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軼
生命人壽掃貨浦發銀行成為第二大股東,安邦連續舉牌同仁堂、金風科技、大商股份、歐亞集團。險資舉牌帶來了增量資金進場的預期,也激活了優質藍籌股。
本刊特約專欄作家,曾任職于中國證券報社、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現為龍贏富澤資產管理(北京)公司投資總監。
近期市場整體處于箱體震蕩的狀態,究其原因,一方面藍籌股長期滯漲,估值較低,在比價效應下自身具備反彈需求,另一方面,與近期險資兇猛的舉牌行為不無關系。安邦等中小保險將目標指向了高股息、低市盈率、股權分散、現金流充裕的一二線藍籌。生命人壽掃貨浦發銀行成為第二大股東,安邦連續舉牌同仁堂、金風科技、大商股份、歐亞集團。險資舉牌帶來了增量資金進場的預期,也激活了優質藍籌股。
除了適當關注舉牌相關的優質藍籌股外,我們在這里要著重強調一下保險行業自身。
首先,保險業屬于穩中有升的產業。2015年保險公司保費增長迅猛,截至11月,原保險保費收入已達2.24萬億元,同比增長接近20%,巨額的保費收入增長為保險公司提供了穩定的利潤來源。
其次,中產階級的興起是中國近幾年來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中產階級的崛起,將帶動科教文衛等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將極大地激發保險業的擴張。中產階級達到了小康的生活水準,風險偏好會不斷降低,所以購買保險成為了一個非常迫切的選擇。當下,從保險種類上面來看,也有了不小的變化,健康險異軍突起,大有超越傳統壽險的趨勢,未來幾年,深耕此險種的保險公司將會極大地受益。
再次,社保制度的改革也會刺激保險業的發展。近幾年社保已呈比較明顯的入不敷出之勢,給社保減負成為必然選擇。未來追求更高水平的保障就得全部依賴商業保險,這將給商業保險公司帶來非常龐大的客戶人群。
最后,隨著“互聯網+”的成長與滲透,互聯網保險也將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人們可以省去麻煩的簽單過程,足不出戶地辦理保險,這將大大加速保險的銷售進度。
談到未來的行情,我們認為以下幾點因素非常值得重視:
第一點,萬寶之爭的深化已經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深圳銀監局開始摸底寶能資金的來源,保監會也發文要求險資更及時地披露舉牌細節,監管趨嚴或將使得以險資為主的增量資金進場預期暫時停滯。第二點,股災期間監管層使用了一些非市場化的手段,其中就包括持股5%以上的股東半年內不得賣出,這個期限即將于1月8號到期,屆時供給面的壓力將大幅增加。第三點,歲末年初臨近,各大機構均存在資金做賬回表的需求,市場流動性的壓力將有所增加。
因此,在臨近年末的這一段時間里整體還是要謹慎一些,可以自上而下地尋找一些景氣度向上的行業,再自下而上地尋找一些估值合理的標的,比如保險,雖然監管趨嚴,但有著朝陽行業的身段,卻只享受著夕陽行業的估值,可以逢低逐漸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