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慧
(浠水縣人民醫院兒科二病區 湖北 浠水 438200)
臨床路徑是指在循證醫學證據的指導下,針對某一種疾病建立的一整套標準化的綜合治療及護理程序[1]。研究發現,對住院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可顯著提高其臨床療效,降低其醫療成本[2]。為了探討對支氣管肺炎患兒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臨床效果,我們將近年來我院兒科收治的76例支氣管肺炎患兒隨機分為A組和B組,對A組患兒進行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B組患兒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然后對比分析兩組患兒的家長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并評估兩組患兒的護理人員在進行應急護理、溝通合作、病情評估干預、人際交流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能力評分,現報告如下。
本研究中的76例患兒均為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兒科就診的支氣管肺炎患兒。將這些患兒隨機分為A組和B組,每組各38例患兒。在A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19例,女性患兒17例,其年齡為3個月至11歲,平均年齡為(7.7±1.6)歲。負責對A組患兒進行護理服務的護士共有10名,其年齡為19~32歲,平均年齡為(25.6±1.5)歲,其中有3名護士的學歷為本科,有5名護士的學歷為大專,有2名護士的學歷為中專。在B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16例、女性患兒20例,其年齡為5個月至12歲,平均年齡為(7.1±1.4)歲。負責對B組患兒進行護理服務的護士共有10名,其年齡為18歲至31歲,平均年齡為(26.4±1.7)歲,其中有2名護士的學歷為本科,有6名護士的學歷為大專,有2名護士的學歷為中專。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A組患兒進行病情觀察、健康指導、用藥護理、出院指導等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B組患兒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由我科的護理人員根據支氣管肺炎患兒的病情特點設計臨床護理路徑表,并嚴格按照該表對患兒進行護理干預。臨床護理路徑表的內容見表1:

表1 對B組患兒臨床護理路徑表的分析
在兩組患兒出院時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評估其家長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并評估兩組患兒的護理人員在進行應急護理、溝通合作、病情評估干預、人際交流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能力評分。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進行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的護理人員在應急護理和溝通合作方面的工作能力評分相比較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A組患兒的護理人員相比,B組患兒的護理人員在病情評估干預、人際交流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能力評分較高,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對兩組患兒的護理人員工作能力評分的分析(分,±S)

表1 對兩組患兒的護理人員工作能力評分的分析(分,±S)
應急護理 92.56±0.87 91.83±0.94 0.40 >0.05病情評估干預 92.11±0.90 90.84±0.73 4.90 <0.05人際交流 93.63±0.96 92.71±0.82 3.25 <0.05健康教育 93.54±0.70 92.46±0.57 5.35 <0.05溝通合作 94.29±0.74 93.37±0.98 1.16 >0.05
B組患兒的家長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A組患兒的家長,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X2=3.93,P<0.05)。詳情見表2:

表2 對兩組患兒的家長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分析(n/%)
臨床實踐證實,對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可降低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操作的隨意性[4],提高護理方案的規范性及護理工作的質量。
此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兩組患兒的護理人員在應急護理和溝通合作方面的工作能力評分相比較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A組患兒的護理人員相比,B組患兒的護理人員在病情評估干預、人際交流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能力評分較高,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兒的家長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A組患兒的家長,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對支氣管肺炎患兒進行臨床路徑護理可顯著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及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李華,劉麗.支氣管肺炎臨床路徑在兒科優質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9):2369-2370.
[2]張莉.支氣管肺炎臨床路徑在兒科優質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4):803-805.
[3]占瓊英,周蘭英,楊少強等.支氣管肺炎臨床路徑在兒科優質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7):31-32.
[4]崔卯萍.支氣管肺炎臨床路徑在兒科優質護理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