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外媒體5月18日消息,菲律賓第二大鎳生產商Global Ferronickel Holdings稱,該公司旗下菲律賓Ipilan鎳礦開發計劃已經獲得政府批準,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將實驗性發運首船鎳礦。
近日,澳洲紅河資源(Red River Resources Ltd.)披露,由于Thalanga礦區的Far West資源量上升,或增加其在未來6月重啟Thalanga礦的概率。
Thalanga礦區位于昆士蘭中部的Charter鎮西南方向65公里處,Thalanga礦區的Far West資源增加了42%至160萬噸,意味著其含鋅金屬量增加了49%至24.5萬噸,相當于其品位提高了5個百分點。
澳洲紅河資源常務董事Mel Palancian表示,Far West資源的提高,增加了Thalanga礦區在6個月內重啟的概率。
澳大利亞鋅礦產量占了全球的12%,2015年鋅礦產量162.9萬金屬噸。Thalanga鋅礦的重啟復產,對澳大利亞鋅礦產量影響不大。
5月14日,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董事長Oscar Landerretche對外表示,目前銅市場上存在并購潮,公司同樣有許多相關的探討。其中,公司有意出售包括自由港旗下的El Abra等銅礦資產。目前該事宜已進入多方洽談階段,公司擁有該礦49%股權,將以合適的價格出售這一資產。該礦另外51%股權由自由港邁克墨倫公司所有。
另據悉,受銅價大跌影響,跟其他大型礦商一樣,自由港也在出售資產以削減債務。
芬蘭計劃為國有公司Terrafame礦業注入1億歐元(1.13億美元)資金,該公司之前隸屬于Talvivaara礦業,但最終仍面臨關閉的可能。
Talvivaara最初依靠先進的萃取技術——生物堆浸法,利用細菌提取鎳,力爭成為歐洲最大的鎳礦企業。2012年礦山廢水泄露,導致周圍湖泊及河流金屬及鈾含量上升,生產問題反復出現。2014年,Talvivaara礦業主要子公司擁有礦山資產申請破產保護,Talvivaara礦業申請債務調整。
芬蘭迄今為止為Terrafame礦業注入近2.5億歐元,并表示如果在2017年仍沒有找到投資者,礦山仍有被迫關閉的可能。
Terrafame礦業主席Lauri Ratia表示,從納稅人的觀點來看,擴張礦山是更好的選擇。“關閉礦山將花費最少3億歐元。”他表示。
近日,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甘地納加爾市的等離子體研究所(FCIPT)利用納米技術,成功開發出了無水清潔專用的二氧化鈦纖維材料。
該研究所將鈦金屬以納米粒子粉末形態與等離子體一起噴射,從而形成了新型的二氧化鈦納米粒子,這種二氧化鈦納米粒子與酒精混合后噴射在織物上時,對去除污漬有很強的能力。
本月初,位于蘇拉特市的合成纖維研究機構(MMTRA)與等離子體研究所簽訂了合作備忘錄,計劃在織物生產過程中引入這種等離子體處理方式。該項目已經得到了印度科學技術局的財政支持,目前等離子體研究所正在大力推廣這項二氧化鈦的紫外線清潔技術。
墨西哥佩諾爾斯公司(Penoles)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其位于墨西哥Chihuahua州的Naica礦儲量為486.3萬噸,鋅品位為10.8%,鉛品位2%,含銀量68克/噸。此前的數據顯示,其截至2014年底的礦石品位為1384.1萬噸,其中鋅品位6.5%,鉛品位2.3%,含銀量98克/噸。因此,盡管2015年保有儲量大幅減少,但鉛鋅品位較高。
該礦經歷了長達9個月的努力,嘗試減少礦體所在的水文地質結構中的水流量,但沒有成功,才無奈做出了無限期推遲生產的決定,不過佩諾爾斯并沒有完全放棄Naica礦山的重建。
日前,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企業——第一礦業金融公司(First Mining Finance Corp.)宣布,該公司已經同Tamaka黃金公司達成協議正式收購該公司,收購完成后Tamaka黃金公司將成為第一礦業金融公司全資子公司;收購條件是Tamaka黃金公司股東獲得第一礦業金融公司9250萬份股份。
據悉,Tamaka黃金公司是一家礦業勘探公司,目前正在勘探開發北美安大略湖西北部的Goldlund金礦。而第一礦業金融公司是一家礦業資產管理公司,該公司致力于獲取開發美洲高質量礦業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