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民
(紹興市中心醫院 浙江 紹興 312030)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膽道結石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而由于膽囊疾病是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的主要發病原因,因此膽源性胰腺炎的發病率也逐年升高。膽源性胰腺炎具有發病急驟、復發率較高等特點,可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1]。在本次研究中,為了對比分析用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3年8月~2014年7月間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46例,女性患者有32例,他們的年齡為37~54歲,平均年齡為(46.5±8.1)歲,他們的病程為1~5d,平均病程為(2.3±0.5)d,其中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有35例,合并高血壓的患者有26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21例,所有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各項檢查結果均符合膽源性胰腺炎的臨床診斷標準[2],并且均不存在惡性腫瘤,均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我們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78例患者分為開腹組(38例)和腹腔鏡組(4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為開腹組患者實施開腹手術,為腹腔鏡組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
1.2.1 開腹組 為開腹組患者實施開腹手術,具體的方法是:①為患者進行全麻。②在其右肋下作手術切口,逐層分離皮膚、皮下組織及肌肉,完全暴露出膽囊。③切除膽囊。④探查膽總管,若發現膽總管中存在結石,則應實施膽總管切開取石術。⑤術后,常規沖洗腹腔、留置引流管,最后逐層縫合手術切口。
1.2.2 腹腔鏡組 為腹腔鏡組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具體的方法是:①為患者進行全麻。②在其右側鎖骨中線與肋緣交點處以及劍突下等位置建立操作孔,并在臍下方建立氣腹。③觀察患者的膽囊部位,找到病變部位后對其進行切除。④探查膽總管,若發現膽總管中存在結石,則應實施膽總管切開取石術。⑤術后,常規留置引流管,最后縫合手術切口。
①手術時間。②術中出血量。③術畢至排氣的時間。④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⑤住院時間。⑥腹腔引流量。⑦并發癥的發生率。
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腹腔鏡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67.4±16.4)min,開腹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65.2±17.3)min,二者之間的差異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腹腔鏡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為(71.5±18.2)mL,開腹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為(116.5±11.5)mL,腹腔鏡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開腹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腹腔鏡組患者術畢至排氣的時間、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開腹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腹腔鏡組患者的腹腔引流量明顯少于開腹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下表。

表 兩組患者的術后各項指標對比(X±S)
在腹腔鏡組40例患者中,發生切口出血的患者有1例,發生膽瘺的患者有2例,發生膽管損傷的患者有1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0.0%;在開腹組38例患者中,發生切口出血的患者有4例,發生膽瘺的患者有3例,發生膽管損傷的患者有3例,發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2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1.6%。腹腔鏡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開腹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急腹癥,多因膽道病變引起胰管梗阻,使胰液外溢所致。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的病因較為明確,患者的發病誘因可歸結為兩個方面,即慢性胰腺病變和膽囊病變引起的膽道梗阻。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可將急性膽源性胰腺炎分為重癥和輕型兩種類型。治療輕型急性膽源性胰腺炎多采用以藥物療法為主的保守療法,而治療重癥急性膽源性胰腺炎則多以手術療法為主。目前,臨床治療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方法為開腹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兩種術式均能夠有效切除膽囊,并徹底清除膽總管結石,達到治療該病的目的。腹腔鏡手術主要具備以下優勢:①具有微創性,治療過程中,應用腹腔鏡能夠有效探查患者腹腔內情況,準確找到病患位置,詳細診斷患者病情。②經腹腔鏡引導,能夠準確置管,并徹底沖洗腹腔,將胰周壞死組織與腹腔內炎性介質完全清除,進而降低腹腔內感染率。③進行操作時,僅僅需要在患者腹部作出三處小切口,經微小切口對腹腔內進行操作,進而給患者帶來損傷較小,利于促進患者快速恢復[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腹腔鏡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開腹組患者,腹腔鏡組患者術畢至排氣的時間、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開腹組患者,腹腔鏡組患者的腹腔引流量明顯少于開腹組患者,腹腔鏡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開腹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與行開腹手術相比,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更為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顧玉青,徐紅星,汪意青.急性膽源性胰腺炎膽道結石手術時機的探討[J].中華胰腺病雜志,2015,15(1):10-13.
[2]韓寶偉.兩種術式治療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療效的比較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4):2814-2814.
[3]孫康,黨勝春,瞿建國等.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最佳時機探討[J].山東醫藥,2014,14(1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