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茂 邸 婧
(1.河南省固始縣中醫院彩超室 河南 固始 465200;2.河南省固始縣中醫院病案室 河南 固始 465200)
子宮內膜病變是臨床上常見的婦科疾病。近年來,陰式彩超檢查被逐漸應用于診斷子宮內膜病變中[1]。為了進一步探討用此種檢查方法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有效性,我們對近年來在我院就診的疑似患有子宮內膜病變的7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疑似患有子宮內膜病變的70例患者。這些患者均為已婚女性,其年齡為23~57歲,平均年齡為42.3歲。在這些患者中,有9 例患者出現經期延長的癥狀,有14 例患者出現月經紊亂的癥狀,有6 例患者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加的癥狀,有41例患者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的癥狀。
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檢查儀器為東芝660A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將超聲儀陰式探頭的頻率設置為6.0~10.0 MHz。在對患者進行檢查前,囑其排空膀胱。對患者進行常規消毒和鋪巾。對這些患者進行陰式彩超檢查的方法是:①讓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并讓其抬高臀部。②超聲室醫生雙手應配帶一次性醫用手套,將適量的耦合劑涂在避孕套的頭端,然后將避孕套套在陰式探頭上。③在患者會陰區的皮膚上涂抹少量的耦合劑,將陰式探頭輕輕地探入其陰道內,并使探頭與其穹窿部及宮頸緊密地貼在一起,然后對其子宮進行縱向和橫向的連貫性掃查。④對患者子宮的厚度、寬度及長度進行測量,同時對其子宮內膜的厚度進行測量。⑤對患者盆腔內的情況及雙側的附件進行探查,檢測其這些部位是否存在占位性病變。對于可能患有子宮內膜病變的患者,超聲醫生應對其可疑部位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⑥觀察患者的子宮是否出現移位的現象,同時觀察并記錄其子宮旁的組織、子宮內膜及子宮肌層等在超聲圖像中的特征[3]。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正負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①子宮內膜增殖癥的超聲聲像圖表現是:此病患者子宮內膜的回聲與正常的子宮內膜回聲相似,其子宮內膜呈均勻性增厚,而且其子宮內膜的厚度會隨著個人月經周期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當患者的子宮內膜平均增厚1.88cm,而且發生腺囊性增生過長時,其子宮內膜內可見散在的小囊狀無回聲。患者若存在卵巢功能衰減或絕經的情況,其子宮內膜可變薄,并可發生萎縮。②子宮黏膜下肌瘤的超聲聲像圖表現是:患者的子宮內膜受到明顯的壓迫,其內膜線不居中,存在“宮腔分離”的表現。有的子宮黏膜下肌瘤患者的子宮內膜在受壓后會變薄,可見數個蒂樣結構回聲,甚至可見低回聲腫塊、內部的回聲不規則、不均勻等超聲表現。患者子宮周邊的表現為外周環狀血流,并呈現出高阻力型動脈頻譜形態。此外,在患者瘤體與連接的子宮肌壁之間可見長條狀的血流信號,而且其聲像圖特點比較明顯。③子宮內膜息肉的超聲聲像圖表現是:患者的子宮腔內可見多發或單發的結節及團塊狀偏高回聲,或其子宮內膜息肉呈乳頭狀、舌狀及橢圓形部分偏高回聲,其子宮肌層與子宮內膜的分界清晰。④子宮內膜癌的超聲聲像圖表現是:患者的子宮腔內存在團塊狀不均質回聲,或呈不規則的低回聲分布,而且邊界不清晰。患者子宮內膜的內部及周圍可見團塊狀、條帶狀或星點狀的彩色血流信號,而且呈現出低阻力血流信號, RI值<0.43。此外,有的子宮內膜癌患者聲像圖的表現僅為宮腔積液征象。
這70例患者接受刮宮病理檢查的結果顯示,有58例患者患有子宮內膜病變,有12例患者的子宮內膜為正常。在本組患者中,子宮內膜癌患者進行陰式彩超檢查的結果與進行刮宮病理檢查結果的符合率為75%;子宮內膜增殖癥患者進行陰式彩超檢查的結果與進行刮宮病理檢查結果的符合率為94.1%;子宮內膜息肉患者進行陰式彩超檢查的結果與進行刮宮病理檢查結果的符合率為88.9%;子宮黏膜下肌瘤患者進行陰式彩超檢查的結果與進行刮宮病理檢查結果的符合率為86.7%。對這70例患者進行陰式彩超檢查的結果與進行刮宮病理檢查的結果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這70例患者進行刮宮病理檢查的結果與進行陰式彩超檢查結果的對比(例)
子宮黏膜下肌瘤患者或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均可伴有月經量增多或減少、陰道不規則出血等臨床癥狀。使用陰式彩超檢查對患有子宮內膜病變的患者進行檢查具有操作簡便、快捷、創傷性小等特點,不但能近距離地探測患者盆腔內的情況,而且能清晰地顯示出其子宮肌層、內膜以及卵巢等各個組織病變的情況,可為臨床醫生提供準確的內膜病變和血流等信息,進而可為對此病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這70例患者中,良性子宮內膜病變患者聲像圖中的彩色血流信號比較弱,其血流阻力屬低速高阻力血流的范疇,RI值為(0.68±0.07)。子宮內膜癌患者聲像圖中的彩色血流信號相對較強,其血流阻力屬高速低阻力血流的范疇,RI值為(0.37±0.06)。此外,使用陰式彩超檢查對發病早期、未出現肌層浸潤的子宮內膜癌患者進行檢查時,其超聲聲像圖清晰地顯示為其子宮內膜周邊低回聲暈, 而伴有肌層浸潤的子宮內膜癌患者的超聲聲像圖則顯示為無低回聲暈或低回聲暈發生中斷。對患有子宮內膜病變的患者進行陰式彩超檢查時,這些異常的情況均可被清晰地顯示出來,故此種檢查方法可為臨床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病變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總之,用陰式彩超檢查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準確率較高。此檢查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付潔.經陰道彩超在子宮內膜息肉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4,07(110):143-144.
[2]李春蕾;王燕君;肖慧英.腹部超聲在子宮內膜病變診斷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5,12(09):411-412.
[3]劉治榮.腹部超聲在子宮內膜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05(13):67-68.
[4]高麗麗;李旭忠;劉金鳳.腹部超聲探頭和腔內探頭在子宮內膜病變中的應用.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J].2014,06(07):57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