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紅
(泊頭市第二醫院 河北 滄州 061000)
甲狀腺結節是在人體甲狀腺部位出現的一種良性腫塊[1],此腫塊可隨吞咽動作發生活動的情況。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炎和甲狀腺瘤等多種甲狀腺疾病均可并發甲狀腺結節。目前,在臨床上對甲狀腺結節患者主要是進行甲狀腺切除手術治療。但常規的甲狀腺切除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不僅會增加其在術中的出血量,還可影響其頸部的美觀。有研究表明,用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可明顯縮短其進行手術的時間,減少其在術中的出血量。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療法的有效性,我院對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分別進行常規甲狀腺切除手術和小切口甲狀腺切除手術治療,其中接受小切口甲狀腺切除手術的35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這7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以下情況:①患者經彩超檢查和CT檢查后,被確診患有甲狀腺結節。②患者有氣管移位及聲音嘶啞等臨床癥狀。③患者均未患有腎、肺及心臟等嚴重的疾病。④對患者進行術前評估的結果顯示,其均可接受甲狀腺切除手術治療。按照手術切口的大小將這70例患者分為常規組和小切口組,每組各有35例患者。小切口組患者的年齡在30歲~4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7±4.5歲。這些患者的病程為4.8~10.2年,平均病程為6.03±1.72年。常規組患者的年齡在33歲~4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2±4.1歲。這些患者的病程為5~10.2年,平均病程為6.11±1.54年。兩組患者在病程、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甲狀腺切除手術治療,進行手術的方法為:①讓患者取仰臥位,并讓其將頭部向前稍傾。②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③在患者甲狀腺結節處做一個6~8㎝的切口,順著其皮膚的褶皺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找到其病灶,將其病灶切除。對小切口組患者進行小切口甲狀腺切除手術治療,具體的手術方法為:①讓患者取仰臥位,并讓其將頭部向前稍傾。②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③在患者胸骨上的2厘米處順著皮膚皺褶做一個長度為4.3厘米左右的切口,然后緩慢切開其皮膚、皮下組織和頸闊肌,同時游離其皮瓣。④分離患者甲狀腺的被膜,以使其甲狀腺完整地暴露出來,用手直接對其病變部位進行深入的探查,以確定其病變部位的大小。⑤對患者病變周圍的血管進行結扎。⑥在患者氣管的前壁和甲狀腺峽部中間的位置,放入一個彎血管鉗。將止血鉗緩慢向上將其甲狀腺峽部切開,同時切斷其內囊的分支及甲狀腺上的動脈和靜脈。在進行此項操作時,需完整地保留患者下甲狀腺的被膜。⑦對患者甲狀腺的腺體一層一層地進行分離,然后完整地切除其甲狀腺。⑧為患者留置引流條后,對其手術切口進行皮內縫合。
觀察并記錄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手術切口的大小及術中的出血量。使用滿意度調查法對患者對于治療效果的滿意度進行評估。
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①顯效:經過治療,患者的體征與癥狀均全部消失,進行CT檢查的檢查顯示其病灶已被完整切除。②有效:經過治療,患者的體征與癥狀均明顯緩解,進行CT檢查的結果顯示其病變部位還存在殘留組織。③無效:經過治療,患者的體征和癥狀均無明顯改善或其病情有加重的跡象。
我們使用SPSS20.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正負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常規組的35例患者中,治療效果為顯效者有11例,為有效者有14例,為無效者有10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8.57%。在小切口組的35例患者中,治療效果為顯效者有19例,為有效者有13例,為無效者有3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1.43%。小切口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常規組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平均為78.3±9.0 min,其術中的出血量平均為72.6±10.2ml,其手術切口的大小平均為6.7±0.7㎝。小切口組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平均為44.2±8.6 min,其術中的出血量平均為38.7±5.9ml,其手術切口的大小平均為4.3±0.4㎝。小切口組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和手術切口的大小均明顯優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
常規組患者對治療效果的總滿意度為65.71%,小切口組患者對治療效果的總滿意度為97.14%。小切口組患者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治療效果滿意度的比較
有研究表明,導致甲狀腺結節患者發病的三種主要原因是:患者患有甲狀腺腺瘤、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腫瘤。由于甲狀腺的結構十分復雜[2],此腺體與食管、迷走神經等均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因此,進行甲狀腺切除術具有較高的困難度和危險度[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小切口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小切口組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和手術切口的大小均明顯優于常規組患者,小切口組患者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此研究結果與裴平[4]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用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療效顯著,可明顯縮短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減少其術中的出血量,促進其康復。
[1]吳偉剛.兩種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2,(33):19-20.
[2]閆俊才,張興鴿.兩種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9):91-92.
[3]李煥朗,林偉明,譚木秀等.兩種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醫學工程,2010,17(12):64-65.
[4]裴平.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4,(19):2965-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