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蘋



摘要:中職物流要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就要加快實訓項目的改革。目前,中職物流實訓還普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對物流實訓體系規劃、實訓規劃的步驟等方面展開論述,并以珠海市理工職業學校為例,對物流綜合實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職;物流實訓;項目規劃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5)11-0095-03
教育部等多部門在《關于實施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的意見》中指出,中職教育要“以適應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加強實踐教學,著力促進知識傳授與生產實踐的緊密銜接”。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實訓在中職物流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中職物流實訓要突顯“做中學、學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培養企業需要的物流人才,就需要加強物流實訓室的建設,加快實訓項目的改革。
一、中職物流實訓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實訓項目設置不合理
中職學校在進行物流專業建設時,參照高職學校的課程體系是一個重要手段。且不說高職學校的物流專業設置本身就存在一些問題,亟需進行改革,單從中職與高職培養對象的差別來看,這種做法就存在很大的問題。中職學校的學生,在年齡階段、心理特點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與高職學校的學生都有較大的差距。照搬高職學校的課程,不僅不能突出中職教育的特點,而且也超出了學生的接受能力,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同時也給教師提出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其結果自然是無法達到預期的實訓目標。
(二)實訓項目缺乏系統性
中職學校在進行實訓室建設時,受資金、場地等限制,實訓設備較少。而目前很多學校一個班級學生人數較多,常常有四五十,甚至六七十人。為了使實訓有序開展,同時減少學生等候時間,很多學校將實訓項目分解為若干個子項目,學生分組在同一時間實施不同的任務,然后各組輪換完成全部項目的實訓;教師也在某一任務完成后對學生進行單項實訓考核。這種實訓安排雖然解決了設備不足的限制,卻導致學生缺乏對各個子項目之間內在聯系的了解。而物流運作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學生不僅要明白單一作業環節的操作,還需要學習前后環節間的關聯性和邏輯性。
(三)校企合作缺乏深度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實訓模式,能夠讓學生在知識和技能的形成過程中了解和熟悉企業的工作環境,為學生將來進入企業實現無縫連接。當前,我國中職學校普遍都展開了校企合作,但很多學校僅僅限于帶領學生參觀企業,研討會時邀請企業參與等一些初級的合作。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中職學校缺乏深入校企合作的驅動力和緊迫感;另一方面,企業畢竟不同于學校,它有自己的生產經營活動安排,教學不是企業的責任和目標。物流企業往往認為學校的安排打亂自己的生產經營活動,因而一般不愿意成為學校的物流實訓基地。很多校企合作的成功做法難以深層次推廣,課程開發、職業教育標準制定方面難以得到行業、企業制度化的參與。
二、物流實訓項目體系規劃
中職物流實訓項目規劃應以物流業務活動為基本單位,以學校為整體進行規劃,同時遵循職業教育實訓規劃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原則,培養學生具備各種物流設備的實際操作能力,關鍵物流技術的應用能力以及學生入職企業的基本能力等等。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可以將整個中職物流實訓分為四個階段(如圖1所示):
圖1中職物流實訓實訓體系
(一)專業認知實訓
