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艷芳
【摘要】語文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但是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仍存在“高耗低效”的局面。本文根據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兩點策略,希望對構建高效課堂閱讀提供一點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
語文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可以培養與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試圖對初中閱讀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提出策略建議。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現存的問題
(一)情境創設華而不實,學生缺乏情感體驗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嚴重影響了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有效開展閱讀教學的基礎,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教師要改變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努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采取新穎的教學方法,教師要采用情境創設,用情景描述,在課堂上將場景重現,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更好地加深學生的理解。語文課堂上很多教學活動發生的背景已經很遠了,學生很難得到實質性的認識,關于生活背景距離他們太遙遠了,學生們無法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相關的知識架構。最后結果卻收效甚微。
(二)教學目標設計不當,學生學習效果低下
初中《新課標》中要求語文教學目標要三維立體化,這導致很多初中語文教師設計教案時,往往在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方面可以達到,但是情感態度價值觀卻無法輕易看到成效,因而容易盲目地將教學目標生搬硬套。教學目標是導航,只有確立好教學目標,才能建成高校的閱讀課堂。學生個體存在差異性,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制定教案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方式不同,來設計不同層級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的設定不合理往往會導致課堂上學習效果的不理想。
(三)閱讀安排時間不足,學生缺乏自主思考
為了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很多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融入了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以及現代教學設備的發揮,大部分語文老師將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將課文中的“重要內容”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閱讀課本教學活動進行完畢結果基本上沒有學生讀書的聲音。很多初中生將閱讀安排在課下,造成學生在課堂閱讀不足,導致他們缺乏自主思考。
二、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
(一)跳出傳統教學思維,樹立有效教學觀念
從教師方面來看,很多初中教師對教學長遠效益意識不足以及不能正確區分“教”和“學”的效率,所以導致了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有效性無法構建。要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要改變語文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首先,要使語文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同時具有可調整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很重要,是衡量課堂教學效果的參照物,教學目標不明確將影響教學效果。因此,語文教師必須明確目標,應結合學生學情,制定課堂教學計劃,充分考慮到目標的可實施性。同時,在課堂上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使其具有可調整性。其次,教學氛圍開放,學生心態輕松自由。閱讀要讓學生品讀、體味、感悟作品,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啟迪,情感上受到熏陶。初中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要讓學生感受到審美的情趣。所以語文教師要營造輕松開放的氛圍。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特性從而激發學生的潛能。
(二)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設計與實施
首先,創設真實閱讀情境,注重學生閱讀情感熏陶。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情境的創設必須是真實的,不能脫離全體學生,只有適合全體學生的閱讀情境才是真實有效的。此外,真實的情境必須緊扣教學內容,課堂教學內容是創設閱讀情境的基礎,閱讀情境的創設要有效地呈現教學內容。其次,閱讀情境創設具有多樣性。教師應進行多元化的情境創設,要避免千篇一律。閱讀課上給學生留有一定的閱讀時間。通過朗讀,學生形成自己對文章獨立的見解。再次,有序安排教學目標,增強學生閱讀學習效果。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拋棄參考教材,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從實際出發,根據新課標的闡述,正確理解三維目標的內涵。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足夠的閱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