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鈞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滲透,“互聯網+”的全新時代已經開啟。“互聯網+”作為創新2.0下網絡發展的新業態,不僅表現在互聯網無所不在、無時不在,更是創新的象征,是生產網絡附加值的源動力,將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引領者。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以高速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對傳統通信業的發展定位、經營模式產生了顛覆性的沖擊與影響,廣泛而迅速地改變著信息通信業的發展方向和服務方式。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提出了包括“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的創新發展戰略,我們要自覺把通信業置身于國家戰略部署中去,強化發展和服務意識,主動用“互聯網+”的思維審視行業發展環境,創新理念,因勢而謀,有所作為,為“互聯網+”時代保駕護航。
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信息技術在供給側和消費側都將成為重要的推動因素。我們要清醒認識到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等新技術作為生產要素在供給側結構調整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在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服務業占比持續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逐步增強的情況下,更要特別重視信息消費在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我國提出要促進消費擴大和升級,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并且把促進信息消費列在了六大領域之首。無論從當前還是長遠來看,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持續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加快各個領域信息化建設步伐等都將為信息經濟提供巨大的增長空間,同時也給通信業轉型發展帶來新機遇。信息通信業要有加快轉型、創新發展的緊迫感,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網絡強國,大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推動四化協同發展。電信企業要切實增強機遇意識和使命意識,主動運用互聯網+的思維,重新謀劃建設、服務和管理各項工作,大力推進業務創新,加快網絡業務轉型和融合發展,積極拓展生存和發展空間,進一步發揮信息通信業的戰略引領和支撐效應,努力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和新內涵。
“互聯網+”的前提和基礎是互聯網本身,是關乎“+”的成效的先決條件。我國信息基礎設施水平正日益提升,網絡覆蓋不斷擴大,網絡速度穩步提高,但是總體看大而不強,距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還有一定差距。差距就是潛力,也是動力。因此,緊緊圍繞建設網絡強國目標,大力組織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加快建設高速寬帶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尤為重要。我們要以落實寬帶中國戰略為主線,按照“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要求,結合自治區信息通信業實際,認真編制好“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主攻方向、發展重點和有力措施,科學謀劃行業發展和管理的頂層設計。要全面貫徹落實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積極破解通信建設中的難題和阻力,努力化被動為主動、化政策利好為現實紅利,進一步加快推進“寬帶內蒙古”工程建設,著力抓好光纖到戶國標落地,全面實施新建住宅建筑光纖到戶,推進有線和無線寬帶網絡深度覆蓋、普及和提速降費,充分運用電信普遍服務政策,組織指導基礎電信企業加大農村牧區通信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積極推進“寬帶鄉村”建設,著力改善用戶體驗,為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業態的發展和應用創造良好條件。
網絡承載著互聯網發展的各類應用,是互聯網技術、業務發展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能不能把這項工作做好反映我們黨的執政能力,關乎黨的執政基礎,對這個重要論斷要時刻保持清醒的認識。當前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網絡信息安全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我們要主動適應“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的特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更敏銳、更系統地謀劃網絡安全保障工作,以加強和改進互聯網行業管理為核心,加快完善網絡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強化法律手段、技術手段和行政手段的綜合應用,進一步提升基礎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網絡安全保障能力。繼續深化網絡信息安全責任考核,定期開展互聯網新技術新業務安全評估,以防為先,掌握主動。深入開展實名登記和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加強和改進網站備案工作,確保電話用戶、網站主體等信息登記真實有效。加強互聯網信息安全應急演練,及時做好網絡安全事件處置工作,不斷增強網絡安全的防護抵御和應急處置能力。深化與相關部門和企業的協作配合,重點打擊利用即時通信等傳送網絡有害信息的行為,合力斬斷一切伸向網絡的黑手,為鞏固互聯網發展根基創造良好環境。
管行業必須管行風。在信息通信技術廣泛而深入地融入經濟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今天,通信服務受眾面巨大,用戶的需求和訴求也在不斷提升。我們要秉承“監管為民”、“發展為民”的理念,不管是監管部門、基礎電信企業還是增值電信企業,都要與時俱進,從服務內容、服務手段和服務體系等方面開拓創新,切實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群眾的利益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進一步引導企業把為民服務放在突出位置,深入開展行風建設和行業糾風各項工作,不斷規范企業服務、經營和收費行為,堅決治理社會反映突出的不明扣費、惡意扣費等問題,切實糾正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要從提升服務水平的角度,高度重視電信市場秩序的整頓和規范,嚴肅查處損害行業形象和整體利益的行為。大力支持民間資本從事增值電信服務和移動轉售業務,在給予必要技術培訓和政策指導的同時,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推動增值電信企業和虛擬運營商提升規范發展的能力,促進業務市場繁榮發展。要高度重視用房訴求,進一步暢通用戶監督渠道,定期開展用戶滿意度測評,促使企業妥善解決好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用戶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