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承龍+程子彥+宋杰
據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總經理張云峰介紹,首批27家掛牌企業以初創期企業為主,其中,科技型企業21家,創新型企業6家。
如何界定27家企業的科技屬性和創新屬性?
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相關材料顯示: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的認定遵循市場化認定原則。一般而言,至少滿足以下認定條件中的任意一項:企業研發投入強度(最近一年或一期研發經費支出與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直接從事研發的科技人員占比不低于10%;高新技術產值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0%;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發明專利、著作權等,企業自主研發或受讓取得均可);具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的特征。同時,如不滿足上述5條的科技型、創新型企業,也可充分披露其“科技型”、“創新型”的特征,并由其聘請的推薦機構發表專業意見。
就行業而言,27家企業分布于互聯網、生物醫藥、再生能源、3D打印等13個新興行業。
掛牌企業之一的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公司董事長吳辛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科創板不僅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平臺,也為中小科創企業走向世界提供了舞臺。“如果你想做世界級科技創新,應該來上海,這里有金融、商貿、人才資源,給前沿性科技企業提供了非常好的舞臺。”
目前,配備“彩虹魚”的5000噸級科考母船“張謇”號,已開工建設,計劃2016年投入使用。一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和一臺著陸器已研制完畢,即將進行4000米深海試。“彩虹魚”項目的核心技術——萬米級載人艙的研制工作也已啟動,計劃2016年無人挑戰全球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2019年載人挑戰。“彩虹魚”項目有望培育千億級規模的深海裝備產業集群。此外,公司產業化的研發中心2016年元旦以后開始裝修,2016年夏天正式啟用,把專利技術做同步產業化發展。
27家企業中,張江高新區企業有20家,占74%,其中10家位于張江核心區。
首批掛牌企業平均股本約2011萬,2014年平均營業收入約2272萬,平均凈利潤約123萬。其中,盈利的企業占70%。截至開板,掛牌企業中的15家企業已獲得股權融資,27家均獲得銀行授信。
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有關規定的決定(草案)》的議案,明確授權國務院可根據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要求,調整適用證券法關于股票核準制的規定,對注冊制改革的具體制度作出專門安排。
一天后,科創板正式開板,并率先實行注冊制。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到,除了實行普通注冊制外,科創板還提出“簡易注冊程序”,對已獲得推薦機構或其他股權投資機構一定金額的投資,且符合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相關規定的擬掛牌公司,實行簡易注冊制,大幅提高掛牌效率。
張云峰表示:“在企業申請掛牌環節的簡易注冊程序,相比普通注冊程序而言,主要體現在股權投資機構通過對申請掛牌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利益捆綁,從而豁免注冊委員會審查環節,大幅提高掛牌審查效率。”
在首批掛牌的27家企業中,有9家是從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的E板(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系統)轉到科創板的,而這9家就實行的是簡易注冊程序。
上海波寶仟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波寶仟赫”)是從E板轉到科創板的,公司董事長周英寶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我看中科創板的最大優勢就是和多層次資本市場對接,尤其是科創板為企業對接戰略新興板提供先期培育和孵化的綜合服務。”
周寶英所創辦的波寶仟赫,長期從事應急救援等領域產品研發制造、系統集成的銷售和服務,技術門檻高,但體量小。周英寶認為,這種“小而精”的企業最適合上科創板。
對于周英寶來說,科創板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也是吸引他的另一大原因。
科創板打造了與投資機構的良性互動機制,從“募、投、管、退”全方位對接股權投資機構,帶動形成科技創新的良好生態環境,吸引境內外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等資本聚集,促使掛牌公司獲得投資機構投資,助推科技型、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同時,科創板將設立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科創母基金、互聯網投融資對接平臺,增加掛牌企業股權融資渠道。
2015年12月22日,北京四板市場科技創新板正式啟動,預計未來3到5年,將吸引300到600家優質的高新技術企業在科技創新板掛牌。北京科創板的企業篩選標準,目前正在征求意見。
短短一周時間,京滬兩地接連在科創板上出“重舉”。其實,2008年以來,為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各地陸續設立了一批區域性股權市場。據證監會披露的數據,截至2015年4月底,全國已設立33家區域性股權市場,各市場共有掛牌股份公司2597家,展示企業2.65萬家,累計為企業實現融資2435億元。
根據國務院相關規定,區域性股權市場的主管部門為省級人民政府,并接受省級人民政府及金融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
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未來科創板發展前景如何?
分析人士認為,科創板圍繞早期創業者、投資人、創業導師、服務者等一系列創業生態鏈相關利益方構建一個平臺,有效解決早期創業項目和投資人對接、創業成長輔導等難題,提升新興產業發展水平,推動中國早期創業環境的改善,也將對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上海市經信委主任李耀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科創板的這些企業和主板企業完全不同,都是創業期、培育期的成長性企業。盈利不明顯,在技術創新、信息革命、產業變革三個維度上,未來想象空間巨大,金融對技術的放大作用就形成了產業的未來,科創板不是用傳統規模來評價、企業的體量來衡量,反映了上海對未來的展望和期望,同時體現金融服務和科技創新、產業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