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oronoi圖的影像配準控制點自動搜索方法
逯躍鋒1,常希芝2,孔維華1,吳建華3
(1.山東理工大學 建筑工程學院,山東 淄博 255049;
2.山東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 淄博 255049;
3.江西師范大學 地理與環境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摘要:提出一種矢量圖形邊界特征點自動搜索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利用Voronoi圖的點影響范圍特性提出了一種基于Voronoi圖的影像配準控制點自動搜索方法.將該方法所搜索到的特征點作為控制點,可以保證控制點獲取的數量和分布均勻性.通過在矢量數據與影像數據配準應用及精度分析表明,提出的控制點自動搜索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關鍵詞:矢量圖形;Voronoi圖;控制點;自動搜索;幾何糾正
中圖分類號:TP208 文獻標志碼:A
收稿日期:2014-11-18
作者簡介:成樞,男,1334508055@qq.com; 通信作者: 李強,男,liqiangxin2014@163.com
文章編號:1672-6197(2015)05-0021-04
收稿日期:2014-12-06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1370207)
作者簡介:林曉雪,女, linxiaoxue129@126.com; 通信作者: 趙茂先,男,sdzmx66@163.com
文章編號:1672-6197(2015)05-0016-05
Anautomaticsearchmethodforgroundcontrol
pointofimageregistrationbasedonvoronoidiagram
LUYue-feng1,CHANGXi-zhi2,KONGWei-hua1,WUJian-hua3
(1.SchoolofCivilandArchitecturalEngineering,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Zibo255049,China;
2.School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Zibo255049,China;
3.SchoolofGeographyandEnvironment,JiangxiNormalUniversity,Nanchang330022,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earching vector graphics boundary feature point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use of point impact characteristics of Voronoi diagram, the automatic search method of vector graphics boundary feature points is proposed. We used the feature points as the control points, which could guarantee the quantity and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of control points. The application in the registrations between vector data and image data and the preci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automatic search method for the ground control points wa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Keywords:vectordata;Voronoidiagram;groundcontrolpoint;automaticsearch;geometriccorrection
當前遙感技術的快速發展使遙感影像數據的獲取更加快捷和方便,為地理空間數據的持續更新提供了強大的動力[1].在遙感影像預處理中,關鍵步驟是對遙感影像的幾何糾正,而在幾何糾正中,通常的是采用人工選擇控制點的方法,選取的控制點常常受到人為因素很大的影響,如選取經驗、工作態度、判讀能力、綜合反應能力等[2].在控制點選取方法上,一些學者對此開展了許多研究,提出了一些較好的方法,如基于檢測模板的控制點搜索方法[3]、基于特征角點的控制點選取[4-5]、利用線特征的幾何屬性構造控制點[6]、建立控制點數據庫[5,7-11]等,但是控制點選取的數量和分布直接影響到影像糾正的精度,如何自動的選取盡可能多的、有效的且分布均勻的控制點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本文提出一種基于Voronoi圖的影像配準控制點自動搜索方法,首先通過矢量圖形邊界特征點自動搜索方法選取足夠的控制點數量,然后用Voronoi圖的點影響范圍特性使所選取的控制點達到均勻分布.
1顧及分布均勻的矢量圖形控制點自動選取方法
設A為矢量數據中的任意一個要素實體,它的邊界為EA,周長為lA,幾何中心點為OA.
定義1將實體邊界線上任一點pi到幾何中心點O的距離稱為邊界線在該點的中心距離(也稱為半徑),記為ri,則有
邊界上控制點選取方法為對于實體邊界EA,任選邊界上一點作為起始點,記為p0,將邊界周長歸一化為1,若選取n個控制點,則按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每隔1/n個周長距離將整個邊界劃分為n個子段,在每一個子段內選取一個特征點作為控制點.
在每一個子段中通過下面方法選取特征點:根據定義1,通過比較該子段上所有邊界點的半徑大小,取其中半徑最大值(或最小值)所處位置的邊界點為特征點,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不唯一,則按子段劃分方向選取第一個最值.
由于單個實體邊界上控制點的選擇因起始點的不同而不同,且匹配的實體對所選擇的起始點相對于整個邊界上所處的位置應是相似或相近點,只有這樣在實體邊界上所選取的一系列控制點才有意義,所以必須考慮起始點的選擇.
應用子段中選取控制點方法,通過比較實體邊界上所有點的半徑大小,取其中半徑最大值(或最小值)所處位置的點為起始點,則可以解決實體起始點選擇問題,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自動搜索邊界特征點作為控制點示意圖
對于規則面狀地物,特別是圓形面狀地物,如圓形工廠設施等,通常無法獲取其邊界上的特征點,而其幾何中心點能夠準確的表達面狀地物邊界所包含的整個地區區域,其具有旋轉、平移和縮放的不變性,也稱之為幾何形狀中心點,所以幾何中心點完全可以作為影像在這些地物上的控制點.
控制點選取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要使控制點分布盡量均勻,為了滿足這一原則,可以通過每個控制點的影響范圍來進行評價,若各個控制點的影響范圍相同或相近,則認為所選取的控制點分布均勻,否則,認為所選取的控制點分布不均勻[12].因此,利用Voronoi圖的點影響范圍特性[13],提出一種顧及分布均勻的矢量圖形邊界特征點自動搜索方法.
根據Voronoi圖中點的影響范圍特性,利用上節初始選取的控制點所形成的Voronoi圖中各個子區域面積的離散程度來判斷所選取的控制點是否均勻分布.選取控制點步驟如下:
1)利用邊界特征點自動搜索方法,選擇實體中一定數量的邊界特征點,將這些特征點作為初始控制點.
2)以這些控制點為基點生成Voronoi圖,判斷圖中各個子區域面積Si大小,選擇面積最小的子區域Smin,其它各子單元均與Smin相比較,若比值r=Si/Smin大于一定閾值Th,則根據比值,在此子區域增加相應個數的控制點.其中,增加控制點的方法采用上小節所述的邊界特征點法,根據個數需要依次選取增加的控制點數.
3)增加控制點后,將新增控制點作為基點,重新生成Voronoi圖,重新執行步驟(2),直至各個子區域面積與Smin比值小于設定閾值Th為止.
選取實體中一定數量的邊界特征點為初始控制點,并以它們為基點生成的Voronoi圖,如圖2所示,圖中填充面狀為所選取的實體,圓點為選擇的初始控制點.

