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榮
(山西省浮山縣人民醫院 山西 浮山 042600)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冠心病。此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飲食結構的改變,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的趨勢。冠心病心絞痛是指由于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使血管的管腔變窄或閉塞,導致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細胞發生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病程長,其病情極易反復發作,嚴重地危害其生命安全[1]。以往,在臨床上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主要是使用西醫療法進行治療,但效果并不理想。為進一步提高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我院對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收治的76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分別使用西醫療法和中西醫結合療法進行治療,其中接受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的38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6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這76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這76例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將這76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每組各有38例患者。在B組的38例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18例。他們的年齡在45歲~8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6±5.9歲。這些患者的病程為1~5年,平均病程為3.4±0.5年。在A組的38例患者中,有男性19例,女性19例。他們的年齡在45歲~8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6±5.9歲。這些患者的病程為1~6年,平均病程為3.3±0.3年。在這76例患者中,合并有高血壓病的患者有28例,有吸煙史的患者有26例,合并有高脂血癥的患者有39例,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有30例,有心臟病家族史的患者有1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為A組患者使用常規的西醫療法進行治療,具體方法為:①讓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每次服用25㎎,每日服1次。阿司匹林腸溶片的規格為25mg×100片。②將20ml的硝酸異山梨酯注射液(異舒吉)加入到200ml濃度為0.9%的NaCl溶液中,用此藥液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每天注射一次。硝酸異山梨酯注射液(異舒吉)的規格為10毫升/支。③讓患者每天口服20㎎的洛伐他汀,在晚餐時服用。④讓患者每天服用100㎎的美洛托爾,分別在早上和晚上服用。在患者病情加重時,可適當為增加用藥量,美洛托爾的最大使用劑量為300mg/天。⑤必要時可對患者進行介入治療。⑥為患者補充維生素、水及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對存在意識障礙的患者可進行腸外營養支持。⑦保持病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并定時開窗通風。⑧病室內應保持安靜,以確保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2]。⑨告知患者要戒煙戒酒,并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鹽的攝入量。在此基礎上,為B組患者加用中藥湯劑進行治療,中藥湯劑的藥物組成和使用方法為:毛冬青35g、丹參35g、紅花10g、川芎25g、赤芍20g。將上述藥物用水煎煮取汁,每天服3次,在飯前服用。為氣滯血瘀型患者在此方中加用川楝子20g、醋香附20g、穿山龍30g,為氣虛血滯型患者在此方中加用黨參25g、五味子15g、黃芪35g,對陰虛陽亢型患者應將原方中藥物的用量減半后加用枸杞子20g、丹皮20g,為血壓較高的患者在此方中加用杜仲10g、女貞子25g、炒棗仁20g、生大黃20g、梔子20g、黃芪20g、桑皮20g、忍冬藤20g和柏子仁20g[3]。治療4周為一個療程,對兩組患者均進行2~3個療程的治療。在進行治療期間,每周對患者進行1次隨訪。在治療結束后,每3個月對患者進行1次隨訪。
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①顯效:經過治療,患者窒息、憋悶感、心絞痛和心悸等癥狀均明顯改善,進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及心電圖檢查的結果顯示其心臟功能明顯好轉,且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其未發生藥物不良反應。②有效:經過治療,患者窒息、憋悶感、心絞痛和心悸等癥狀均有所緩解,進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及心電圖檢查的結果顯示其心臟功能有所好轉,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其出現了輕微的藥物不良反應。③無效:經過治療,患者窒息、憋悶感、心絞痛和心悸等癥狀均未好轉,甚至其在加重,或在進行治療期間其發生了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治療的總有效率=(顯效的例數+有效的例數)/總例數×100。
我們使用SPSS17.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正負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兩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明顯的改善。在A組的38例患者中,治療效果為顯效者有15例,為有效者有15例,為無效者有8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8.95%。在B組的38例患者中,治療效果為顯效者有24例,為有效者有10例,為無效者有4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9.74%。B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A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冠心病是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嚴重疾病之一。根據患者的發病特點,冠心病可分為慢性心肌缺血綜合征(此類疾病包括:穩定性心絞痛、缺血性心肌病、隱匿性冠心病)和急性冠脈動脈綜合征(此類疾病包括:不穩定性心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猝死)。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在勞累和激動時,極易發生急性心肌梗死。而急性心肌梗死是導致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控制其病情的發展,降低其死亡率的關鍵。以往,在臨床上常用激素類藥物或受體類藥物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進行治療,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或受體類藥物還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嚴重的毒副作用。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B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A組患者。這說明,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在進行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醫療法進行治療,具有很好的效果,且給其帶來的毒副作用較小。
綜上所述,用中西醫結合療法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
[1]葉勇,王階,姚魁武等. 基于病證結合方證對應模式干預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研究[J].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2013, 33(4): 269-272;
[2]屈模英,曹曉翼,任玉英,蔣曉蓮.我國心血管疾病病人延續護理干預的研究現狀與思考[J].護理研究,2013,36:234—235;
[3]曹翔,張葉祥,何佳,胡業彬.從腎虛血瘀論治冠心病心絞痛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雜志,2014,1: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