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政雄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生殖醫學專科醫院 甘肅 蘭州 730000)
男性不育癥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護理支持的研究
高政雄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生殖醫學專科醫院甘肅蘭州730000)
摘要目的:男性不育患者的精神心理癥狀的發生情況。方法:采用焦慮抑郁量表(HAD 量表)對80例不育者進行評估、分析,篩選鑒別男性不育患者發生焦慮抑郁癥狀的危險因素,并與 80例已婚生育健康男性作為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男性不育患者焦慮癥狀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P<0.05),不育患者發生焦慮抑郁的主要危險因素是就診次數和睪丸病變程度。結論:男性不育患者合并有明顯精神心理癥狀,值得關注,并需要積極的護理支持。
關鍵詞男性不育; 焦慮; 抑郁;護理支持
1.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來自我院生殖中心的男性不育80 例,年齡為 25~ 46(32.73±2 .89)歲。婚齡為 1~18(5.24±3.35)年 。文化程度為:初中8例,高中 30 例, 大專20 例, 本科及以上22例。年齡 23~48(32±5.0)歲。婚后不育年限 1~26;未避孕年限 1~26年。
入組標準 : ①2013 年9月至 2015年 2月就診于蘭州大學生育中心的男性不育患者, 受試者的知情同意,獨立完成焦慮抑郁量表的問卷。 ②排除女方不孕,未避孕,已婚同居1年以上。③排除標準:精神病患者,有重大疾病家族史就診者,神經系統疾病就診者,其他重大軀體疾病家族史,都予以剔除。健康志愿者:①80例受試者的知情同意,獨立完成焦慮抑郁量表的問卷。②均為已婚男性,除外目前要離婚家庭。③除外曾有重大疾病、曾有生殖系統疾病的健康志愿者;
對可能影響入組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因素進行 logistic 回歸分析。
1.2 評價方法
采用綜合醫院焦慮、抑郁(HAD)情緒測定表問卷,進行現場問卷調查。抑郁量表包括20個項目,焦慮量表7項,抑郁量7項。A代表焦慮項目,D代表抑郁項目,每個項目分四級評分。將兩套項目分別疊加即得出各自的總分。總分0-7分代表正常;總分8-10分表示輕度抑郁/焦慮;總分11-14分表示中度抑郁/焦慮; 總分15-21分表示嚴重抑郁/焦慮。
1.3 統計學分析運用 SPSS 17. 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采用 t檢驗、X2檢驗分析。兩組癥狀的評分統計學顯著差異定義為 P <0.05。
2.結果
2.1 男性不育發生的原因分析
精索靜脈曲張13人,占16.2%,泌尿生殖感染9人,占11.25%,性腺功能低下9人,占11.25%,睪丸下降不全7人,占8.75%,射精障礙和性功能障礙5人,占6.25%,免疫因素4人,占5%,全身和系統性疾病3人,占3.7%,梗阻2人,占2.5%,患者發病原因不明特發性男性不育28,占35%。
2.2 不育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一般情況和主要人口學特點
160 例受試者,患病組 80例不育患者,對照組 80例健康已婚男性,兩組納入本組研究。發放問卷160 份,回收160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 150份,有效率 93.76%。患病組和對照組在年齡、結婚年限、教育程度等方面進行分析無統計學差異(P >0.05)。
2.3 不育患者與健康組焦慮抑郁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不育患者與健康組焦慮抑郁評分
3.討論
3.1 男性不育患者普遍的社會心理特點
3.1.1 孤立感:有些夫婦非常迫切希望懷孕,對于懷孕做了充分的準備,一旦被確診患不育癥后,則失望沮喪,焦慮不安,他們試圖擺脫社會活動以減少人際間的交往,對不育癥通常選擇避而不談,秘而不宣的策略,因此易產生孤立感。
3.1.2 處事偏激:部分不育患者感情表達較偏激,病情認識不夠理性。患者一般會感到意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于是他們對別人的關心、幫助采取采取極為反感的態度,無法接受病情的客觀評價[1]。
3.1.3 抑郁焦慮感:由于患者多次的不孕癥檢查,反復嘗試性的治療,部分患者多次治療的失敗,這些都使患者開始否定自己的一切,產生焦慮抑郁情緒。患者怕去醫院,怕見醫生,怕檢查,怕開始新一療程的治療,怕面對再一次的失敗。
3.1.4 內疚心理:傳宗接代的思想在我國還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在農村和比較偏遠地區。來雙方父母的過度關心、自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的關心、同情,或鄙視,使患者背壓力很大。在不育癥的檢查和治療過程中,男性因此懷疑自己的男子氣概,產生對父母、家庭的強烈內疚感[2]。
3.2 原因:
本研究不育患者焦慮抑郁發生率和國內文獻報道的相似;多次就診和無精子癥是患者產生焦慮和抑郁的主要原因。
3.2.1 多次就診:造成患者焦慮抑郁的重要原因是反復就診。來我我生殖中心就診患者多數對病情懷有很大的希望,一旦多次就診還未懷孕,患者即開始不抱希望、否定一切;
3.2.2 無精子癥:確診為"無精子癥"后,患者會對疾病產生了恐慌,導致患者焦慮抑郁,這要求醫護人員要對患者病情進行詳細的解釋,防止他們對病情產生錯誤的認識[3]。
3.3 護理支持
對于不育患者確診及合理治療是必要的,還需要多方面的護理支持。據臨床調查,大部分不育者未查出有器質性病變,發生不育的原因主要是精神因素;有器質性病變的患者,多伴有心理障礙,即便器質性病變治愈,由于精神因素,性功能不能恢復正常,患者任會不育。故而,在對不育癥實施各種治療的過程中,加強護理及心理支持,非常必要[4]。
3.3.1 盡可能的多給患者講一些科學知識: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發生、發展、演化、防治,以配合治療。如果患者缺乏性知識,還應讓患者了解有關性欲、勃起、射精、性欲高潮、性生活時間及頻率等的問題。這樣既能配合醫生治療,又利于患者消除精神緊張。
3.2.2 密切的醫及護患關系,建立男性不育QQ群,及微信群,定期關注他們的治療進展,傳播對疾病有關的正能量信息,消除抑郁、焦慮、悲哀等情緒。使患者心情舒暢,怡悅開懷,是有助于治愈疾病的。
3.3.3 轉移患者注意力:男性不育的患者,由于精神過度緊張、焦慮,常多將注意力集中在疾病上面,整天圍繞著疾病亂想,擔心不易治愈,陷入煩惱和憂愁之中,從而精神壓力加重,不利于治療。建議患者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去,例如工作、興趣安好,以緩解焦慮、抑郁情緒,這樣,就能加快不育癥的治愈[5]。
總之,不育患者心理障礙的發生率較高,建議關注該類患者的心理狀況,為其提供良好的社會和醫學支持,預防心理障礙的發生,并將精神心理因素評估作為病情評估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的依從性。
參考文獻
[1]張瓊芬.心理護理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3):1346.
[2]黃榮.不孕癥患者特殊心理問題分析與護理措施研究[J].吉林醫學,2011,32(6):1223.
[3]趙連明,姜輝,洪鍇,等. 非嵌合型克氏征患者顯微取精成功 3 例報告.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44(4):547-551.
[4]喬杰,馬彩虹主編. 生殖醫學微創手術. 北京: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2. 277-287.
[5]喬杰主編. 生殖醫學臨床診療常規. 北京: 人民軍醫電子出版社,2013.99-113.
【中圖分類號】R697+. 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2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