圖2 選擇的初始控制點及生成的Voronoi圖

圖3 增加控制點及重新生成的Voronoi圖
Voronoi圖中各個子區域面積及相對于最小面積子區域的比值見表1.

表1 Voronoi圖各子區域面積及比值
注:表1和表2中面積比值為各區域面積與最小區域面積之比.
本文選取閾值Th為7,從圖2及表1中可以看出,初始控制點作為基點生成的Voronoi圖中,ID為10009這個基點所在多邊形面積較大,需要進一步增加控制點.在該基點所在的實體邊界上,通過增加邊界特征點作為新的控制點(圖3中右下角的點),并重新生成Voronoi圖,如圖3所示.從中可以看出,原來的多邊形10009被分割為兩個子多邊形,即新10009和10015,從而使控制點的分布達到了進一步均勻化分布.表2為增加控制點后重新生成Voronoi圖后的子區域面積及面積比值.

表2 Voronoi圖各子區域面積及比值
從表2中可以看出,增加控制點10015后,各個基點所在子區域面積的比值均小于閾值,所以可以不需要再增加控制點.
2實驗與分析
影像數據為采集自2006年的SPOT5影像,數據空間分辨率為2.5m,對應矢量數據為同一地區部分水系圖層,實驗數據大小為2087×1765px,如圖4和圖5所示.

