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寶
銀稅合作作為“銀行+”合作模式的代表,對于緩解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具有積極意義。本文以達州為例,闡明銀稅合作的可行性,并結合達州實際,簡要介紹了當前銀稅平臺所做的探索及取得的成效,同時就合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對深化銀稅合作提出建議。
銀稅合作成效顯著
2015年4月,在達州市委市政府的主導下,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農村信用社積極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強力啟動銀稅合作,創新稅收金融服務方式,有效建立起跨系統、跨部門、跨行業的互動協作工作機制。
合作各方聚集骨干力量,結合達州實際,共同為納稅人量身打造了一款跨界金融創新產品——“蜀信·稅金貸”,該產品是以銀行征信、納稅信用和稅收遵從為前提開發的一款信用貸款產品,集稅務、金融兩大優勢資源,將“納稅信用和征信信用”轉化為有價值的“融資資本”,具有無抵押、低成本、低利率、高效率的特點,最低利率僅為人民銀行基準利率的1.3倍,信用貸款額度最高可達500萬元,手續齊全最快3個工作日可放款,能夠為達州轄內誠信納稅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強有力的融資支持。截至9月末,全市農村信用社累計辦理蜀信·稅金貸52戶,余額12890萬元,較啟動會當天新增1.05億元。
蜀信稅金貸推出后,短時間便獲得市場的熱烈響應。對于農信社來說,蜀信·稅金貸產品作為銀稅合作大力支持小微企業的創新產品,在高度契合新常態發展的同時,更有效支持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彰顯了達州農信社反哺地方的發展宗旨。地方黨政為此給予了高度評價,多次在相關會議上肯定農信社工作,銀政關系得到進一步密切和協調。
銀稅合作初期的問題
——納稅信用等級評定與產品設計的不完全契合。一是納稅評價覆蓋范圍有限。以達州為例,截至2015年9月末,達州市國(地)稅部門辦理稅務登記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約3.9萬戶,而擁有納稅評價的企業僅僅3000余戶,占比僅10%左右,這也意味著90%的個體工商戶沒有納稅信用評價。二是企業資金需求與產品額度不夠完全契合。銀稅合作推出的無擔保信用貸款,受制于資本約束和風險資產權重考核,額度通常不會很高,以蜀信·稅金貸為例,最高額度為500萬元,而擁有A級及B級信用等級的納稅人,大多為優質大中型企業,蜀信·稅金貸的最高授信額度遠遠不夠這類企業的融資需求。
——征信互認程度仍需不斷深化。征信記錄能夠有效反映借款人現有的信用狀況,而納稅信用等級的分類及評價標準很復雜。因此,一個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的企業,在沒有完整征信狀況的前提下,并不能單靠納稅信用等級來判斷該企業的實際金融信用狀況。因此,對于金融機構而言,人民銀行征信記錄的可信度仍然高于納稅信用等級評價。
——風險共擔機制尚未有效建立。目前,全國范圍內的銀稅合作大多處于試水階段,作為資金提供方的金融機構在執行層面承擔的風險,必須有與之相匹配的政策傾斜,才能更多地促進銀稅合作的健康發展。然而,目前并無第三方參與到實質風險分擔中來,從風險全流程管理角度看,倘若出現風險,若僅由金融機構承受,勢必不利于銀稅合作的不斷深化。
——科技系統支撐亟待互通開發。銀行受理納稅人貸款申請時,往往需要事先征求納稅人授權,再向稅務部門提交查詢申請。然而,目前這一流程大多為傳統人工操作,尚無科技系統連接“金融機構-稅務部門”,一方面影響辦貸效率,另一方面企業納稅信息處理效率的低下,難以提高數據統計和數據分析質量,不利于風險管控。
銀稅合作要“四堅持”
——堅持政策傾斜,優先推進。具體來講,應在“四個政策”方面給予重視。一是盡快出臺融資風險補償政策。建議將政府每年針對小微企業的貸款貼息轉化為銀稅合作風險補償資金,用于彌補平臺貸款可能出現的損失,通過放大財政資金效應,實現風險分擔。二是建議政府出臺協助追償機制,信用貸款風險高是客觀情況,相比抵押類貸款,信用貸款借款人一旦出現風險,金融機構對借款人的資產追償難度極大,僅靠金融機構自身力量遠遠不夠。政府可成立由金融辦、金融機構、法院、房管、稅務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債務協調小組,實行聯合辦公,小組成員密切配合,及時提供或搜集有利于債權追償的信息,從而保障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提高金融機構參與銀稅合作的積極性。三是建議出臺失信懲戒政策,綜合運用法律、經濟、稅務、征信、輿論監督等手段,通過限制中高端消費等措施,增強企業和個人信用觀念;四是建議人民銀行放寬再貸款政策,對平臺參與方金融機構運用支小再貸款給予利率或額度優惠。
——堅持風險可控,不斷創新。一方面,金融機構要把風險可控作為發放貸款的底線,堅持貸中管控、貸后監管,發現有違約風險苗頭時及時處置,提前回收貸款等,降低控制風險,而且還應加強與稅務部門、法院等政府部門的信息反饋和溝通協調,盡量降低貸款違約損失風險;政府部門及平臺參與方應建立毗鄰地區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與金融機構之間維護金融安全穩定的長效機制,加大金融案件立案、審理和金融案件的執行力度,依法維護金融債權。另一方面,銀稅合作平臺建立依賴于創新,深化發展更離不開創新,稅務服務方面,應創新納稅信用評價方式,增加或優化納稅信用評價指標,提高與金融機構信用評級的契合度;金融機構方面,應堅持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為納稅人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金融產品,擴大創業創新的受惠面。
——堅持宣傳引導,樹立品牌。一是多方聯動宣傳。銀稅合作各方應加大主流網站、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對銀稅合作這一金融創新的宣傳力度,大力倡導誠實守信的社會風氣,營造良好氛圍。二是宣傳口徑統一。平臺各方對外宣傳應始終圍繞“口徑統一”這一要求,避免因信息傳導不一致而給借款人帶來的不便,降低聲譽風險。三是樹立品牌形象。平臺各方應傾力合作,共同發力,維護并提升“銀稅合作平臺”這一主要品牌的形象,讓其成為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面旗幟。
——堅持長效機制,共享共贏。一是堅持長效推進。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不斷深入和地方經濟的不斷發展,銀稅合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平臺的價值體現有賴于各方的高度重視及優化完善,合作各方應將其作為一項長期性及主要工作來推動。二是堅持定期交流。合作各方應堅持定期交流,通過高層溝通聯席會、產品研討會等形式,共同探討并解決合作中出現的問題。三是強化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