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爭艷
(昌黎縣人民醫院 河北 昌黎 066600)
急性肺栓塞是臨床上常見的危重癥之一。目前,臨床上治療此病的藥物有阿替普酶和尿激酶等。為了探討用這兩種藥對急性肺栓塞患者進行溶栓治療的臨床效果,我們對近年來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的研究對象為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符合急性肺栓塞的診斷標準,而且均存在胸悶、煩躁不安、頭暈、血壓降低、心悸等癥狀[1]。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阿替普酶組與尿激酶組,每組各有75例患者。在阿替普酶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5例。他們的平均年齡為(45.5±13.2)歲。在尿激酶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0例。他們的平均年齡為(47.2±14.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對患者進行止痛、抗休克等治療,并對其血壓、心率、心電圖等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監測[2]。在此基礎上,為阿替普酶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進行溶栓治療,其方法是:將50mg的阿替普酶溶于60ml的生理鹽水中,然后使用此藥液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并在2h內滴注完畢。為尿激酶組患者使用尿激酶進行溶栓治療,其方法是:將20000IU/kg的尿激酶溶于50ml的生理鹽水中,然后使用微量泵勻速地將此藥液泵入患者的體內,并在2h內泵注完畢。在兩組患者進行溶栓治療期間,應密切地監測其各項生命體征。在對所有患者進行溶栓治療結束后的4h,對其進行動脈血氣分析和凝血功能檢查。
健康人在靜息狀態時其收縮壓為90~140mmHg,其舒張壓為60~90mmHg,其動脈血氧分壓為80~100mmHg。健康人在靜息狀態下其肺動脈收縮壓為18~25mmHg,其肺動脈舒張壓為6~10mmHg,肺動脈的平均壓為12~16mmHg。當人在靜息狀態下其肺動脈收縮壓超過30mmHg,其肺動脈平均壓超過20mmHg時,即可判定其患有肺動脈高壓。按照上述各項指標的參考數值,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前后其肺動脈收縮壓、動脈收縮壓及動脈血氧分壓等指標的變化情況。
①顯效:患者的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其肺動脈血管通暢。②有效:患者的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有所改善,其肺動脈血管堵塞的情況有所緩解。③無效:患者的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未改善,其肺動脈血管堵塞的情況未改善。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正負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阿替普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9.3%,尿激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6.0%,阿替普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尿激酶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在阿替普酶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經顯微鏡檢查其存在尿血的并發癥,有1例患者發生了皮下出血的并發癥,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7%。在尿激酶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生了顱內出血的并發癥,有2例患者發生了消化道出血的并發癥,有2例患者發生了皮下出血的并發癥,有3例患者經過顯微鏡檢查其存在尿血的并發癥,有2例患者發生了牙齦出血的并發癥,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3.3%。阿替普酶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尿激酶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對阿替普酶組患者進行治療4h后及進行治療24h后,其肺動脈收縮壓、動脈收縮壓及動脈血氧分壓改善的情況均明顯優于尿激酶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前后其肺動脈收縮壓、動脈收縮壓及動脈血氧分壓的對比(±s,mmHg)

表1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前后其肺動脈收縮壓、動脈收縮壓及動脈血氧分壓的對比(±s,mmHg)
阿替普酶組 75 51.5±11.5 44.3±11.2 20.2±10.2 81.1±10.5 90.8±12.6 96.7±15.5 56.2±9.4 72.2±6.9 81.5±8.3尿激酶組 75 51.6±11.3 50.7±12.6 25.8±9.5 80.2±11.8 82.3±11.9 82.5±14.6 55.9±7.8 61.1±8.2 71.2±9.1
急性肺栓塞是指在短時間內由于內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動脈的主干及其分支而引發肺循環障礙所導致的臨床綜合征。當急性肺栓塞患者體內的栓子較小時,患者常無明顯的臨床癥狀。當此病患者體內的栓子較大時,可導致其心輸出量下降、肺動脈壓升高,使其出現呼吸困難、煩躁不安、頭暈、胸悶等癥狀,甚至可導致其發生昏厥和死亡。因此,及早對急性肺栓塞患者進行溶栓治療,可以有效地改善其肺血管的血容量,恢復其肺組織血液灌注。臨床上常用的溶栓藥有尿激酶和阿替普酶。尿激酶是從人的新鮮尿液中提取出來的一種能夠激活纖維蛋白溶酶原的酶,可直接作用于內源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并可催化裂解纖溶酶原轉化為纖溶酶,進而起到溶栓的作用。阿替普酶是一種溶栓類藥物,可選擇性地激活纖溶酶原,其溶栓的效果顯著。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阿替普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動脈收縮壓、肺動脈收縮壓、動脈血氧分壓及其并發癥的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尿激酶組患者。
綜上所述,與用尿激酶相比,用阿替普酶治療急性肺栓塞的效果更顯著,可有效地改善此病患者肺動脈收縮壓的水平。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張仲道.尿激酶與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用于急性肺栓塞溶栓的價值比較[J]中國藥業, 2015, 第4期:37-39
[2]王亮, 邢艷秋.重組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對急性肺栓塞的溶栓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 2014. 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