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沖 韓 嘯
?
鍛造能打勝仗的政治干部隊伍
張沖韓嘯
摘要:習主席在全軍政工會上鮮明提出,“要努力建設對黨絕對忠誠、聚焦打仗有力、作風形象良好的政治機關和政治干部隊伍”。習主席的重要論述為建強政治工作主體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強政治干部隊伍建設,應從抓思想、抓培養、抓礪練三個方面,培養一批懂軍事、會指揮、能操作的“打仗型”政治干部。
關鍵詞:鍛造政治干部;能打勝仗
中圖分類號:E224
文獻標識碼:A
習主席在全軍政工會上鮮明提出,“要努力建設對黨絕對忠誠、聚焦打仗有力、作風形象良好的政治機關和政治干部隊伍”。習主席的重要論述科學闡明了新形勢下政治干部隊伍建設的地位作用、目標方向和時代標準,為建強政治工作主體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聯系近年來軍事斗爭準備實踐,我們感到,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底色中還蘊含著強烈的使命擔當,作風形象良好的人格內核里還挺立著特有的職業追求。加強政治干部隊伍建設,對于作戰部隊而言,關鍵是要服務保證戰斗力,培養一批懂軍事、會指揮、能操作的“打仗型”政治干部。
習主席指出:“政治干部要努力學軍事、學指揮、學科技,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政治工作要成為行家里手,軍事工作也要成為行家里手,這樣才能把政治工作做好。”這一重要論述,體現出習主席對政治干部職能定位的辯證思考。政治工作從來沒有自己單獨的任務,戰場和訓練場應當成為政治干部的主陣地。政治干部思想上必須要“緊起來”,增強務軍打仗的使命感,端正服務保證的政績觀。
一要樹牢戰斗力標準。近一兩年來,我們通過廣泛開展戰斗力標準大討論,自上而下組織“五查五看”,個個對照檢查、人人討論交流、層層專題分析。政治干部普遍認識到,戰斗力標準是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必須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不搭花架子、不搞假把式,把主要心思和精力向打仗聚焦用力;認識到戰斗力標準不能簡單等同于軍事標準,必須系統把握戰斗力諸要素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政治工作直接作戰功能;認識到戰斗力標準是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具體的、量化的、可操作的評價標準,籌劃部署、檢查考評、獎優罰劣都必須用戰斗力這把尺子來丈量。
二要強化戰斗隊思想。在現實中我們感到,個別政治干部研究市場多、鉆研戰場少,研究政治理論多、鉆研戰爭制勝機理的少。總而言之,就是干部角色定位出現偏移,思想認識存在偏差,缺少聚力軍事工作上的行家里手。而“為將之道,當先治心”。強化“學打仗、謀打仗、練打仗是政治干部的必修課和硬任務”的政治覺悟和科學認識,引導政治干部把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思想建立在崇高理想和職業認同上。常態開展形勢戰備和職能使命教育,始終用“我們能打仗嗎?我們能打勝仗嗎?”拷問警醒,切實樹牢“生命線聚焦打仗才有生命力”的思想觀念。
三要增強戰斗員意識。“上馬能打仗,落地能育人;左持槍桿子,右握筆桿子”,政治干部善于軍事指揮一直是我軍的優良傳統。一名優秀的政治干部首先是一名合格的指揮員和出色的戰斗員。通過大力開展“學研訓考評”活動,組織政工集訓,集中學習、集體研究、集中作業練指揮基礎,采取基本理論背講、指揮技能串講、指揮作業推講等手段練作戰運用,結合戰備值班、換島演習、實兵對抗等練指揮籌劃,不斷激發政治干部“崗位就是戰位,演練就是打仗”的職能意識。政治干部人人學指揮、考專業、練操作、測體能,在實打實、硬碰硬的訓練中,進一步強化立足本職崗位、學好軍事技能的使命感責任感。
學打仗、謀打仗、練打仗是政治干部的主業和本分。加強政治干部培養要瞄準“兩個行家里手”要求,堅持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多方用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結合、操場與戰場對接。
一要突出主渠道,著力提高政治干部協同指揮、協同組織作戰的能力。協同指揮、協同組織作戰是《政工條例》賦予政治干部的職責,信息化局部戰爭中,協同指揮和協同組織作戰的能力應成為政治干部的核心軍事能力之一。針對一些政治干部軍事基礎知識薄弱狀況,政治干部培訓應強化現代軍事基礎知識教學,科學組織政治干部像軍事干部一樣學軍事、練指揮、強素質,著力鍛造政治干部成為軍政兼知、領兵打仗的明白人。同時,針對平時政治工作與戰時政治工作的差異性,要把平時政治工作培訓與戰時政治工作培訓統一起來,強化政治干部戰時協同指揮、協同組織作戰等培訓。