第一學期為專業認知實訓。學生剛剛進入學校,對物流專業知識還缺乏了解,因此這一階段物流實訓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對于物流系統和物流基本操作有一個總體的認識,使學生對物流產生興趣,為下一階段的實訓做好準備。物流的實訓形式主要包括物流企業的參觀學習,實訓室物流設備和物流軟件操作的講解和演示,物流相關視頻的觀摩等。
(二)專業模塊實訓
第二學期和第三學期主要為專業模塊實訓。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對于物流基礎知識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礎上,學校可以開設較多的專業基礎課和核心課,讓學生逐步掌握物流設備的操作和物流技術的應用。按整體化的課程設計與一體化教學的實訓要求,根據物流作業流程,可以采取分組實訓的方式,將實訓分成倉儲作業、運輸作業實務、配送作業實務、打包與加工、國際物流實務、物流信息技術等幾個主要模塊進行仿真式的實訓。
(三)綜合實訓和崗前培訓
通過前期的實訓,學生的通用能力、任務分析和解決能力以及物流基本技能都已具備,第四學期,可以轉入綜合實訓和崗前培訓階段。由于現在很多中職學校物流專業都是采用“2+1”的培養模式,因此第四學期是學生在校的最后一學期,為了讓學生對于物流各個作業環節有個系統性的認識,也為了幫助學生為第三學年的實習階段做好準備,綜合實訓和崗前培訓非常必要。在設計規劃綜合實訓時,需以供應鏈及物流業務流程為基礎,以組建物流公司的形式,模擬物流企業訂單、倉儲、打包、配送等作業流程,形成一個整體、實用、經濟的現代物流綜合模擬實訓中心。為了使模擬企業更接近物流企業實際,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引入一兩家企業實際作業流程,包括采用企業的實際業務數據和單證,參考企業倉儲、配送等業務的流程等,為學生在學期末進入企業實習真正實現無縫對接。或者直接引進物流企業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進行“訂單式”培養,考核合格后直通企業。
(四)企業頂崗實習
目前,中職學校大多將物流專業的頂崗實習安排在最后一學年,部分學校安排在最后一學期。頂崗實習與正式工作相似,不同的是,實習階段有學校做后盾,有實習指導教師做跟蹤,指導解決實習中遇到的問題。學生通過實習進一步了解物流企業的實際運作,將在學校學到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將來正式踏入社會做準備。
三、實訓項目規劃與設計步驟
中職學校在進行物流實訓項目規劃與設計時,應遵循能力本位、面向市場、立足學校、服務地方的基本原則,注意培養學生企業所需要的實際操作能力。在進行實訓項目規劃與設計時,可分為四個步驟(如圖2所示):
圖2實訓設計步驟
(一)實訓目標的確定
實訓目標的確定,要堅持“一個中心,兩個結合”的要求,即以市場需求為中心,緊密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和中職學校的辦學定位這兩個實際。同時,需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社會的需要,二是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三是學校的自身特點。
(二)實訓過程的分析
實訓過程就是學生實訓活動的程序安排。在對實訓過程進行的分析時,需要對實訓項目和任務進行分解,參照不同企業的業務流程,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和學校的實訓資源,形成典型的通用業務流程。
(三)實訓設備的選擇
物流實訓設備既包括軟件系統,也包括硬件設施、設備。設備的選擇與配置,要與物流本行業崗位技術要求相適應、與學生規模相適應。目前,部分中職學校受資金、場地的限制,實訓設備數量不足,技術相對落后,無法滿足現代化物流的教學要求;另一方面,部分學校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一味追求現代化、自動化,甚至引入自動導引車(AGV),投資規模達到上百萬,卻擔心學生弄壞昂貴的設備,最后成了擺設。因此,實訓室不僅要“中看”,還要“中用”。實訓設備的選擇,不僅要考慮本校的辦學條件,量力而行,同時也需兼顧本地經濟特色和市場的未來發展,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前瞻性。
(四)實訓考核的標準
實訓考核標準是對實訓的成效進行測評。合理設置考評標準,不僅可以對學生的實訓結果進行檢測,還可以督促教師和學生認真參與實訓,提高實訓質量。對學生進行實訓考核時,不僅要對實訓結果進行打分,更要注意對學生實訓態度、實訓操作過程進行評價,從而對學生實踐能力進行全面考核。
四、物流綜合實訓規劃
前文述及,物流綜合實訓一般針對畢業班,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對物流企業的操作流程有一個系統性的認識,為進入企業頂崗實習做準備。綜合實訓需以供應鏈及物流業務流程為基礎,采用模擬公司的形式,通過分組實訓,讓學生掌握物流設施設備的使用及物流的操作流程。
