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華
人對溫度反應的差別很大,有人怕冷,有人怕熱,這是很平常的事。但這種情況如果超出了一定界限,就是疾病的表現。例如有人對寒冷特別敏感,冬天來臨時,即使穿棉鞋和厚襪,雙腳也冰涼,這是植物神經功能異常的一種表現。以下幾種疾病也可引起兩腳發涼,應與單純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兩腳冰涼相鑒別。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是一種由動脈和靜脈慢性損害所致的血管疾病,大多在寒冷季節發病,病變主要是肢體中小動脈及淺表靜脈的慢性炎癥逐漸發展為血栓,致使患肢血管血流不暢,受冷后感到腳部麻木、冰涼或疼痛,走路時小腿酸痛或抽痛,甚至引起跛行,嚴重時可引起肢端潰瘍或壞疽。受冷或情緒激動可誘發血管痙攣,加重癥狀。該病的特征是患肢股動脈搏動減弱,動脈和足背動脈減弱或消失。
閉塞性動脈硬化癥 主要是下肢動脈血管硬化,使血液供應不足,發生肌肉和神經營養障礙,表現為肢端發涼、疼痛與跛行,嚴重者可引起腳趾潰瘍與壞疽。患者往往還有其他部位(如眼底動脈、腦動脈、冠狀動脈等)的動脈硬化,一般發病年齡較大,男多于女。但如果兼有糖尿病,也可在青壯年時期發病。
雷諾病 也是一種周圍血管疾病,女青年比較多見,寒冷或情緒激動時容易發病。患者發病時肢端冰涼,有麻木、針刺等異常感覺。嚴重者可引起肢體營養障礙或潰瘍。病人有對稱性肢端小動脈陣發性痙攣,發作時肢端蒼白、發紺,寒冷或情緒激動容易誘發血管痙攣。
無脈癥 主要發生在大動脈,表現為上肢缺血癥狀,如撓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壓低或測不出。個別病人下肢中動脈也可發病,表現下肢冰涼、發麻、無力、跛行等。由于下肢動脈供血不足,以致發涼怕冷,容易生凍瘡。檢查時可發現下肢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