二要拓展新渠道,著力提高政治干部結合滲透開展工作的能力。當前,一些政治干部思想認識上想結合滲透,但是落實到實踐中不知道如何結合滲透,特別對在演習演訓、實兵對抗中如何搞好結合滲透更是有些茫然。因此,在進行政治干部培訓中,就要著力解決這個問題,拉直如何滲透的問號,提高政治干部結合滲透開展工作的能力。如,運用案例分析和實兵演習等途徑,研討如何結合軍事訓練把握好滲透的時機和方法,如何結合重大任務進行滲透服務,特別是如何在有云(云計算)、有數(大數據)、有網(互聯網)的新時代,運用政工網、微博微信等新載體,更加緊密地實現軍政咬合,實現政治工作和軍事工作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要構建多渠道,著力提高政治干部開展政治作戰的能力。信息化局部戰爭,既是高科技、新武器、新裝備、新戰法等軍事力量的抗衡,又是政治、經濟、外交以及人的精神、意志、心理等因素的全面較量,是信息化條件下的政治軍事仗。政治干部是打贏政治軍事仗的主體,政治實力的發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治干部組織開展政治作戰能力的高低。因而,政治干部培訓應在解決這個問題上著力。要深入研討學習政治作戰的基本知識,明晰開展“三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戰法,夯實開展政治作戰的理論基礎;大力進行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的政治作戰演訓演練,結合重大演習任務和非戰爭軍事行動開展政治作戰;注重開展實戰化的政治作戰紅藍對抗,使政治干部熟悉政治作戰的基本原則、內容、程序,加深對新形勢下政治作戰的全程掌握,學會研判政治態勢、心理狀況和社情民意,運用政治作戰的戰法,不斷提高開展信息化條件下政治作戰的能力。
軍事斗爭準備的提速推進、實戰化訓練的拓展深化,為廣大政治干部提供了加鋼淬火、增智強能的廣闊舞臺。
一要在練兵備戰中深研制勝機理。加強戰時政治工作研究,在政工集訓中增加現代軍事理論、“三戰”運用、信息化知識等內容;在大項任務中賦予政治干部研究課題,要求帶著問題去、帶著成果回;每逢訓練演練,都按照實戰背景要求,設置危局險局困局難局,嚴密組織政治工作演練,切實提高政治干部快速反應、臨機處置能力。扎實推進政治工作實戰化準備,結合大規模作戰檢驗評估考核,組織大規模作戰政治工作研究,通過方案對接、特情研究、問題會診,查找解決重難點問題,著力消除平戰“不通聯”,打通平戰轉換“最后一公里”。
二要在大項任務中持續摔打錘煉。長期的和平環境使得一些政治干部思想不紅、皮膚不黑、血性不夠、精神不足。為解決這一問題,在實踐中要結合部隊參加重大軍事演習、實兵對抗等任務,安排政治干部全程跟訓、一線指揮,讓他們在條件艱苦、官兵思想復雜多變、工作節奏高壓緊迫的條件下,放手開展政治工作,經受挑戰錘煉。通過在演習演訓中代理職務、學習觀摩,與軍事干部同臺競技,真正在任務一線接受礪練、增長才干。“逼著”政治干部主動面向戰場,把戰斗力標準與自身戰斗精神培養高度結合,把實戰化要求與個人血性緊密聯系。自覺以備戰為任務牽引,以政治訓練“含軍量”為著力點,在實戰化訓練平臺上培育練兵動力,在遂行任務中強化職能使命意識,在摔打磨礪中鑄就血性膽氣。外練筋骨皮內化精氣神,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在政治工作領域轉化為強大戰斗力。
三要在改進作風中培塑形象威信。習主席指出:“現在,緊迫的任務是要把政治工作的威信樹立起來,回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則、以上率下等這樣一些基本原則上來。”言行一致、以身作則、以上率下,這些就是政治工作的威力所在,也是政治干部的威信所在。不管形勢任務如何多變,方法手段如何多樣,政治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始終不能變。要帶頭樹立本領恐慌意識,“哪里不行補哪里”;帶頭走出辦公室到訓練場練戰術、學指揮、研裝備;帶頭多思戰爭制勝機理、多謀打贏過硬之道;帶頭備戰練戰、精武習能,苦練殺敵本領、錘煉軍事技能。從而把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與軍事斗爭準備高度結合起來,把政治工作的時代舞臺與未來戰場緊密聯系起來,更好發揮政治工作服務中心工作的生命線作用。
【作者系73231部隊政治處主任、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