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5年5月19-21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銀行、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婦女署、聯合國難民署六家機構協辦的2015年世界教育論壇在韓國仁川松島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論壇以“通過教育改變人生”為主題,通過了為今后15年的全球教育確立新目標的《仁川宣言》。《仁川宣言》鼓勵各個國家提供全納、公平、有質量的教育以及全民終身學習機會,在1990年提出的“全民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將完成“全民教育目標”和“千年發展目標”的未竟事業。《仁川宣言》得到了來自100多個國家的與會代表以及非政府組織和青年團體的一致支持。本刊特約譯者周紅霞對《仁川宣言》全文進行了翻譯,以饗讀者。
前言
1.部長們、代表團首腦和成員、多邊和雙邊組織機構首腦、民間社會團體、教育工作者、青年與私營部門的代表們,我們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的邀請,在2015年5月的今天,匯聚在韓國仁川,參加2015年世界教育論壇。我們感謝承辦方韓國政府和人民,以及協辦方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銀行、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婦女署、聯合國難民署為此次論壇所作出的貢獻與努力。同時,我們向這次盛會的發起者和領導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達最真摯的謝意。此次盛會對2030年教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2.在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我們重申1990年發起于泰國宗迪恩(Jomtien)并在2000年達喀爾會議上強調的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理念,這是世界近幾十年來對教育的最重要的承諾,為推動教育進步發揮了巨大作用。我們還要重申,愿景規劃與政治意愿已經在許多規定教育權及其與其他人權的相互關系的國際和區域人權條約中反映出來。在認可全民教育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明確,我們還遠未達到全民教育的宏偉目標。
3.經廣泛磋商并于2014年全球全民教育會議上通過的《馬斯喀特共識》(Muscat Agreement)成功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目標開放工作組所提出的教育目標。我們還回顧了2015后教育領域區域部長級會議所取得的成果,并注意到《2015年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2015 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和《區域全民教育綜合報告》(Regional EFA Synthesis Reports)的結果。我們認識到“教育第一”全球倡議行動(Global Education First Initiative)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區域、政府間和非政府組織在兌現教育領域的政治承諾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
4.我們總結了自2000年以來“全民教育目標”和與教育相關的“千年發展目標”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所取得的進展和依然存在的挑戰,在此基礎上共商2030年教育議程和行動框架,以及未來的工作重點和達成目標所需的策略,并通過了這份宣言。
邁向2030:新的教育愿景
5.我們的愿景是通過教育改變人生,意識到教育作為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和實現其他“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時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們迫切要建立一個獨立的、全新的教育議程,一個總攬全局、充滿斗志、鼓舞人心且不讓任何人掉隊的議程。這一愿景在可持續發展目標4(SDG 4)及其相應的具體目標中得到了充分的概括:“確保全納、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增進全民終身學習機會”。這個目標具有變革性和普適性,致力于全民教育發展議程和與教育相關的“千年發展目標”的未竟事業,以及應對全球和國家教育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它的靈感來源于以人權和尊嚴、社會公正、全納、保護、文化、語言和種族多樣性、共擔責任和問責制為基礎的人文主義教育與發展觀。教育是一項公益事業,是一項基本人權,是保障其他權利實現的基礎。教育對于和平、寬容、人類成就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我們認識到,教育是實現充分就業和消除貧困的關鍵。我們將通過終身學習,重點關注入學機會、公平與全納、質量、學習成果。
6.過去15年間,我們在擴大教育機會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今后,我們將確保提供12年免費的、公共資金資助的、公平的、有質量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其中至少包含9年義務教育且能產生相關學習成果。我們也鼓勵提供至少1年有質量的免費義務學前教育,讓所有的孩子都有機會獲得有質量的兒童早期發展、看護和教育。我們還致力于為大量失學兒童和青少年提供有意義的教育和培訓,這些兒童與青少年需要及時的、有針對性和持續性的行動,確保所有的孩子都在學校、都在學習。
7.教育的和通過教育實現的全納與公平是具有變革意義的教育議程的基石,因此,我們致力于消除在入學、參與和學習成果中任何形式的排斥、邊緣化、不一致和不平等。任何教育目標都應該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我們承諾在教育政策中做出必要的調整并將重點關注最弱勢群體,尤其是殘障人士,以確保惠及每個人。
8.我們認識到性別平等在實現全民教育目標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承諾支持性別敏感的(gender-sensitive)政策、計劃和學習環境;主流化教師培訓和課程中的性別問題;消除存在于學校中的性別歧視和暴力。
9.我們致力于優質教育以及學習成果的提高,這就需要加強投入,關注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評價與衡量機制的進展。在資源充分、運作高效的管理系統內,我們將確保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獲得授權、被充分招募、訓練有素、具有專業資質、積極主動、得到充分支持。優質教育產生創造力和知識,并確保人們獲得基本的識字和計算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他高水平的認知能力、人際關系和社交能力。優質教育還能通過可持續發展教育和全球公民教育,使公民擁有過上健康和充實的生活、做出明智決定并應對區域和全球挑戰的技能、價值觀和態度。我們堅決支持于2014年在日本名古屋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持續發展教育全球大會(UNESCO World Conference on ESD)上發起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全球行動計劃”(Global Action Programme on ESD)。我們還要強調人權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達成2015后的可持續發展議程。
