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月琴
(江蘇省揚州市洪泉醫院超聲科 江蘇 揚州 225200)
卵黃囊是孕婦孕囊的重要組成部位。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妊娠早期孕婦卵黃囊的大小和形狀與其流產率密切相關[1]。為了進一步探討妊娠早期孕婦卵黃囊的大小和形狀與其流產率的關系,筆者對2010年01月至2015年01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孕檢的75例妊娠早期孕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0年01月至2015年01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孕檢的75例妊娠早期孕婦。這75例妊娠早期孕婦均為自然受孕,且均有生育的需求。她們的年齡在20歲至3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0.13±2.12)歲。她們的孕周在5周至12周之間,平均孕周為(8.25±1.13)周。她們中有12例孕婦出現過不規則陰道出血的癥狀,有5例孕婦出現過下腹部疼痛的癥狀。
為這75例妊娠早期孕婦均進行陰道超聲檢查。進行陰道超聲檢查的方法是[2]:(1)為這75例妊娠早期孕婦進行陰道超聲檢查所用的設備主要包括:百勝牌 Mylab 90型彩色超聲診斷儀、 西門子牌X300型彩色超聲診斷儀和GE 牌Logiq 7型彩色超聲診斷儀。(2)協助孕婦取膀胱截石位,然后在超聲儀的探頭上涂抹適量的耦合劑,并在超聲儀的探頭上套上避孕套。(3)將超聲儀的探頭輕輕地探入孕婦的陰道內,然后對其子宮內的孕囊進行超聲掃描,并對其孕囊內原始心管搏動的情況、卵黃囊的大小和形狀進行觀察。
根據這75例妊娠早期孕婦卵黃囊的大小和形狀將其分為正常組、形狀異常組、過小組和過大組,具體的分組標準如下:(1)正常組:孕婦卵黃囊的直徑在3毫米至8毫米之間,且形狀正常。(2)形狀異常組:孕婦卵黃囊的形狀為不規則形。(3)過小組:孕婦卵黃囊的直徑在3毫米以下,但形狀正常。(4)過大組:孕婦卵黃囊的直徑在8毫米以上,但形狀正常。
我們使用SPSS20.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妊娠期間,正常組55例孕婦中有4例孕婦發生了流產,其流產率為7.27%(4/55)。形狀異常組8例孕婦中有3例孕婦發生了流產,其流產率為37.50%(3/8)。過小組7例孕婦中有4例孕婦發生了流產,其流產率為57.14%(4/7)。過大組5例孕婦均發生了流產,其流產率為100.00%(5/5)。形狀異常組孕婦、過小組孕婦和過大組孕婦的流產率均明顯高于正常組孕婦,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四組孕婦流產率的比較 (±S)

表1 四組孕婦流產率的比較 (±S)
正常組 55 4 7.27%形狀異常組 8 3 37.50%過小組 7 4 57.14%過大組 5 5 100.00%
在這75例妊娠早期孕婦中有59例孕婦未發生流產。在進行陰道檢查時,孕周在五周至六周之間的孕婦其卵黃囊的直徑為3.10±0.22mm,孕周在六周至七周之間的孕婦其卵黃囊的直徑為3.85±0.62mm,孕周在七周至八周之間的孕婦其卵黃囊的直徑為4.25±0.81mm,孕周在八周至九周之間的孕婦其卵黃囊的直徑為4.90±1.42mm,孕周在九周至十周之間的孕婦其卵黃囊的直徑為4.57±0.99mm,孕周在十周至十二周之間的孕婦其卵黃囊的直徑為3.78±0.72mm。對這些孕婦卵黃囊的大小進行比較和分析的結果顯示,孕婦的卵黃囊多在其妊娠的第五周至第六周期間出現,在其妊娠的第六周至第八周期間呈持續性增長的趨勢,在其妊娠的第八周左右逐漸停止增長,并在其妊娠的第八周后逐漸縮小,直至消失。詳細結果見表2。
表2 對未發生流產孕婦卵黃囊大小變化情況的分析 (±S)

表2 對未發生流產孕婦卵黃囊大小變化情況的分析 (±S)
五周至六周 8 3.10±0.22六周至七周 15 3.85±0.62七周至八周 15 4.25±0.81八周至九周 9 4.90±1.42九周至十周 7 4.57±0.99十周至十二周 5 3.78±0.72共計 59 -
臨床研究發現,孕婦的卵黃囊通常在其羊膜囊外出現,并以卵黃管為媒介與胎兒直接相連[4]。在孕婦妊娠的早期,其卵黃囊會將在滋養層吸收的物質轉運至原始胎盤處。因此,在胚胎發育的早期,卵黃囊具有維持胚胎正常發育的作用[5]。為了進一步探討妊娠早期孕婦卵黃囊的大小和形狀與其流產率的關系,筆者對2010年01月至2015年01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孕檢的75例妊娠早期孕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為這75例妊娠早期孕婦均進行陰道超聲檢查。然后,根據這些妊娠早期孕婦卵黃囊的大小和形狀將其分為正常組、形狀異常組、過小組和過大組,并對這四組孕婦的流產率進行比較。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妊娠期間,正常組55例孕婦中有4例孕婦發生了流產,其流產率為7.27%(4/55)。形狀異常組8例孕婦中有3例孕婦發生了流產,其流產率為37.50%(3/8)。過小組7例孕婦中有4例孕婦發生了流產,其流產率為57.14%(4/7)。過大組5例孕婦均發生了流產,其流產率為100.00%(5/5)。形狀異常組孕婦、過小組孕婦和過大組孕婦的流產率均明顯高于正常組孕婦。這與林惠芳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6]。
綜上所述,妊娠早期孕婦卵黃囊的大小和形狀與其流產率密切相關,臨床醫生應對上述情況予以關注。
[1]羅麗芳,易運蓮,劉海平,朱艷芳,鄭小紅,俞雪賢,吳惠雙,林青梅.羊膜囊預測早孕期妊娠結局的臨床應用探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3,03(10):108-109.
[2]馬曉梅,寇燕妮,周穗華,黃芳,王巖,賴祝琴.經陰道三維能量多普勒超聲在早早孕子宮內膜研究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1,22(22):103-105.
[3]趙楊,聞安民,梁潔玲,王凱,張靜玲,劉彥英,韓鳳珍.血β-HCG、孕酮、雌二醇和B超檢查預測宮內妊娠早期陰道流血結局[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5,36(01):108-113.
[4]蔣曉玲.宮角妊娠、宮角合并間質部妊娠與間質部妊娠的早期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的診斷及鑒別[J].中國醫師雜志,2014,16(02):272-275.
[5]梁新,周鵬,高露露,劉云平,陳書文.經腹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在判別早孕期胎兒結構異常中的臨床價值[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3,15(06):381-383.
[6]林惠芳,侯立業,葉德福,胡衛萍,李佳.高頻超聲檢測早孕期卵黃囊預測妊娠結局[J].中國實用醫刊,2013,40(10):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