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尼·羅內
杰西卡·恩尼斯被視為當選BBC年度體育人物的頭號熱門。2013年,這位倫敦奧運女子七項全能冠軍被授予英國司令勛章。同年,安迪·穆雷贏得溫網冠軍,并獲授官佐勛章。
英國的新科世界重量級拳擊冠軍泰森·弗里與恩尼斯和穆雷一樣獲得BBC年度體育人物提名,他在2013年的經歷曲折得多。彼時,弗里籍籍無名。在職業生涯首次赴麥迪遜廣場花園打比賽前,他告訴記者,如果妹妹濫交,自己會將她“絞死”。2013年3月,弗里因稱呼拳手大衛·普利斯和托尼·貝勞是“基友”,遭罰款3萬英鎊。9月份,弗里公開懇求當局釋放父親約翰·弗里,后者因在一場街頭斗毆中擊瞎一名男子,被判入獄服刑9年。
BBC宣布弗里入選年度體育人物候選名單引發了巨大爭議。短短一周時間里,超過8.2萬人在一份請愿書上簽名,要求BBC取消弗里候選資格。導火索是在2014年11月與弗拉基米爾·克里琴科比賽前的一次采訪中,弗里談到世界末日與善惡大決戰,稱墮胎、戀童癖和同性戀合法化將導致魔鬼降臨。弗里在另一次采訪中發表了對杰西卡·恩尼斯的看法:“是那位田徑選手,對嗎?她很棒,贏得很多獎牌。當她穿女裝時,看上去也很合身。”
公平地講,弗里對女性拳擊手表達了贊賞,可他隨后又說:“我相信廚房才是適合女人的。這是我的個人想法,女人能沏杯好茶就最好了。”
極少有頂級運動員像弗里這樣,在主流媒體上發表如此原生態且富有爭議的言論。如果是第一次聽到這位身高達到2米06,身材壯碩的光頭發言,很可能認為他是一個欺凌弱者的打手或網絡紅人,或者就像肌肉暴漲的喜劇演員達潑·拉菲斯。但事實上,弗里既不是一個卡通化人物,亦非言論令人覺得乏味的大嘴先生。起碼,他足夠有趣,是一位敏感而風度翩翩的壯漢,富有大男子氣概,同時又承認自己私下十分脆弱的自戀狂。
弗里的部分言論確實令人不悅,但若他在拳擊賽場不具備高度紀律性、競技智慧和戰術頭腦,不可能成為世界冠軍。對他來說,擊敗克里琴科,成為世界冠軍,這是一項驚人成就——5年前,弗里還住在莫克姆的一輛大篷車里,過著混亂無序的生活。
弗里生于曼徹斯特,家庭有愛爾蘭旅行者血統,父親是一位職業級拳手,他根據邁克·泰森的名字為兒子取名。弗里形容自己的童年就像創傷輪回:“童年時我沒有家庭生活,父母總是彼此吼叫和斗毆。父親有很多女人,生了很多孩子。母親懷孕14次,但只有4個孩子活了下來。”
在父親和叔叔們的訓練下,弗里2008年成為全國冠軍。成功不太可能改變他相對低調的生活方式。弗里目前仍居住于蘭開夏郡,有妻子和兩個孩子,第三個孩子即將出生。熟識弗里的人們認為,他是一個熱情好客、溫柔、有趣、健談,對外界毫無敵意的大塊頭。
弗里已經為他對普利斯和貝勞發表的言論道歉。此前,他通過叔叔彼得·弗里發表聲明:“我希望公開表明立場,我并不討厭同性戀。我有同性戀朋友,不會因為他們的性取向去評價他們。我所發表的部分言論來自圣經,圣經是我的信仰。”
雖然弗里對一些公開話題的表態令人困惑,但對他來說,打拳是源于傳統。在他看來,愛爾蘭旅行者族群是一個肌肉發達的人種,其中充滿血仇關系。這個種族男尊女卑,婦女沒有任何權力,“我們的文化中只有男人,男人可以做所有事情,女人的工作就是做家務、生孩子和照顧男人”。
弗里曾說:“這是我們的傳統,就跟穆斯林有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一樣。男人必須戰斗。如果渴望戰斗,那就脫掉上衣,到外面大干一場。最強的男人們會聚在一起喝酒。大家喝了啤酒,就覺得自己都是泰森或阿里,互相罵臟話、打架。我很想把他們當中的幾個人擊倒。”
但打架斗毆并非這位拳王生活的全部。弗里也是一位宗教狂熱分子,受布道者叔父恩內斯特影響,弗里在宗教方面的想法很激進。一些富有爭議的狹隘信念似乎在他大腦里扎根,譬如他認為對戀童癖者的正確處罰方式是:“讓他們跟我呆在一個房間里,給我們兩把鐵錘,我會將他們砸碎。”
很多人不喜歡弗里的政治和宗教觀點。在網友請愿要求BBC將他移出年度體育人物榜單后不久,弗里在推特上表示:“但愿我不被評選為BBC年度體育人物,因為對孩子們來說,我不是最佳榜樣。將這個頭銜授予大眾欣賞的人吧。”弗里的言論粗糙、有趣,但又狹隘。他既是一位真正的體育明星,又是一個沒有經過演講訓練,對想法不加掩飾,不會道歉的發言人。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未來,弗里不會很快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
譯/黃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