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姝
(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 山西 大同 037000)
喘憋性肺炎是兒科臨床上一種常見的流行性呼吸道疾病。此病患者多為2歲以下的嬰幼兒。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氧氣驅動霧化吸入療法對此病患兒進行治療。有研究發現,在對此病患兒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期間,對其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不錯。為了進一步驗證此護理方法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2例憋喘性肺炎患兒。我們將這92例患兒隨機分為優質護理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46例患兒。這些患兒的癥狀均符合臨床上關于小兒憋喘性肺炎的診斷標準。本次研究排除合并有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的患兒。在對照組中,有男性患兒24例,女性患兒22例。他們的年齡在8個月~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3±0.7)歲。他們的病程在1~6d之間,平均病程為(4.1±0.4)d。在優質護理組中,有男性患兒25例,女性患兒21例。他們的年齡在10個月~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4±0.5)歲。他們的病程在1~7d之間,平均病程為(4.0±0.4)d。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臨床表現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兒入院后,對其均進行了止咳、平喘、抗病毒等基礎治療。在此基礎上,對兩組患兒均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20min/次,1~2次/d。霧化液中含有15mL的生理鹽水、80mg的病毒唑及0.15g的沙丁胺醇。在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期間,對兩組患兒均進行常規護理,進行常規護理的方法是:護理人員定期對病房進行通風,保持病房內溫度及濕度的適宜,控制探視的人數,以防交叉感染。在此基礎上,對優質護理組患兒進行優質護理,進行優質護理的方法是:①在進行治療前,護理人員應根據醫囑完成霧化液的配制,為患兒家長詳細講解小兒喘憋性肺炎的發病機制、注意事項及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的方法,以提高患兒家長對治療的依從性。對于呼吸困難的患兒,護理人員應及時為其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以確保其呼吸道的通暢。護理人員應使用溫和、鼓勵的語言安慰患兒,可通過播放音樂或卡通片的方式來分散其注意力。此外,護理人員應對治療儀器進行消毒。②在開始進行治療時,護理人員應為患兒取側臥位,檢查其口腔粘膜的情況,為其戴上吸氧裝置,將氧流量設置為4~6L/min,將霧氣的溫度設置為25℃左右。此外,護理人員應保持儲霧器處于豎直的狀態,以保障其能噴出足夠的霧量。在進行治療之初,護理人員應將噴霧量調小,待患兒的氣道適應后,再為其調整至合適的霧量。在此期間,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兒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準備好急救的設備及藥物。患兒如果出現不良反應,護理人員應協助醫生對其進行搶救。③治療結束后,護理人員應用溫水為患兒清潔口腔,并擦凈其嘴邊凝結的霧液,再次檢查其口腔粘膜的情況。此外,護理人員應指導患兒家長定時為患兒進行翻身、拍背,為其取合適的體位,以促進痰液的排出。
觀察記錄兩組患兒喘憋、咳嗽癥狀及肺部喘鳴音消失的時間。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該調查問卷共包括滿意、不滿意兩個標準。
①顯效:治療30min后,患兒喘憋、咳嗽的癥狀有明顯改善。對患兒的肺部進行聽診,其肺部的喘鳴音基本消失。②有效:治療30min后,患兒喘憋、咳嗽的癥狀有所緩解。對患兒的肺部進行聽診,其肺部的喘鳴音部分消失。③無效:治療30min后,患兒喘憋、咳嗽的癥狀無改善。對患兒的肺部進行聽診,其肺部的喘鳴音無變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我們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兩組的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護結束后,優質護理組患兒喘憋、咳嗽的癥狀及肺部喘鳴音消失的時間均明顯早于對照組患兒,兩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的比較(n,d)
治護結束后,優質護理組患兒治護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兩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護效果的比較[n(%)]
護理結束后,在優質護理組中,對護理服務滿意的患兒家長有46例,本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為100%。在對照組中,對護理服務滿意的患兒家長有38例,本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為82.6%。優質護理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的家長,兩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喘憋性肺炎是兒科臨床上的常見病[1]。此病患兒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其病情會進一步發展,使其出現呼吸衰竭、肺不張等并發癥,此病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目前,氧氣驅動霧化吸入療法被廣泛應用在小兒喘憋性肺炎的臨床治療中。有研究發現,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可有效地改善此病患兒因缺氧導致的肺部血管收縮等情況,進而抑制其肺動脈壓的升高[2]。但是,由于患兒的年齡較小,其機體各器官的功能尚未發育完全,對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的耐受性較差,加之部分患兒的家長對該療法缺乏足夠的了解,導致其對治療的依從性較差,最終影響患兒治療的效果。因此,在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期間,對患兒進行有效的護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的喘憋性肺炎患兒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提高其治療的效果。
[1]陳平,王芳,賴林蝦,等.1000例喘憋性肺炎患兒兩種吸入療法的回顧性分析[J].北方藥學,2015,12(4):172-173.
[2]徐雁.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的人性化護理體會[J].中國農村衛生,2015,4(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