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坤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愈漸增加。從小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對于提升國民整體審美和素質十分重要。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是高中教學美術欣賞課的主要任務。闡述了高中美術欣賞課中存在的問題,并對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高中美術欣賞課審美策略《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對高中美術欣賞課的目標進行了明確規定。高中美術課程意在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學涵養,培養學生的藝術氣息和生活情趣,升華人類的精神情感。但是,在現實的高中美術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下面我們就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一、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美術教學的編排上存在不協調的問題
高中美術教學包括鑒賞、雕刻繪畫、設計工藝、書法篆刻和現代媒體五個板塊。第一,各個板塊之間的教學比例和內容之間缺乏協調性和緊密性。美術5個板塊的教學是一個整體的系統,彼此之間要互補和完善,學生的審美能力不能僅僅局限在某一個方面。第二,美術教學內容過于單調和陳舊。目前,我國高中美術鑒賞課還停留在基礎方面,缺少美術定義的拓展和發現。所以,培養全面、正確的美術認知是高中美術教學首要解決的問題。在美術的實用性和實施性上面過于缺少。美術的范圍不是狹隘的,只要感覺得到美好的東西和任何意識形態的,都是美術的一部分,是美術教學的一部分。
2.美術教師的綜合水平不高
在美術欣賞課教學的方法上過于陳舊和單一。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方法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美術教師既不能將美學大家的故事渲染營造氣氛而忽略美術基本功的教學,也不能一味地教條于美術功底的磨練,而忽視了學生的創造美和發現美的能力。
3.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不理想
我國應試教育的弊端已經逐漸被人們發現和改正。但是應試教育的實行,導致高中生本身對于美術教學不夠重視。這是高中美術教學充分合理開展的一個很大的阻礙。學生的消極情緒和敷衍態度,是我們改正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二、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
1.教育的功利性太強
盡管我國推行素質教育和新課程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弊端和影響并不能夠一下子消除。尤其是面對越來越大的社會生存壓力,很多家長和社會已經對于名牌大學、高學歷的畢業生產生青睞,這就導致美學教育的發展寸步難行。
2.師資力量的缺乏
師資力量的缺乏是影響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我國,美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誤解為“畫畫”兩個字。雖然教學大綱對美術教師的要求在本科學歷以上,但是現任的美術老師很多都是天生擁有繪畫天賦,或者有點畫畫功底的人而已。這一部分人沒有經過嚴格的教學培訓,沒有經過大學美術環境的熏陶,沒有堅實的繪畫功底,對于美術的了解也很片面。這樣的教師水平是導致高中美術教學不能達到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一個很大的原因。而正因為我國藝術人才的缺失,很多正宗科班出身的美術畢業生,大多數都選擇去藝術氛圍更好的國外發展,這就導致國內專業人才的缺失,當然也就造成了美術教學的師資力量的缺乏。
三、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
學生美學能力的缺失和美術素養水平不高,不是短時間內造成的,提高其美學素養更是條艱巨而漫長的道路;提高學生的美學能力要多管齊下。
1.在啟發中培養學生的美學能力
首先,教師一定不能簡單粗暴的將個人的美學感受講給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自己去發掘作品的美學性質。對每一份作品的欣賞和評價上面,學生都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感觸,不能將欣賞僅僅局限于視覺上的享受,而是要通過各個感官去感受、通過各個角度去分析美術作品。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認知要著重于個人感情的不同抒發,不能將“畫得像”作為評價美術作品的一個指標。總之,就是要培養學生不同理念的美術欣賞能力。
其次,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和自我學習,形成學生自身的欣賞體系,對于每一個學生的任何的美學思想和看法,教師都要問其原因,并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了解學生的欣賞思考思路,并對其進行引導和整理,從而幫助學生自我思想的形成。
2.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欣賞形式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傳統美學教學模式的“講述—欣賞—提問”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沒有任何幫助,創新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的美學興趣的重要一步。美術教師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聽、看、想、說、論。意思就是說,教師要對美術作品進行多角度的提示,學生要多接觸不同種類和風格的美術作品,對不同的作品要進行不同的思考,形成自己獨特的欣賞視角和理論,并將這種想法形成理論說出來,然后師生和學生之間進行充分的互動、討論,從其他人的角度對自己已有的思想體系進行完善。欣賞角度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直觀的視覺體驗、藝術風格、布局的思考、類似作品的搜集和欣賞、作品本身具備的情感、個人思想和文學素養。
3.對美學信息的利用和反饋
培養學生對美學的欣賞能力,不是要將學生培養成眼光挑剔、個性十足的嘴上功夫者,而是要將美術欣賞課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當中。并且,學生的美學欣賞能力要表現在生活的各處,前有歷史,后有新派,這些藝術形態的欣賞和認知是美學欣賞課的真實反饋。反饋的方式可以有質性評價、多主體評價等等很多形式。此外,在原有美學信息的表達和再次欣賞上,加入新的美學評價,將不同美學評價進行整合,也是美學信息反饋和利用的一大方向。
四、結語
總之,高中美術欣賞課的開展,是學生形成美學欣賞能力的一個重要階段和手段,是學生提高美學欣賞能力的一個重要橋梁。美術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多角度的對學生進行美學欣賞能力的提升,引導學生形成獨特的美學欣賞系統,使得學生可以對不同形式的美學產生心靈上的慰藉,使學生可以在廣闊的美學世界里遨游,是我們美術欣賞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高艷峰.淺析在高中美術欣賞課上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3,(14):121.
[2]平毓芳.試論如何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美術教育研究,2013,(09):143.
[3]施淑貞.在高中美術欣賞課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感悟[J].科技視界,2014,(18):221.
[4]沈明明.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與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0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