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義
(貴州省岑鞏縣人民醫院 貴州 岑鞏 557800)
脛骨骨折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過去,臨床上多采用解剖型鋼板內固定術對脛骨骨折患者進行治療。但對此病患者采用傳統的解剖鋼板內固定術進行治療會對其骨折部位周圍的軟組織造成破壞,導致其骨折部位的血供不良,進而導致其發生骨愈合不良、手術切口感染、關節功能恢復速度慢等情況。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術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進行該手術對該病患者造成的創傷小,患者在術后其骨愈合的情況較好,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為了比較采用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術與采用傳統解剖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脛骨下段骨折的臨床效果。我們對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4例脛骨下段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4例脛骨下段骨折患者。我們將這94例患者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有47例患者。在甲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5例。他們的年齡在19~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2±2.2)歲。在乙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6例。他們的年齡在18~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6±2.4)歲。在這些患者中,有45例因交通事故致傷的患者,有23例因高空墜落致傷的患者,有15例被重物砸傷的患者,有11例因跌倒致傷的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脛骨下段骨折的診斷標準[1]。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甲組患者采用傳統的解剖鋼板內固定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對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在患者的骨折部位作1個手術切口并向下延長,然后剝離其骨膜,充分暴露其骨折部位,選擇適當長度的解剖鋼板對其骨折部位進行固定。在術后第2d,指導患者在床上進行功能鍛煉。在術后7~8周后,對患者進行X光透視檢查,當發現其骨折處有骨痂形成時,可開始增加其患肢的負重量。對乙組患者采用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對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在其患肢上部進行止血處理,在C型臂X線透視機的輔助下,使用間接復位技術恢復其脛骨的長度。對骨折部位軟組織發生嵌插致使其骨折部位難以復位的患者,應在其骨折部位做1個長約1.5cm的小切口,拉出嵌入骨折縫隙的軟組織,然后進行牽引復位。選擇適當長度的鎖定鋼板(一般情況下取8~13孔長的鋼板),經組織隧道將鎖定鋼板置入患者骨折部位的前內側,并確定螺釘置入的位置,在螺釘置入處做1個小切口,再將1塊鎖定鋼板經該切口置入其脛骨表面,確定鋼板放置位置恰當后,使用螺釘對鋼板進行固定。最后,沖洗并縫合手術切口。手術結束后,對兩組患者均常規地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采用Johner-Wruhs評估法[2]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定。①優:治療結束后,患者的骨愈合情況良好,走路時步態正常,其關節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②良:治療結束后,患者的骨愈合情況良好,走路時步態正常,其關節功能恢復幅度>75%。③中:治療結束后,患者骨愈合的情況一般,走路時呈跛行步態,其關節功能恢復幅度在50%~75%范圍內。④差:治療結束后,患者的骨愈合情況較差,走路時呈跛行步態,其關節功能恢復幅度<50%。優良率=優率+良率。
我們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結束后,乙組治療的優良率明顯高于甲組,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優良率的比較[n (%)]
脛骨骨折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近年來,隨著交通事故發生率的逐年升高,脛骨骨折的發病率也逐年上升。臨床上通常采用鋼板內固定術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保證骨折部位及其周圍組織的血供良好和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是保證該病患者手術治療效果的關鍵因素。過去,臨床上多采用解剖型鋼板內固定術對脛骨骨折患者進行治療。但對此病患者采用傳統的解剖鋼板內固定術進行治療會對其骨折部位周圍的軟組織造成破壞,導致其骨折部位的血供不良,進而導致其發生骨愈合不良、手術切口感染、關節功能恢復速度慢等情況[3]。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術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進行該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小,患者在術后骨愈合的情況較好,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本研究中,甲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為78.72%,乙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為95.74%,乙組治療的優良率明顯高于甲組,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該研究結果與陳科杰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4]。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采用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術對脛骨下段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比采用傳統的解剖鋼板內固定術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更為顯著。
[1]劉昌海,王占朝,陸驊等.經皮鎖定鋼板與傳統解剖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下段骨折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2(17):2703-2708.
[2]彭明.微創經皮鎖定鋼板與傳統解剖鋼板置入內固定治療脛骨下段骨折的臨床療效[J].中外醫學研究,2015,14(12):23-24.
[3]毛顯法,曾希銀,向道友等.脛骨下段骨折微創與傳統治療方法比較[J].西部醫學,2011,23(8):1466-1468.
[4]陳科杰.微創經皮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脛骨中下段閉合性骨折療效觀察[J].現代實用醫學,2013,25(9):99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