意味著人民幣即將成為世界儲備貨幣,同時預示著人民幣國際化更進了一步。但,如果僅僅把“入籃”看成是國際化的成果,而不積極推動縣域層面的金融服務創新,那么,“入籃”對中國社會深層次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的促進作用便難以實現。
“十三五”,隨著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的需要和“供給側”改革的推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將由城市轉向縣域轉向農村。新的五年,縣域會撐起新的增長極點,從而更好地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
人民幣“入籃”好劇收官,“十三五”全新金融大幕已然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