圖4 影像數據(2006年SPOT5)

圖5 矢量化后數據及現有矢量數據

圖6 矢量與影像配準結果1

圖7 矢量與影像配準結果2

圖8 矢量與影像配準結果2(局部放大)
首先利用文獻[14]方法獲取匹配實體對,然后利用1.1方法選取控制點,并將矢量化后數據控制點坐標反饋到原始影像上,得到控制點在原始影像上的像元坐標,最終的控制點對坐標見表3.

表3 控制點對坐標
對原始影像進行幾何糾正,糾正后結果如圖6所示.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矢量和影像配準基本重疊,但是還有局部不能完全重疊,主要原因是現有矢量地物圖形過碎,與矢量化后數據實體邊緣特征可匹配的實體對不多,可選控制點對較少且分布不均.
根據1.2所述方法,根據Voronoi圖對所選控制點分布均勻性分析,新增邊界特征點控制點對見表4,并再次對原始影像進行糾正.糾正后結果如圖7和圖8所示,其中圖8為局部放大圖.

表4 新增控制點對坐標
表5為選取6個檢查點對矢量與影像配準結果1的誤差分析.
表6為選取10個檢查點對矢量與影像配準結果2的誤差分析.

表5 矢量與影像配準結果1誤差分析 px

表6 矢量與影像配準結果2誤差分析 px
從配準結果及結果誤差分析中可以看出,得到總的RMSError為0.527 2,小于一個像元,說明所選控制點精度總體上得到了較大提高.
3結束語
本文提出了顧及分布均勻的矢量圖形控制點自動搜索新方法,利用該方法獲取了實驗數據上的控制點對,對原始影像進行了幾何糾正,最終實現現有矢量數據與影像數據的配準.通過誤差精度分析,說明該方法在精度上滿足了影像糾正的要求,是可行有效的.
參考文獻:
[1]宋偉東,王偉璽.遙感影像幾何糾正與三維重建[M].北京:測繪出版社,2011.
[2]黃健.遙感影像糾正的地面控制點選取[J]. 現代測繪, 2005, S1: 208-209,212.
[3]楊小岡,繆棟,付光遠,等.圖像幾何校正控制點的自動確定方法[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2,31(3):194-198.
[4]鄧小煉,王長耀,亢慶,等.一種基于角點提取的遙感影像地面控制點自適應匹配算法[J].宇航學報,2006,27(1):45-50,88.
[5]李超.基于控制點影像數據庫的遙感衛星影像幾何矯正和半自動配準[D].杭州:浙江大學,2006.
[6]李映,崔楊楊,韓曉宇.基于線特征和控制點的可見光和SAR圖像配準[J].自動化學報,2012,38(12):1 968-1 974.
[7]朱彩英,李新慧,楊培章,等.圖像控制點數據庫的設計與實現[J].測繪學院學報,2004,21(4):282-285.
[8]蘇小霞,李英成,薛艷麗,等.全國多級、多分辨率圖形圖像控制點數據庫建立及應用展望[J].遙感技術與應用,2006,21(3):265-270.
[9]王琰,舒寧.控制點自動更新方法研究[J].地理空間信息,2007,5(4):54-56.
[10]莫華,董成松,秦志遠.遙感影像糾正中控制點庫建立相關技術[J].測繪科學技術學報,2007,24(1):70-72,75.
[11]王貴滿.影像控制點數據庫建立與應用[D].長沙:中南大學,2008.
[12]周家香, 朱曉東, 周曉光. 基于Voronoi圖的遙感影像校正地面控制點選取[J]. 地理信息世界, 2007, 02: 67-70.
[13]de Berg M,Otfried Cheongo, van Kreveld M,etal.計算幾何:算法與應用[M].鄧俊輝,譯.3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14]付仲良, 逯躍鋒. 利用彎曲度半徑復函數構建綜合面實體相似度模型[J]. 測繪學報, 2013, 42(1): 145-151.
(編輯:劉寶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