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清
(信陽市第三人民醫院 河南 信陽 464000)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及醫療水平的提高,醫院的職能已經從單純的治療疾病轉變為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雙方面的綜合治護服務[1]。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行普外科手術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間我院收治的120例行普外科手術的患者,我們根據其入院時間的不同將其分為A組(60例)和B組(60例)。在A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7例,女性患者有23例,他們的年齡為17~67歲,平均年齡為(44.7±6.0)歲,其中接受膽道手術的患者有10例,接受胃腸手術的患者有9例,接受甲狀腺手術的患者有14例,接受肛腸手術的患者有8例,接受外傷手術的患者有19例;在B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8例,女性患者有22例,他們的年齡為18~68歲,平均年齡為(44.7±5.6)歲,其中接受膽道手術的患者有9例,接受胃腸手術的患者有10例,接受甲狀腺手術的患者有15例,接受肛腸手術的患者有6例,接受外傷手術的患者有2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為了保證本次研究的有效性,這120例患者及其家屬均在手術前簽訂了知情同意書,并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并備案。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①存在惡性腫瘤(終末期)的患者。②發生院內死亡的患者[2]。
為A組患者進行用藥護理、術前準備、術中護理配合、術后監護、飲食指導及出院指導等常規護理[3],為B組患者在進行上述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人性化護理,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依從性評分及滿意度評分,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進行人性化護理的具體方法是[4]:①護理人員應轉變服務觀念、改善服務態度、規范言談舉止。此外,護理人員還應主動向患者介紹自己、主治醫師及科室的環境。②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干凈、整潔、明亮的病房環境,以改善其不良情緒,促進其早日康復。③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并認真傾聽患者的訴求,同時在允許的范圍內盡量滿足其合理的需求。④大部分患者在入院后,會因對醫院環境的不適應及擔心即將到來的手術而產生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這十分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因此,護理人員要積極地對患者進行鼓勵和心理暗示,并為其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幫助其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5]。⑤術后,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排氣情況及手術效果為其進行人性化的飲食指導、運動指導、出院指導及復查指導等。
①護理質量評分。②依從性評分。③滿意度評分。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ˉX±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B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為(9.2±0.4)分,A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為(8.5±1.1)分,B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B組患者的依從性評分為(8.7±1.6)分,A組患者的依從性評分為(8.1±1.0)分,B組患者的依從性評分明顯高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B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分為(9.4±0.5)分,A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分為(7.1±1.2)分,B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下表。
表 兩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的比較(ˉ±S)

表 兩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的比較(ˉ±S)
注:#表示與B組相比,P<0.05
B 組 60 9.2±0.4 8.7±1.6 9.4±0.5 A 組 60 8.5±1.1 # 8.1±1.0 # 7.1±1.2 #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對臨床護理模式進行改革勢在必行。2010年,我國衛生部啟動了創建優質臨床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效。普外科是醫院的重要科室,該科室患者普遍具有精神壓力較大、病情較重、病情變化速度較快等特點。因此,如何對普外科患者進行及時、專業、全面的優質護理服務是患者及醫護人員均十分關注的問題之一。人性化護理模式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新型護理模式,這種護理模式的理念是“以人為本[7]”,并以滿足不同患者的護理需求為目的。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行普外科手術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的效果,筆者為A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為B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人性化護理,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依從性評分及滿意度評分進行回顧性的對比分析。分析結果顯示,B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依從性評分及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行普外科手術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8]。
[1]王會民.產科人性化護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7):52-53.
[2]李娟.人性化護理在急診患者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2):28-29.
[3]畢艷玲.人性化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5):4-6.
[4]朱惠昱.肛腸外科患者的人性化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8):21-22.
[5]王連竹.人性化護理對提高急診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6):40-41.
[6]馮友銀.人性化護理對腹腔鏡異位妊娠患者圍手術期應激反應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4,(18):1683-1685.
[7]楊冬梅,趙霄霞,劉海英等.人性化護理在內科中的實施及其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4):11-12.
[8]謝蓓蕾.人性化護理理念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