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凌男
(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人民醫院腎內內分泌科 貴州 興義 562400)
糖尿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臨床調查發現,糖尿病患者若未能獲得有效的治療,很容易發生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1]。最新的臨床實踐表明,在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療期間,對其進行綜合性護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療的效果,并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了進一步證實此護理方法的有效性,我院對近年來收治的104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4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41例。他們的年齡在37~8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7±9.4)歲。他們的病程為3個月~9年,平均病程為(6.1±3.3)年。他們入院時FBG的水平為(10.5±2.9)mmol/L。我們將這104例患者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分為常規組和綜合組,每組各有52例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入院時的FBG水平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我院對這兩組患者均進行降血糖治療,并根據其具體的病情對其進行降血壓、降血脂等對癥治療。同時,我院對常規組患者進行血糖監測和基礎護理等常規護理,對綜合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方法與常規組患者相同)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性護理。進行綜合性護理的方法是:
1.2.1 進行用藥指導 使用降糖藥物和胰島素進行治療是臨床上治療糖尿病的主要方法。臨床調查發現,多數糖尿病患者并不了解降糖藥物和胰島素的使用方法及相關的注意事項,這會影響其治療的效果。因此,護理人員要及時向患者講解降糖藥物和胰島素的用法、用量、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等,指導其按時按劑量用藥。同時,護理人員在患者使用藥物進行治療期間,要通過觀察、記錄其FBG、PBG和HbA1c的變化情況來評價其治療的效果。對于使用降糖藥物和胰島素后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要及時停藥。在為患者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時,應有計劃地為其變換注射部位,以避免其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的改變而導致胰島素吸收不良。
1.2.2 預防感染的護理 在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對其加強口腔護理,避免其發生口腔感染。囑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與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患者接觸。囑患者保持皮膚清潔,皮膚瘙癢的病人不要搔抓皮膚,避免發生皮膚損傷或感染。
1.2.3 防止低血糖和酮癥酸中毒的護理 在糖尿病患者使用藥物進行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其有無低血糖反應,一旦其發生低血糖反應,護理人員應遵醫囑指導其進食糖類食物或為其靜脈推注濃度為50%的葡萄糖。誘發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感染、飲食或治療不當等。因此,在為糖尿病患者進行對癥治療的同時,要對其加強預防感染的護理,囑其合理安排飲食,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況,以防止其發生酮癥酸中毒。
1.2.4 進行飲食指導 護理人員應根據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檢測的結果,為其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護理人員應囑患者遵守低脂肪、低熱量的飲食原則,防止其出現熱量攝入過多的情況。護理人員應限制患者鈉鹽和糖的攝入量,每天按照一定的比例攝取蛋白質、鉀和鈣等營養物質。患者應少吃肉,多吃富含粗纖維及維生素的水果、蔬菜和豆類,以增加其胃腸道的蠕動。患者若發生營養不良或低蛋白血癥,應囑其每日保證攝入1.5~2.0g/kg的蛋白質。患者若發生腎臟功能損害,應囑其將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控制在0.6g/kg以下。
1.2.5 進行運動指導 告知患者應長期而有規律地進行有氧運動,如步行、騎自行車、做健身操等,但活動量不宜過大,每次運動的時間以l5~30min為宜。
治護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的FBG、PBG和HbA1c的變化情況及其并發癥的發生率。
我們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x2 檢驗,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進行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BG、PBG和HbA1c的水平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進行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BG、PBG和HbA1c的水平均明顯下降,且綜合組患者治療后的FBG、PBG和HbA1c的水平均明顯優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其FBG、PBG和HbA1c變化情況的比較(x±s)
常規組患者中有7例患者發生低血糖,有3例患者發生酮癥酸中毒,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9.23%。綜合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發生低血糖,有1例患者發生酮癥酸中毒,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5.77%。綜合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X2=4.318,P < 0.05)。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接受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接受綜合性護理的綜合組患者,其治療后的FBG、PBG和HbA1c的水平均明顯優于常規組患者,且其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這說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可有效地降低其FBG、PBG和HbA1c的水平,并降低其并發生的發生率。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郭天蓉,梁偉.淺析高血壓,糖尿病的危害及防治建議[J].甘肅醫藥,2013,32(4):276-278.
[2]熊學勤,羅碧霞,鄭曉玲.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人臨床護理中的作用[J].西部醫學,2013,25(7):1095-1097.
[3]錢娟,沙莎,劉薇群.糖尿病住院患者疾病認知狀況調查[J].護理學報,2011,9(18):9-11.
[4]李兵暉,張超,張方華,等.情景式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應用[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4,8(3):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