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學

太康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農信社)下轄24個信用社、1個營業部、38個營業網點,共有員工480人。近年來,該農信社已發展成為全縣機構網點最多、服務區域最廣、存貸款規模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機構,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截至2015年3月31日,全縣農村信用社存款余額為79.63億元,較年初凈增10.25億元;貸款余額38.59億元,較年初凈增2億元;經營利潤474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356萬元,增幅為28.61%。太康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持續獲得河南省文明單位,周口市先進扶貧單位,其中聯社營業部憑借優質的服務、優美的環境、齊全的硬件設施榮獲2014年度河南省"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和全省農信社文明規范服務百佳示范單位。
一、服務地方有實力。該縣農信社充分發揮支農主力軍作用,堅持"面向縣域、面向中小企業、面向社區"的市場定位,立足縣域,支持"三農",鞏固普通農戶,做大產業經營戶,做實優質大客戶。重點支持工商信用戶、產業經營戶、農業產業化籠統企業和地方骨干企業,既做大做強了信貸規模,又調整優化了信貸結構。支農貸款和個體工商戶、農村企業、農村經濟組織占比90.42%,既支持了縣域經濟發展,又促進了經營效益的提高,信貸業務開展在全市位居前列。
二、支持產業集聚區。在保證"三農"資金供應的基礎上,該縣農信社集中資金幫扶了一大批縣域龍頭企業的發展,并開發了企業法人聯保體、小微企業貸款綠色通道等新的信貸產品以服務縣產業集聚區經濟。重點發展"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各種新型貸款模式。截至目前支持太康企業131家,發放企業貸款余額26.3億元,其中重點支持的項目有鍋爐產業4.8億元、農業合作社4.7億元、紡織行業5.9億元、其他企業10.9億元。
三、城鄉結算主渠道。該社的銀行卡--金燕卡,全國通存通兌,ATM等自助設備達到52臺,平均每個鄉鎮近2臺,與近300臺的助農取款、移動POS機相輔相成,覆蓋全縣所有鄉鎮,讓廣大農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現代金融服務,奠定了信用社服務農村金融的堅實基礎。
四、改制商行見成效。目前全縣農信社股權改造工作全面完成,溢價發行股金,與省內優質企業達成股金購買意向并獲得上級部門批準,各項監管指標已達標,并將申報改制工作,實現農信社發展歷史性跨越。
五、重點扶貧顯擔當。太康縣農信社作為地方性金融機構,在穩健經營科學發展的同時,堅持扶貧與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相結合,先后投放980萬元信貸資金和90萬元扶持款項幫助貧困村改善基礎環境建設和教育條件,提升村民知識水平和脫貧內動力,帶動了行政村的經濟發展,村貌發生巨大變化,干部群眾思想觀念明顯轉變,提高了村民的經濟收入,農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得到縣委、縣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高度肯定。
六、廉政教育立防線。全縣農信社堅持不懈改進作風,積極參與"農信大講堂",組織黨員到紅色基地學習,觀看廉政建設紀律片,強化職工反腐抗腐能力,旗幟鮮明反對腐敗,始終保持嚴懲腐敗的高壓態勢;加強權力制衡監督,推進權力的科學配置、規范運行和有效監督;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做到令行禁止、紀律嚴明;全面落實工作責任,為全縣農信社改革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七、創新機制促發展。一是貸款營銷中心持續完善發展。作為周口市農信社首家貸款營銷中心,促使信貸業務實現了從分散化到集約化的轉變,設立的公司法人部和個人金融部,分別負責營銷縣域龍頭企業、中小企業等法人機構和傳統農戶、種養殖戶、鄉鎮集市工商戶、農村專業合作社等非法人經濟組織。配備專業人員,積極開展的"下基層、聽民聲、解難題、辦實事"活動,客戶經理"沉"到企業一線,深入了解企業運營情況,面對面聽意見、解難題。二是提高服務水平。優質文明服務監督崗,通過聘請員工培訓公司定期明察暗訪、"四位一體"實時監控、舉報電話等方式客觀公正反映營業網點的服務質量,定期進行服務評比,學習服務標兵,共促服務提升。三是開展"防范打擊非法集資"和"金融知識進萬家"活動。根據省、市銀監部門的要求,縣農信社積極落實活動精神,成立領導小組,建章立制,出臺活動方案,明確各部門職責,提升市場競爭力、風險控制力和群眾金融知識水平,穩定社會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