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年級本科護生對乙型肝炎及艾滋病認知的調查研究
職業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是醫務人員最常見的職業危害[1]。目前,已被證實有20多種病原體可導致職業感染的發生,其中最常見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而艾滋病病毒(HIV)也有增加趨勢[2]。護理專業學生由于其專業特殊性,在入校后不久就要接觸臨床,大部分護生在假期就要求參加預見習,所以發生職業暴露的風險較高,為了了解本科護生對血源性傳染病的認知與自我防護狀況,提高其自我防范能力和意識,本研究對我校在校的一年級和二年級護理本科生進行了相關調查,為盡早開展健康教育與職業防護教育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選取珠海市某醫學院校本科護理一年級、二年級學生各4個班共423人作為研究對象。
1.2方法參考相關文獻,自行設計封閉式問卷,先進行50人次的預調查,隔一周對相同人群再次調查,根據兩次調查的結果和調查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對問卷進行修正后全面展開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的一般知識、傳播途徑、預防知識、對待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的態度、行為以及是否參加過預見習、是否發生過職業損傷及相關處理方法和開展職業防護教育的需求情況等。調查時現場發卷,無記名填寫,由調查人員統一收回。共發放問卷423份,回收有效問卷421份,有效回收率99.5%。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一般資料大學一年級210人(49.9%),二年級211人(50.1%),其中男生57人(13.5%),女生364人(86.5%);來自城市180人(42.8%) ,來自農村241人(57.2%);年齡18歲~22歲,參加過預見習的學生占68.4%。
2.2乙型肝炎知識認知和態度在校護生對乙型肝炎的一般知識知曉率平均為69.9%。在421名學生中,90.3%的學生知道“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不一定是乙型肝炎病人”,73.6 %的學生知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表示體內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但只有47.3%的學生知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可以無任何癥狀”,只有51.3%的學生知道乙型肝炎表面抗體陽性的意義。學生對乙型肝炎傳播途徑的正確回答率平均為68.6%,38.7%的學生不知道性傳播是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預防知識中,32.8%的學生不知道該怎樣保護自己。曾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的有71.3%。學生對乙型肝炎防治態度很積極,81.5%的學生愿意護理乙型肝炎病人,92.9%的學生愿與乙型肝炎病人繼續交往。見表1。
表1 乙型肝炎知識認知和態度情況 人(%)
2.3艾滋病相關知識認知和態度在校護理學生對艾滋病的基本知識知曉率平均為87.4%。421名學生中,90.3%的學生知道“艾滋病不可治愈”, 86.7%的學生知道“艾滋病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學生對艾滋病傳播途徑的正確回答率平均為83.4%,但仍有33.3%的學生不知道共用剃須刀、牙刷可傳染上艾滋病,學生對非傳播途徑的知曉率相對較低,平均為75.2%,30.2%的學生不知道公用馬桶不會傳播艾滋病。學生對艾滋病防治態度較消極,56.8%的學生不愿意護理艾滋病病人。見表2。
表2 艾滋病知識認知和態度情況 人(%)
2.4血源性傳染病職業暴露的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調查中68.4%在校護理學生參加過預見習,但只有20.4%的學生知道職業暴露處理流程,其中57.0%的學生是通過見習醫院得知。35.4%的學生知道乙型肝炎、艾滋病病人的尿液、大便、淚液和唾液有一定傳染性,62.5%的學生知道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物品必須經過消毒處理后才能棄去,43.5%的學生知道接診HIV陽性病人的醫務人員有職業暴露的可能。見表3。
3討論
3.1護理專業學生對乙型肝炎艾滋病基本知識掌握程度相對較高,但并不全面本調查結果顯示,護理本科生對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的防治信息的知曉率比以往高校的報道稍高[3-7]。原因可能與學生已學過醫學基礎課程,對相關知識已有部分了解和護理學生自身對其關注度較高有關。但調查中仍有52.7%的學生錯誤地認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就應有癥狀,有38.7%的學生不知道性傳播也是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之一。學生對艾滋病的認識程度高于乙型肝炎,原因可能是艾滋病的社會和學校宣傳力度較大,學生接收的信息較廣有關。有71.2%的學生知道蚊蟲叮咬不是艾滋病的傳播途徑,高于南京大學生51.2%的知曉率[7],但仍有33.3%的學生不知道共用剃須刀、牙刷可傳染上艾滋病,30.2%的學生錯誤地認為公用馬桶會傳播艾滋病。學生對于乙型肝炎、艾滋病的防治知識知曉率較高,但不全面,仍有32.8%學生不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途徑可以保護自己不得乙型肝炎,未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的學生有28.7%。18.5%的學生不知道公共場所紋身、穿耳洞等行為也可能導致自己傳染上艾滋病。
表3 乙型肝炎、艾滋病職業暴露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
3.2學生對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病人的態度較積極,但護理意愿不高調查發現,92.9%的學生愿與乙型肝炎病人繼續交往,81.5%的學生愿意護理乙型肝炎病人。但學生對艾滋病防治態度較消極,56.8%的學生不愿意護理艾滋病病人,這和以往的報道一致[8],研究發現傳播途徑知識的缺乏會導致人們對艾滋病的恐懼和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歧視[9]。因此,對艾滋病病人護理意愿不高主要可能與學生對艾滋病非傳播途徑等知識了解的不夠多和護理病人時不知道該怎樣保護自己等因素有關。所以,在對護理學生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時,要加強非傳播途徑知識的宣傳和實踐操作中具體的防護行為等知識。
3.3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防護知識欠缺本調查還發現,因為護理專業的特殊性,68.4%的低年級護生在假期參加過預見習,但其中64.6%的學生不知道乙型肝炎、艾滋病病人的尿液、大便、淚液和汗液也有一定傳染性。79.6%的學生不知道職業暴露的處理流程。并且見習醫院是學生獲得職業防護知識的主要途徑。據報道,珠海市血液及性傳播傳染病呈逐年上升,乙型肝炎的發病率2011年─2012年躍居第一位,而且有上升趨勢,艾滋病也處于高流行趨勢[10],所以學生受感染的幾率較大。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70%以上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在學校,80%以上的學校突發事件為傳染病流行事件[11]。
