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秀美
(海南省儋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心電圖科 海南 儋州 571700)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CAHD),該病患者的癥狀主要有心前區(qū)不適、胸痛、乏力、心悸、出汗、發(fā)熱、惡心、嘔吐、驚恐及心力衰竭等。在臨床上,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CAG)是診斷CAHD最有效的方法,但患者進行該檢查的花費較高,造影劑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傷害,因此,該檢查的應用范圍較小[1]。進行心電圖檢查是臨床上診斷CAHD的一項重要手段,心電圖檢查主要分為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運動平板心電圖檢查等。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運動平板心電圖檢查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了比較使用運動平板心電圖檢查與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診斷CAHD的臨床效果。我們對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8例CAHD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4年5月~2015年5月之間我院收治的78例CAHD患者。在本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0例。他們的年齡在40~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6±8.3)歲。他們的病程在2年~17年之間,平均病程為(8.5±3.5)年。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實用內科學》[2]中規(guī)定的相關診斷標準,且其病情均經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后得到證實。CAHD的具體診斷標準是:①在排除外主動脈瓣病變的基礎上,患者具有典型的心絞痛癥狀。②患者具有急性心肌梗塞(AMI)病史。③患者具有陳舊性心肌梗死(OMI)病史。④患者經冠狀動脈造影(CAG)檢查后證實,其冠脈狹窄程度≥70%。參與本次研究患者的排除標準是:①患有心肌病、心肌梗死、束支傳導阻滯、風心病的患者。②具有冠狀動脈介入術史、心臟搭橋術史等手術史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了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
對本組患者分別進行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和運動平板心電圖檢查。我們采用12導聯(lián)NEC3321型心電圖檢測儀對本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對心電圖進行持續(xù)的描記,將紙速保持為25mm/s,同時,保持心電圖像的清晰及基線平穩(wěn)。若患者的心電圖的ST段下移值幅度超過0.05Mv,T波低于導聯(lián)R波的10%時可記錄為ST-T改變。然后,我們使用運動平板心電圖檢測設備并選用Bruce檢查方案對本組患者進行運動平板心電圖檢查。讓患者在跑步機上做走步運動,如果患者在進行運動后,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即判定檢查結果為陽性:①患者的心電圖ST段出現傾斜性下移或水平性下移,且下移幅度>0.1mV,出現下移的時間>2min。②患者在進行運動時發(fā)生典型的心絞痛。③患者在進行運動時出現了室性心動過速、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多源性室性早搏、心房顫動等癥狀。④患者在進行運動時其血壓明顯降低。
統(tǒng)計本組患者的檢查結果(檢查結果分為真陽、假陽、真陰、假陰),觀察并比較使用運動平板心電圖檢查與使用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對本組患者CAHD病情進行診斷的特異度與敏感度。敏感度=[真陽人數/(真陽人數+假陰人數)]×100%;特異度=[真陰人數/(真陰人數+假陽人數)]×100%。
我們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檢查結束后,我們發(fā)現使用運動平板心電圖檢查診斷CAHD的敏感度明顯高于使用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診斷CAHD的敏感度,二者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使用運動平板心電圖檢查診斷CAHD的特異度明顯高于使用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診斷CAHD的特異度,二者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使用運動平板心電圖檢查診斷CAHD與使用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診斷CAHD的結果比較 [n(%)]
近年來,CAHD的發(fā)生率在我國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該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上將進行CAG檢查的影像學結果作為診斷CAHD的“金標準”,該檢查結果可清晰地顯示出患者已發(fā)生異常的冠狀動脈[3]。但CAG檢查是一種有創(chuàng)檢查,造影劑會對進行檢查的患者造成傷害,且進行該檢查的費用較高,因此,患者對該檢查的接受度不高。
心電圖檢查是一種安全、可重復、無創(chuàng)的檢查方法,目前,該檢查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CAHD患者的典型癥狀為心肌缺血。有研究發(fā)現,當CAHD患者發(fā)生心肌缺血時,其心電圖可呈現出ST段下移或呈下斜狀壓低趨勢。CAHD患者心電圖ST段的下移幅度與其冠脈受損情況密切相關,如果其心電圖ST段下移幅度較大,則說明其冠脈受損嚴重。但部分CAHD患者在管腔狹窄、冠脈已見病變的情況下,其冠脈血流量在靜息時仍可呈現出正常的狀態(tài),在靜息狀態(tài)下,其不會出現心肌缺血的體征。因此,部分CAHD患者在靜息狀態(tài)下進行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時,醫(yī)生不能準確地診斷出其病情。而當CAHD患者進行平板運動心電圖檢查時,其通過運動可使其心臟負荷增加、心肌耗氧水平上升,進而使其心電圖ST段發(fā)生下移[4],醫(yī)生可通過該檢查結果對其病情進行準確的診斷。需要注意的是,醫(yī)生在采用運動平板心電圖檢查對疑似CAHD患者進行診斷時,應仔細了解患者的病史,同時結合其臨床癥狀表現,對其CAHD的易感因素進行全面評估,排除影響診斷的干擾因素,為其制定科學的運動時間和運動量,以達到最優(yōu)的檢查效果。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使用運動平板心電圖檢查診斷CAHD的效果顯著優(yōu)于使用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診斷CAHD的效果。
[1]吳俊林.對于運動平板及動態(tài)心電圖對冠心病診斷價值的對比分析[J].數理醫(yī)藥學雜志,2014,06(10):692-693.
[2]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00-204.
[3]許佐航,陳靜娟. 運動平板試驗與動態(tài)心電圖診斷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隱匿型冠心病的應用價值比較[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04(15):82-83.
[4]林超.動態(tài)心電圖與運動平板試驗在冠心病診斷中的價值[J].吉林醫(yī)學,2013,20(5):3996-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