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屯
(禮泉縣中醫院 陜西 咸陽 713200 )
闌尾是回腸和盲腸之間的管狀器官。急性闌尾炎是普外科臨床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此病是指闌尾受到細菌的入侵所致的急性化膿性感染。近年來,受環境因素和飲食結構的影響,急性闌尾炎的發病率明顯升高[1]。急性闌尾炎患者具有起病快、病情急等特點。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有惡心嘔吐、右下腹部疼痛、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值升高等。急性闌尾炎患者多為青壯年人,且男性患者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女性患者[2]。目前,在臨床上對闌尾炎患者主要是進行開腹手術治療,但此手術方法極易使其發生腹脹等術后并發癥。有研究表明,對急性闌尾炎患者使用開腹手術聯合穴位注射療法進行治療,可有效地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縮短其康復的時間。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療法的有效性,筆者對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闌尾炎患者使用開腹手術聯合穴位注射療法進行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我院外科收治的64例急性闌尾炎患者。這64例患者均未患有其他基礎性疾病,且其均不存在手術禁忌癥。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64例患者分為手術組和聯合組,每組各有32例患者。在手術組的32例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9例。他們的年齡在33歲~6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5±3.5歲。這些患者的病程平均為10.9±0.5h。其中,單純性闌尾炎患者有12例,化膿性闌尾炎患者有14例,穿孔性闌尾炎患者有6例。在聯合組的32例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0例。他們的年齡在34歲~6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6±2.9歲。其中,單純性闌尾炎患者有18例,化膿性闌尾炎患者有12例,穿孔性闌尾炎患者有8例。這些患者的病程平均為9.8±0.6h。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開腹手術治療,進行開腹手術的方法為:①對患者進行連續性硬膜外麻醉和氣管插管麻醉。②讓患者取仰臥位。③在患者腹部的麥氏點斜行處或其腹直肌上做一個4~5cm的切口,充分暴露其闌尾。④對患者的闌尾系膜和闌尾動脈進行結扎后,切除其闌尾。⑤用生理鹽水對患者闌尾的殘端進行沖洗,并對其闌尾殘端進行縫合。⑥為患者常規放置引流管。對患者的切口進行消毒處理,然后逐層縫合切口。⑦術后,對患者進行止血和抗感染治療。在此基礎上,為聯合組患者加用穴位注射療法進行治療,具體方法為:①讓患者取平臥位。②對患者的足三里穴(脛骨前緣外側一橫指、外膝眼下3寸即為足三里穴)處的皮膚進行消毒,用左手固定其皮膚,用右手持針刺入其足三里穴。待針尖有澀感或患者出現針感(其穴位的局部出現酸、麻、脹的感覺)后回抽血液,若未見回血立即將5㎎的胃復安快速推入后拔針,按壓其注射部位并順時針輕揉片刻。③使用相同的方法對患者另一側的足三里穴進行注射。④每天為患者注射1次。
觀察患者治療的效果、住院的時間、術畢至肛門排氣的時間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四個等級。①痊愈:經過治療,患者的手術切口完全愈合,其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②顯效:經過治療,患者的手術切口愈合良好,其臨床癥狀及體征均得到顯著的改善。③有效:經過治療,患者的手術切口愈合緩慢,其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有所好轉。④無效:經過治療,患者的手術切口愈合較差,其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未好轉。治療的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我們使用相關的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正負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均為100%。詳情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聯合組術畢至肛門排氣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明顯短于手術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聯合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手術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
胃動素可經胃腸肽能神經釋放遞質,具有調節胃腸運動功能的作用,可縮短患者術后腸道恢復正常的時間。劉滿軍等人[3]的研究結果顯示,對進行腹部手術的患者使用貼膏敷貼其足三里穴,可明顯提高其血漿胃動素的水平,促進其腸道功能的恢復。何國棟等人[4]的研究發現,針刺家兔的足三里穴,其血漿中胃動素的含量明顯增多。鄭東海等人[5]的研究表明,在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的患者的足三里穴注射胃復安,可明顯提高其血清胃動素的水平,促進其腸道功能的恢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均為100%,聯合組患者術畢至肛門排氣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明顯短于手術組患者,聯合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手術組患者。這說明,對進行開腹手術的患者加用穴位注射療法進行治療,可有效地提高其胃動素的水平,促進其腸道功能的恢復,降低其腹脹等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用開腹手術聯合穴位注射療法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顯著,可明顯縮短患者住院的時間,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1]楊躍濤,谷麗新,王玉華.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療效探討[J].中國醫藥導刊,2014(3):434-435.
[2]歐鵬.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的臨床對比研究[D].長沙:湘雅醫院,2012: 1-55.
[3]劉滿軍,張紅英,葛建立等. 足三里貼膏對腹部術后胃動素的影響[J]. 陜西中醫,2008,29(37):345-346。
[4]何國棟,牛偉新,劉寒等. 針刺足三里調控胃腸動力機制的實驗研究[J]. 中華消化雜志,2007,27(11):748-751。
[5]鄭東海,鄭偉鴻等.鄭偉達教授治療膽石癥經驗探析[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8(9):87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