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采取行動,把共識轉化為成果。“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北京會議通過的互聯互通藍圖,對解決亞太發展瓶頸性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繼續大力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區域互聯互通的重要支撐平臺,中國及有關國家正在加緊籌建,銀行預計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備選項目儲備工作也已經啟動。中方倡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正在穩步推進,各方已經確立以經濟走廊為重點的優先合作領域,絲路基金的項目運營已經啟動。
——習近平同志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第一階段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19日,馬尼拉)
“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語出《荀子·儒效》:“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為圣人。”大意是:沒有聽到不如聽到,聽到不如見到,見到不如理解,理解不如去實踐。學習后還能夠去實踐,也就到達極致了。實踐,才能明白事理,明白了事理就是圣人。這里,荀子提出的“聽(聞)—見—知—行”是一個步步深入的學習過程,而最后的“行”是核心、是關鍵,它包含先前階段取得的一切積極成果,體現了中華民族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實踐精神。
習近平同志此處引用這句名言意在指出,在這次會議上,各方達成了很多共識,關鍵是要把共識轉化為行動,從而推動世界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已經開始行動!(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