10.我們致力于在所有情況下和各教育層次中提供有質量的全民終身學習機會。這包括公平的和更多的獲得有質量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高等教育與研究的機會,同時保持對質量的充分重視。此外,提供靈活的學習途徑,識別、評估并認證通過非正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獲得的知識、技能與能力。我們進一步致力于確保所有青年和成年人,尤其是女童和婦女,都能擁有基本的識字和計算能力以及相關生活技能,有接受成人教育和培訓的機會。我們還致力于加強科技創新。信息通信技術必須在鞏固教育系統、傳播知識、獲取信息、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方面提供更有效的服務。
11.此外,需要特別引起注意的是,今天世界上大部分的失學人口都居住在受沖突影響的地區;教育機構所遭受的危機、暴力、攻擊,以及自然災害、流行病,這些都不斷擾亂全球的教育和發展。我們致力于發展更具包容性、應對性和靈活性的教育體系,來滿足這些地區的兒童、青年和成年人的需要,包括國內流離失所者和難民。我們強調教育需求是在安全的、支持性的、穩定的、沒有暴力的學習環境中得以實現。我們提議建立一套從應急到恢復和重建的危機應對機制,更好地協調國家、區域和全球層面的反應,提高減少綜合風險的能力,以確保教育在沖突、緊急情況、沖突發生后和早期恢復時期能夠正常進行。
實現我們共同的議程
12.我們重申,成功地執行這一議程還有賴各國政府的齊心協力。我們決心建立法律和政策框架,推進問責制、透明管理、參與式治理,以及所有層級和跨部門的協作伙伴關系,并保障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參與權。
13.在區域實體、機制和戰略框架下,我們呼吁強有力的全球與區域層面的協同、合作、協調,以及對基于國家層面的數據收集、分析和報告的教育議程實施情況的監測。
14.我們認識到,2030年教育議程的成功實施需要良好的政策和計劃,以及有效的實施安排。同樣明確的是,如果沒有顯著的且具有針對性的經費增長,可持續發展目標4中的愿望將無法實現,尤其是對于那些在各個層次都遠未實現優質教育的國家來說。因此,我們決心要按照國情增加教育的公共投入,并敦促堅持國際和地區基準分配率,在教育領域至少投入國內生產總值的4%~6%,或公共總支出的15%~20%。
15.鑒于發展合作在補充政府投入方面的重要性,我們呼吁發達國家、傳統的和新興的援助國、中等收入國家、國際融資機構增加教育資金,根據國家的需要和優先事項支持議程的實施。我們認識到,兌現所有與官方發展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ODA)相關的承諾是至關重要的,包括許多發達國家承諾拿出0.7%的國民生產總值用于對發展中國家的官方發展援助。依照他們的承諾,我們敦促那些尚未做出該行動的發達國家采取實際行動。我們還致力于加強對最不發達國家的支持。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充分利用所有的潛在資源保障受教育權的重要性。我們建議通過更好的協調和合作,改善援助效果,以及優先對被忽視的子行業和低收入國家提供援助。我們還建議大幅增加對長期處在人道主義危機中的國家和地區的教育支持。我們很期待將于2015年7月召開的奧斯陸教育發展峰會(Oslo Summit on Education for Development),同時呼吁亞的斯亞貝巴籌資促發展大會(Financing for Development Conference)支持提議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4。
16.我們呼吁2015年世界教育論壇聯合舉辦方,特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所有參會伙伴,基于自身職責、比較優勢和互補性,通過提供技術性建議、國家能力開發與資金支持,從個人和集體層面支持國家2030年教育議程的實施。為此,我們委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其成員,2015年世界教育論壇聯合舉辦方和其他與會者,共同展開協商,開發一套合適的全球協調機制。全球教育伙伴關系(Global Partnership for Education)機構是多方利益相關者的融資平臺,該機構根據各個國家的需要和發展重點支持教育議程的執行。我們建議將其作為未來全球協調機制的一部分。
17.我們進一步委托作為聯合國專門教育機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繼續領導并協調2030年教育議程的實施,尤其是通過以下途徑:倡導履行政治承諾;促進政策對話、知識共享和標準設置;監測教育目標的進展;召集全球、區域和國家層面的利益相關者指導議程的實施;并發揮在整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框架中作為教育發展中堅力量的作用。
18.我們決心開發全面的國家監測和評價系統,為政策制定和教育系統管理提供依據,并落實責任。我們進一步請求2015年世界教育論壇聯合舉辦方和與會者支持在國家層面數據收集、分析和報告方面的能力培養。各國要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所(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提交更準確、分布層次更為多樣、更具有時效性的數據。我們也要求《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繼續作為一份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和發布的獨立的全球教育監測報告,作為提議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4以及其他和教育相關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實施情況的監管和匯報機制,在機制內監督并檢驗提議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施。
19.我們已討論并商定《2030年教育行動框架》的基本要素。考慮到2015后發展議程即將在2015年9月于紐約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上通過,以及2015年7月即將在亞的斯亞貝巴召開的第三屆籌資促發展國際大會,《2030年教育行動框架》將會在與2015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大會同期召開的高級別特別會議上通過。然后,我們將開始致力于實施該框架,激勵并指導各國和參與者實施教育議程。
20.繼承了宗迪恩和達喀爾會議精神,《仁川宣言》是我們所有人共同做出的一個歷史性承諾,我們將通過一個新的教育愿景改變人生,連同果敢和創新的行動,到2030年達成我們宏偉的目標。
編輯 許方舟 校對 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