下面以我校(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為例,說明物流綜合實訓規劃:
(一)總體情況
目前我校物流專業分為物流管理和連鎖經營兩個方向,每個班級人數為40-50,綜合實訓的目標崗位主要為倉儲與配送和超市運營兩大類。為了提升實訓實效,近兩年來,對物流綜合實訓等幾門核心課程進行了小班化教學的探索,即把一個班級拆分為二,由兩個教師分別帶領展開實訓。目前從學生反饋和實訓效果來看,都較改革前有明顯改善,達到了預期的實訓目標。下文以為超市配送為例,講述倉儲與配送的綜合實訓。
(二)實訓目標
幫助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倉儲企業的實際運作流程,熟悉各個業務流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并能運用各種物流設備和物流單證軟件完成物品入庫、出庫、盤點、分揀、配送等操作。
中職物流實訓項目規劃研究
(三)實訓背景設置
模擬成立一家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為某連鎖超市進行快速消費品的配送服務。為使實訓更接近企業實際,配送的全部商品如礦泉水、方便面、衛生紙等均為實物。
(四)實訓室配備
倉儲與配送綜合實訓室的布置圖如圖3所示:
1.信息中心配有電腦、打印機各一臺,用于信息員錄入和打印入庫單、出庫單等單證。
2.貨物儲存區有中型貨架若干,用于擺放衛生紙、礦泉水、方便面(紙箱包裝)等物品。
3.設備存放區配有周轉箱、托盤、液壓托盤搬運車若干,RF無線射頻終端兩部,堆垛機兩臺。
4.電子揀選系統配有高頻貨架、低頻貨架電子標簽系統各一排,傳送帶一條。
(五)實訓過程
學生10人左右為一組,設置組長1名,信息員1名,倉管員2名,理貨員3名,揀貨員2名,復核員1名。這些角色可以根據實訓內容量的多少進行適當調整,并輪換進行。
1.入庫驗收作業
信息員根據訂單錄入供應商、商品名稱、數量、規格等商品信息,并打印生成入庫單,簽字后交給倉管員。倉管員根據入庫單上商品的信息,對商品品種、數量等進行核對,并檢查包裝是否有破損、污垢,將有問題的商品放在返品處理區。使用RF無線射頻終端掃描條形碼,錄入相應信息。清點完畢,倉管員在入庫單上簽字。復核員在一旁觀察倉儲員的操作,看其是否規范、正確。復核無誤后在入庫單上簽字,并將入庫單返還給信息員。信息員根據入庫單上的驗收信息調整實際入庫數量,完成入庫驗收作業。
2.托盤堆垛與搬運上架作業
理貨員根據現有的托盤規格及入庫貨物的外觀尺寸,選擇合適的堆垛方式,完成托盤堆垛作業。另一名理貨員使用液壓托盤搬運車將貨物搬運至倉儲區,根據入庫單,使用堆垛機將貨物放入指定貨位,并用RF無線射頻終端掃描貨位的條形碼,完成搬運上架作業。
3.揀貨作業
兩名揀貨員根據信息員發放的揀貨單,分別在高頻貨架和低頻貨架上對訂單商品進行揀選,將揀選好的商品放入周轉箱內。實訓重點在于操作員對摘果式分揀與播種式分揀的練習。相同的訂單讓學生采用兩種揀選方式進行練習,通過比較,體會不同分揀方式的優劣,并引導學生思考探索不同的分揀方式適用于什么性質的訂單。
4.流通加工作業
分揀完畢的物品進入流通加工區,理貨員根據物品的尺寸、特性等不同,進行零散物品裝箱,使用透明膠帶封口,貼標簽和條形碼,以及使用塑料薄膜對礦泉水等物品進行裹包等。
5.出庫驗收作業
出庫驗收作業與入庫驗收作業相似,倉管員根據出庫單驗收商品,使用RF無線射頻終端掃描條形碼,驗收完畢在出庫單上簽字。復核員復核無誤后也在出庫單上簽字,并將出庫單返還給信息員。信息員根據交回的出庫單調整出庫數量,并審核出庫業務。
以上是以倉儲與配送為例,說明了物流綜合實訓的規劃。另外,我校今年針對物流連鎖經營方向畢業班的學生,與得一超市合作,開展了“店長培訓計劃”的崗前培訓。邀請得一超市的人員對部分學生展開培訓,學生畢業后進入該超市工作,逐步成長為店長。最后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加盟該連鎖超市,實現自主創業。
參考文獻:
[1]劉四平,盧建君.物流實訓室中實訓項目的規劃研究[J].中國市場,2009(13).
[2]溫海.淺析中職物流專業實訓教學的困境與解決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2(10).
[3]雷云.中職學校物流專業實訓教學面臨的困難與對策[J].職業技術教育,2012(1).
[4]王利華,周山東.高職院校“能力本位”實訓課程設置原則研究[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1).
[5]張德秀.物流數據單證綜合一體化實訓項目設計研究[J].市場論壇,2011(2).
責任編輯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