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吉祥
(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麻醉科 黑龍江 大慶 163000)
目前,臨床上對接受隆乳術的患者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局部麻醉法、靜脈全身麻醉聯合局部麻醉法和高位硬膜外阻滯麻醉法。為了探討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對接受隆乳術的患者進行麻醉的臨床效果,我們對近年來在我院接受隆乳術的81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1月至9月期間在我院接受隆乳術的81例患者。這些患者的年齡為23~46歲,其平均年齡為(30.8±2.7)歲。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對3組患者均采取在其乳暈下緣做切口,將威寧硅膠假體經其乳腺后的間隙置入到其乳房內的隆乳術。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A組、B組和C組,每組各有27例患者。3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囑患者在進行手術前6h禁水和禁食。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并使用0.3mg的東莨菪堿對其進行靜脈滴注。對患者的心率和血壓等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在對3組患者進行隆乳術期間,為他們選擇不同的麻醉方法進行麻醉:(1)對A組患者進行靜脈全身麻醉聯合局部麻醉,具體的麻醉方法是:a.使用 0.5~1μg/kg的芬太尼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在注射完畢1min后,使用1~2mg/kg的靜安對其進行靜脈滴注。b.在患者乳暈下緣做切口的位置對其進行局部麻醉,具體的方法是:使用200mg的利多卡因、100mL的生理鹽水、10mL的碳酸氫鈉和0.1mg腎上腺素的混合麻醉藥液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并根據其實際的情況為其追加靜安。(2)對B組患者進行高位硬膜外阻滯麻醉,具體的麻醉方法是:讓患者取左側臥位。將患者T4~T5棘突的間隙處作為麻醉的穿刺點,為其注入3mL濃度為1%的利多卡因。在注射完畢后,對患者進行5min的觀察,若其未出現全脊麻等癥狀,可再為其追加6~8mL的利多卡因。將阻滯平面控制在患者T2~T8棘突之間。在對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應根據其實際的情況為其追加利多卡因[1]。(3)對C組患者進行局部麻醉,為其所使用的局部麻醉藥及對其進行局部麻醉的方法均與為A組患者所采取的局部麻醉方法相同。本組患者若出現以下情況,醫生應對其采取應對措施進行處理,具體的方法是:①對存在緊張、焦慮癥狀的患者使用少量的咪達唑侖進行分次靜脈注射。②對在進行分離乳腺或胸大肌的過程中感到明顯疼痛的患者,應使用芬太尼對其進行靜脈注射。③對出現鼻塞癥狀的患者,可將濃度為1%的麻黃素滴鼻液滴入其鼻腔內。④患者的心率若低于每分鐘55次,可判定其出現了心動過緩的癥狀,應為其使用阿托品或東莨菪堿進行靜脈滴注。
觀察并記錄3組患者在進行麻醉前后其不同時間段的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及血氧飽和度(SpO2)等指標的變化情況。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正負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接受麻醉前后不同的時間段,3組患者的SpO2指標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在接受麻醉前,3組患者的HR及MAP指標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與A組患者和C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在接受麻醉后其不同時間段的HR及MAP指標變化的幅度均較小,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3組患者在接受麻醉前后其不同時間段的HR、MAP及SpO2等指標變化情況的比較
在接受麻醉后,A組患者和B組患者的鎮痛效果均比較理想,他們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均未感到疼痛。在C組患者中有22例患者有疼痛感,在為其追加麻醉藥進行鎮痛后,其疼痛的癥狀得到緩解。
在對患者進行隆乳術的過程中,若是對其采取的麻醉方法不當或對其進行麻醉的效果不理想,就會使其感到明顯疼痛,還可導致其發生諸多的并發癥。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3組患者在接受麻醉前后不同的時間段其SpO2指標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3]。在接受麻醉后不同的時間段,B組患者的HR及MAP指標變化的幅度均明顯小于A組患者和C組患者。此外,在接受麻醉后,A組患者和B組患者的鎮痛效果均比較理想,他們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均未感到疼痛。在C組患者中有22例患者有疼痛感,在為其追加麻醉藥進行鎮痛后,其疼痛的癥狀得到緩解。
可見,與進行局部麻醉和靜脈全身麻醉聯合局部麻醉相比,對接受隆乳術的患者進行高位硬膜外阻滯麻醉的效果更理想。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成丹丹,王志華,楊岑,等.小劑量氯胺酮復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靜脈麻醉在隆乳術中的應用[J]. 中國美容醫學. 2010,14(02):449-451.
[2]江清華.隆乳手術的術中配合及圍術期辨證施護[J].中醫臨床研究. 2011,8(09):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