4小結
當前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尚無理想的特異性治療藥物,所以預防是關鍵,學校應在學生一入校時就開設講座或職業防護相關課程,開展健康教育,對護生普及傳染病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及早樹立職業安全防范意識,在預見習、實踐操作課、見習和實習中形成職業安全防護行為,教會他們正確的職業防護方法及在職業暴露后正確的現場處理,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職業損傷。
參考文獻:
[1]Varghese GM, Abraham OC, Mathai D.Post-exposure prophylaxisfor blood borne viral in healthcare workers[J].Postgrad Med J,2003,79(932):324-328.
[2]謝紅珍,聶軍.護士針刺傷的危害及其危險因素[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3):54-56.
[3]楊國平,王湘蘇,黃明豪,等.大學生艾滋病防治知識認知情況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08,24(4):403- 405.
[4]叢黎明,馬瞧勤,許國章,等.浙江某地大學生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識、信念和行為[J].中國學校衛生,2005,26(7):533- 535.
[5]徐永芳,周吉,莫秀娟,等.廣西大學生性病艾滋病相關知識態度行為調查[J].中國學校衛生,2007,28(11):974- 975.
[6]張學寧,張珍,張鈺,等.南京市某高校大學生乙型肝炎與艾滋病知識、態度調查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2,16(9):793-795.
[7]李春榮,吳艷喬,陳希寧,等.大學生對乙型肝炎的知識、態度、行為的現狀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05,10(32):1405-1407.
[8]陳燕,姚應水,安洲,等.低年級護理專業本科生艾滋病知識與態度現況調查[J].中國學校衛生,2009,10(30):921-923.
[9]賈改珍,胡西厚,籍繼穎,等.醫學院學生AIDS知信行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9,36(19):3673-3675.
[10]彭孟振,陳玉,關玉梅,等.2005-2012年珠海市甲乙類傳染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3,14(10):779-780.
[11]王海波,勞旭影,毛國華.寧波市2004—2006 年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析[J].熱帶醫學雜志,2008,8(2):326-327.
(本文編輯崔曉芳)
柳家賢,張金峰
摘要:[目的]了解珠海市某高校在校低年級本科護理學生對乙型肝炎及艾滋病的認知及防護狀況。[方法]根據文獻自行設計問卷,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護理系在校的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共423名學生進行調查。[結果]低年級本科護生對乙型肝炎和艾滋病基本知識掌握程度較高,但不夠全面;對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病人態度較積極,但相關的防護知識欠缺。[結論]學校應從學生一入校起就對學生開展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相關的健康宣教和職業防護教育。
關鍵詞:乙型肝炎;艾滋?。宦殬I防護;低年級本科護生
Investigation on cognition of low grade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on Hepatitis B and AIDS
Liu Jiaxian,Zhang Jinfeng(Zhuhai Campus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Guizhou 51904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cognition and protection status of low grade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in school on hepatitis B and AIDS in a university in Zhuhai.Methods:A total of 423 students in school were extracted from grade one and grade two in nursing department by using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and based on literatur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Results:Low grade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have a higher mastering degree of hepatitis B and AIDS basic knowledge,but not comprehensive enough,they had a positive attitude to hepatitis and AIDS patients,but lack of the relevant protection knowledge.Conclusion:School should develop the hepatitis B and AIDS related health education and occupation protection education for students since entering into a school.
Key wordshepatitis B;AIDS;occupation protection;low grade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收稿日期:(2014-03-19;修回日期:2015-01-25)
作者簡介:柳家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單位:519041,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張金峰單位:519041,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06.014
文章編號:1009-6493(2015)02C-06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