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權
我小時候是在村小學里讀的書,那時候每逢體育課下雨,老師就會捧出很多連環畫來讓我們看。可以說,連環畫就是我最好的童年伙伴之一。
長大后我留在了城里生活,有一年我回村辦事,聽說我們的村小學要撤掉了,孩子們都要去鎮上讀書,我就跑到學校里去看。走進學校后,恰巧看到老校長正提著幾大捆連環畫要去村廢品站里賣。我覺得很可惜,就出了100元錢從校長手上買了下來,相當于一元一本吧,廢品站的人可不愿意出這價錢!我把這些連環畫包好,帶回城里放在儲藏室,一放就是20多年,但讓我沒想到的是,連環畫這個東西隨著歲月的變遷而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
上個月,我出差去武漢,居然發現當地的圖書收藏市場十分活躍,就連那小小的連環畫也要幾十上百元一本,特別是文革期間甚至更早一些出版的連環畫,更是高達數百元甚至上千元一本。當我在無意中對一個圖書收藏家透露出我有百來本這樣的連環畫后,對方居然死活問我要去了一張名片,說有機會來看看。沒想到,我從武漢一返回,那個收藏家就循著名片上的聯系方式找上門來了,還真湊巧,那天我正在樓下的空地上曬書呢,他一看到我攤在水泥地上的這些連環畫,簡直就是兩眼發直,當即豪爽開價說:“8000元,我全買下了!”
直到這時,我才開始明確意識到,我在20多年前用100元錢買下的這些連環畫,至少已經整整升值了80倍!不過面對這種誘惑,我并沒有舍得賣,那收藏家還不甘心,他從中挑了十來本文革早期出版的連環畫說要出2000元單獨買下,我依舊沒有同意,最后他只能搖著頭嘆著氣說:“我原本想著你一定會被我出的高價打動,真沒想到還有你這么固執的人,哎,浪費了我一趟路費!”
我對他說抱歉,并告訴他我真的無論如何也不會賣的,一來我也不是特別缺錢花,二來我當初買下這些連環畫就是想要收藏一份孩提時代的情感,現在看到價錢高就要賣了它們,我還對得起自己嗎?那就不叫“收藏情感”了,而成了“倒賣情感”!我收藏這些連環畫與錢無關,所以再多的錢也不會影響到我對它們的情感。