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寧
【摘要】高職院校學籍管理高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外學者一般認為其與學術事務相對應。在我國與之相對應的術語是學生管理或學生工作,美國高職院校學籍管理的工作理念先進、體系完整、專業化程度高,文章中對中關高職院校學籍管理理論基礎進行比較;對中關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內容、目標和價值進行比較;中關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內容、目標和價值進行比較,為我國的高職院校學籍管理更加科學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關高職院校;學籍管理;比較研究
高職院校學籍管理是一個典型的美國術語,國外學者一般認為其與學術事務相對應。在我國與之相對應的術語是學生管理或學生工作,它是指那些直接作用于學生,由專門機構和人員從事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旨在發展培養學生政治、思想、品德、心理、性格等素質,指導學生正確行為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主要包括宿舍管理、學籍管理、社團活動、校園秩序、獎勵與處分、心理咨詢、后勤社會化、貧困生資助、就業指導、健康教育等一系列與學生相關的非學術性事務。今天的美國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它的工作理念先進、體系完整、專業化程度高,在美國培養世界一流人才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盡管中美兩國的文化背景、歷史傳統、價值標準、意識形態及人才培養目標有很大的差異性,但通過差異比較兩國高職院校學籍管理的特點,也能夠為我國的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帶來許多有益的啟示。
一、中美高職院校學籍管理理論基礎的比較
美國的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在這種哲學思想的指導下,經過一百多年的研究與實踐,經歷了三種發展模式:替代父母制、學生人事服務和學生發展理論,提煉出SLI、LR、ASHE等理念,圍繞學生學習、全面學習、可持續發展進行了不斷地總結提升,形成了較為完善、目光長遠的理論基礎。此外,在長期的實踐中,美國高職院校學籍管理還形成了四種實踐應用理論:咨詢和人格理論、人的發展理論、人類生態學或環境理論、組織與管理理論。這四種理論反映了實用主義、人文主義及個人主義等哲學思想在學籍管理實踐中的具體運用。
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教育哲學至今仍然對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籍工作有著重大的影響。儒家的教育思想以經世致用的精神內核為中國近代學籍管理提供了近于實用主義的立場,造就了一大批為民族興亡拋頭顱灑熱血的有志青年。但儒家鮮明的政教合一的指導思想也造成了學籍管理強調社會本位、國家意識和集體意識,忽視個體價值的弊端。自由、民主的思想不僅成為高職院校學術上的追求,也深刻影響著高職院校學籍管理。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在理論研究方面主要是借鑒、融匯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為基本理念。雖然經過20多年的研究與實踐,但是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籍管理的基礎理論研究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還沒有確立適合我國國情和學生思想實際的學籍管理理念,還不能為我國高職院校學籍管理的變革實踐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
二、中美高職院校學籍管理體制的比較
美國高職院校學籍管理體制是“一級管理體制、條狀運行機制”,學籍管理的機構設置和權限分配只在學校一級進行,學院和系一級沒有對應的組織和分工要求。學籍管理的組織機構獨立設置,在學校的高層行政領導中設有學生工作負責人,學生工作負責人分管若干分支機構。
我國高職院校學籍管理機制呈“金字塔”式三級管理,學校設有分管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其下設有學生工作部(處)、宣傳部、團委、學籍處、招生就業處、保衛處、后勤集團、二級學院等部門。二級學院設有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副書記下設輔導員。這種管理模式權力集中、責任分明、上傳下達、便于管理,適應于以思想政治工作為主題的傳統學生工作。但在這樣一套垂直的管理系統下,學校各部門的工作層層下達后,最終都由基層輔導員來承擔。
三、中美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內容、目標和價值的比較
在管理內容上,美國的高職院校以提供咨詢服務、生活服務等工作為主,內容豐富,面面俱到,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學籍項目呈現出多元化和多樣化的特點。中國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在強調政治性和思想性的同時,以保持學校的穩定為前提,并對學生進行人格塑造、素質培養、創新能力培養等。中美兩國在學籍管理的目標上,都強調既為學生服務又為學校服務。美國高職院校更多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強調在服務中體現學校的管理,主要強調的是高等教育要培養“完整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