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國軍
摘 要:伴隨同科學科技的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提高,使得計算機技術被普遍的運用到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中,計算機技術的引入合理的推進了自動化生產、運輸、流傳的高速發展。人類的生產生活也越來越趨于科技化、高效化、智能化。電氣自動化控制是使得生產、運輸、交換、分配等等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其自動化的實現,可以大大減輕人員壓力,并且推動了工作效率的提升。而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則是增進電氣實現自動化控制的有效途徑,換種說法,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推進下,促進了電氣實現自動化控制,而電氣實現自動化控制,也更好的促進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由此可以得出,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共同配合的。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 人工智能 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M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b)-0097-01
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推動了電氣自動化學科,尤其是對于實現自動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使電氣設備運行更趨于智能化,提升了控制系統的穩定性,這對于生產技術的發展來說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進而可以有效的推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
1 剖析現在電氣自動化控制的發展情勢
工業現代化水平的標志之一就是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發展,也充分體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在工程中的運用。就控制理論角度剖析,電氣自動化控制是在科學發展的情況下構成的;就工程中人的因素來說,現代科學技術的向前發展體現在人從工作中脫離出來,所以這一點也是電氣自動化控制發展的最終目的之一;就企業效益來講,電氣自動化技術的發展使得企業的投資成本大大降低,促進控制過程的定量化的實現,確保檢測的準確度、實時性。電氣自動化控制歷經幾十年的風雨歷程,取得了飛躍式的進步,在中國企業內部現在已生產了中低檔電氣自動化產品,而高中檔電氣自動化產品主要來源于國外企業、還有就是大中型項目也主要從國外購進電氣自動化產品、一般的中小型項目所需的電氣自動化產品主要源于國內。
當下,工廠電氣自動化系統的應用和優化,對資源實現了有效的節省,使得電氣設備的效率獲得大大的提高,使得企業活的經濟效力和社會效益得到更好的發揮。中國的工廠電氣自動化控制體系的發展特點是擁有信息性和網絡性,更趨于當代開放式發展情勢。其信息性促進了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和外界緊密相連,同時使得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本身的信息處理能力提升。電氣系統主要體現在設備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上,這樣可促進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網絡自動化,以及管理控制的集成化的實現,進而危險得到分散,達到系統穩定運行的目的。
伴隨科學技術的進步,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愈來愈普及,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在工廠中應用愈來愈廣泛,其作用也在不斷的擴大,使得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同時又使得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充分的體現。因為計算機技能與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在人們的生活中的運用越來越普遍,以計算機為根本的自動化、智能化的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也取得了很大的提高。
2 人工智能技術在電氣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的好處
2.1 更新了電氣產物的優化設計理念及方式
電氣產品的優化設計是一項繁雜而主要的工作,其匯集了理論學科常識與經驗常識兩方面的內容。再以往的電氣產品策劃當中,運用的方法是根據設計經驗對實驗方法實施驗證,此種方法缺乏技術支持,工作量大,效率不高,所提出的設計方案使用性能差。伴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運用,電器產品的設計由原來的手工慢慢轉化成以計算機輔助設計,縮短了產品生產、設計所需的時間,使得設計愈來愈優質、高化、智能。
人工智能技術實施優化設計的重要方式有兩種,即遺傳算法與專家系統。遺傳算法主要優點對結構對象可以實行直接的操作,具有在整體中更快的發現優點能力;對于搜索空間可以自動實施獲取,并且很好的實施指導,對于搜索方向可以自己適時調整,不用按照約定的規則。產品優化設計中最適合的方式就是遺傳算法,這也是其普遍運用到電氣產品的人工智能優化設計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工智能技術優化的另一個方式是專家系統,其實質是結合某范圍一個或者多個專家提供的知識和經驗,實行推理與判斷,對人類專家的決策過程實行模仿,這樣有利于人類專家對復雜問題實行處理。此種方法也是產品實施優化設計的重要途徑,并且這種方法當前處于研究階段,在實際中應用比較少,這對于電氣設計的未來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2.2 改進了電氣設備的故障診斷方案
電氣設備的故障比較特殊,具有非線性、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等等特性,運用以往的方法診斷效果不是很好、準確率差,效率低。人工智能方式的合理引入,使得故障診斷有了很大的更新,使得其準確率大大提高。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故障診斷的方法有許多,比方,模糊邏輯、專家系統、神經網絡等。人工智能引入到電氣產品的故障診斷中,使得電氣設備的故障診斷方式得到改進了,例如,故障診斷技術應用到發電機和電動機實施的故障診斷中,可以有效的把模糊理論和神經網絡聯系在一起,使得故障診斷知識的模糊性得到很好的保留的同時,還突顯出神經網絡學習能力強的優點,一起對電機故障實施了診斷,使得故障診斷的準確率大大提升。
總體來說,伴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電氣產品的需要也在不斷的提高,也使得勞動密集型產業慢慢的轉向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這同時也是社會經濟發展必然要求,生產自動化也是未來發展的主要發現。電氣自動化控制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通過計算機等設備實現了對人腦的模擬,可有效的實現機能對信息的收集、分析、交換、處理、回饋等工作,更新了電氣產品的優化設計理念及方法,改進了電氣設備的故障診斷方法,使得對生產判斷、處理的能力得到提升,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高,有效的實現了生產的自動化,使得產業結構得到優化,進而推動了科技的發展,可以更好的為人們生活服務。
參考文獻
[1] 葉干洲.人工智能技術在電氣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0(15):188.
[2] 陳洪峰.國內電氣自動化發展狀況與趨勢[J].科技創新導報,2009(1):12.
[3] 張培銘,繆希仁,江和,等.展望21世紀電器發展方向——人工智能電器[J].電工技術雜志,1999(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